三博脑科:“动脑子”高手
2011-06-01 05:56 三博脑科 民营医院

三博脑科不做热门科室,热衷学术研究,但却稳步发展,还拿到了投资,它另类的生存方式是什么?

文 / 本刊记者? 叶静

2004年成立的北京三博脑科医院(简称三博)是一家以神经内外科为重点的民营医院,设有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癫痫中心、神经内镜中心、内科、外科、神经影像科、病理科等临床和医技科室并拥有独立的脑科学研究所。提及“民营医院”四个字,很多人会自然联想起铺天盖地的泌尿、妇科、美容等小广告,但三博不同于传统民营医院依赖营销,它以学科建设见长。

见到院长张阳时,他“挤在”一间还不到十平方米的办公室里。此时,首都医科大学第十一临床医学院刚在三博挂牌一个月,三博因此成为北京市首家被纳入重点高等院校科研教学体系的民营医院。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研究在国内名列前茅,下属临床医院有天坛医院、宣武医院及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等,能够把三博和它们列在一起,意味着学术圈对三博地位的认可。打造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医院正是三博的目标。早在2006年时,三博就已成为神经外科医生培训基地,其他能成为这种基地的均为大型国有医院。

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三博先天的基因。三博的创始团队分成三个部分,一部分负责融资,一部分负责运营及管理,另一部分则是专家团队,其中栾国明、于春江、石祥恩等创始专家早年师从神经外科泰斗王忠诚院士,在创办三博前,他们是天坛等医院的核心骨干。正是这批核心团队的存在,使得三博解决了普通民营医院难以发展的一大难题——人才引进。三博的专家此前已是相关医学院的硕导、博导。2006年三博争取到了硕士点和博士点。目前,三博已有6名博导、12名硕导,每年能培养30名学生,这为三博吸引人才打下了坚实基础。

之后,三博又解决了民营医院发展的第二个难题——医保。2008年底,三博通过北京市神经科三级医院的管理验收,2009年顺利拿到北京市三级专科医疗定点资质,2010年成为北京市新农合定点医院。

据张阳介绍,2004年三博成立时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2007年已成功收回。2008年,三博扩大床位,搬迁至香山脚下,相关改造建设共投入1.4亿元,按照现有的发展节奏,预计五六年内也将收回投资。

在扩院时,张阳操刀做了一次私募。“当年7月23日第一次接触投资人,次年2月1日钱到账。”不到半年,三博顺利引资。但不同于牙科及眼科诊所,三博并没有很快开设连锁机构。因为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涉及多种疑难杂症,并且一部分攸关生死,故而需要足够多优秀的医生才能开连锁,不然无法保证新增机构的品质。

此前,专家办院已有先例,知名血液病泰斗陆道培创办了道培医院,该院后被一家上市公司并购。至于三博“名医+社会资本+资深管理人员”这一模式可否复制,张阳的答案是很悬。当年三博成立靠的是一批名医的意识和胆识,而这难以形成风气。国有医院虽然按资排辈,但能捧上金饭碗,如果来到民营医院则一切归零。所以只有扫清体制障碍,解放了医生的流动问题,三博的模式才可能被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