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换人,舍你其谁?
2015-09-10 09:23 机器人 智能化 机器人产业

“机器换人”的浪花还没有真正溅开,“狼来了”的喊声却已经四起。难道这真的只是机器要和我们“抢饭吃”的节奏?其实不然。对于“机器换人”,作为人类的我们或许更应该辩证地看待这问题背后的机遇与挑战。

伴随着《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初稿的完成,“机器换人”的讨论再度淡入人们的视野。“狼来了”,机器开始和人抢饭碗了;如同面对“人工智能终结人类说”一样,又有一些人站到了统一战线,开始谈“机”色变了。 

人工“机械化”,机器“智能化”

结合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情况,再面对“机器换人”的讨论,我们是否考虑过,在人工机械化、机器智能化的当下,“机器换人”是否属必然,换的是谁,谁又该换?

9月1日上午10点,某浙江移动用户还没从“流量大亨”的新生中缓过神来,就发现“已经使用流量200多兆”。对于没看视频、没联网游戏,甚至有70%的时间处于睡眠状态的用户来说,这些流量到底是怎么用掉的呢?用户电话咨询10086人工客服,反馈只是“流量已经用了205M,使用情况正常”,没有任何有说服力的说明或“能动性”的解决方案便无疾而终。这难免让人生疑,“人工客服”就算是一台机器,按照程序设定,是不是也可以通过联网搜索,提供一些有实质性内容的数据佐证所谓的“使用情况正常”呢?

互联网时代的土壤里生长着的现代人,难免都要遇到这形形色色的“机械化”人工服务。而在我们无奈又纳闷于“这真的只能这样吗”的时候,一位态度柔和、声音亲切的真正“机器人”淡入了我们的视野,那就是Siri——苹果公司在其产品上应用的一项语音控制功能,它让iPhone4S及以上手机(iPad 3以上平板)变身为一台智能化机器人。与人类的客服比起来,Siri更懂得幽默诙谐,而且永远不会态度恶劣;在问题处理上,依托于庞大的互联网数据信息,Siri所提供的高效搜索更是“懈怠”的人类客服所难以企及的。

 “机器换人”大势所趋,人工何去何从?

面对“人工服务”的机械化,我们是否已对机器人的服务产生了期许!曾经对于“机器换人”的选择,更多还是出于人干不了(特种机器人)、人干不好(汽车等高端领域),人不想干(国内一般制造业)这三方面的原因。这时候,企业更多地还处于被动选择的地位;而伴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机械化能力的提升,更多的企业将走上主动选择的道路。无论是受染于国家的大环境,还是出于企业自身利益的考虑,更高效、规范的机器化生产都将受到更大的青睐。这其中,亦不乏人工“机械化”的原因,进一步加速了“机器换人”的步伐。

一、国家政策支持“机器换人”

年初,由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致力于实现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其核心就是要抢占新一轮国际制造业的竞争制高点。对于主攻方向——智能制造来说,机器人、3D打印、智能工厂便是其重要支撑和依托。工信部在制定《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时,也在积极争取有关政策,支持机器人的研发、推广应用以及标准体系建设,并加强机器人在重点制造领域的推广应用。

国家发展机器人的飓风劲吹,“机器换人”的浪潮滚滚而来。在大方向、大政策的指引下,各省市地方也纷纷迈出了坚实的步伐。2015年3月底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的通知》,规划至2017年末,初步建成10个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建成2个国内领先的机器人制造产业基地,推动19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机器换人”;同时,广东全省将在未来3年将累计投入9430亿元,引导2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新一轮技术改造。

东莞市政府则是从2014年起,连续3年每年安排财政资金2亿元,用于鼓励企业“机器换人”。满足属于重点示范推广项目、使用完成设备等条件后,单个项目最高资助金额可达500万元。据公开资料统计,从2014年9月截至今年第一季度,东莞市收到实施“机器换人”有效申报项目505个,项目总投资42.6亿元,其中应用生产设备达7亿元,预计可减少用工34378人,产品平均合格率从89.3%大幅上升至96.6%,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一成,每年可产生销售收入达291.6亿元。

二、企业降本增效选择“机器换人”

早在几年前,“机器换人”的概念已经开始在业内被不断提及,但真正落地发展的却在少数。其中主要囿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机器人发展技术的制约;二是企业“缺”钱。

“企业对‘机器换人’的兴趣是毋庸置疑的,只是在将兴趣转化成实际行动时,对收效的心理追求高了些。”机器人制造企业的人士普遍反映,“一年能收回成本就做,两年收回成本要考虑考虑,三年就不换了,这让不少‘机器换人’项目在犹豫中化为乌有。”当然,这也因为企业自身资金的压力。“在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下,对企业升级来说,不少企业甚至很难有富余资金投入到自动化设备和技术更新,更不用说‘机器换人’这样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项目了。”不少企业家所表达的观点不约而同。

但是,经过近几年时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老板发现:人工劳力的成本在不断飙升。以“机器换人”战略最早出现的浙江为例,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2012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人均劳动报酬从14847元/年增加到41370元/年,年均增长15.8%,总量和增幅均居全国前列。同样,根据渣打银行开展的第六次年度珠三角制造业调查数据显示:珠江三角洲今年工资涨幅或达8.4%,而增加自动化投入、优化生产流程和工艺是珠三角制造企业应对用工短缺和工资上涨的普遍做法。此外,人力服务的弊端也在日益凸显,这从前面的移动、京东案例中便可见一斑。

于此同时,机器人的优势却在不断凸显。在佛山顺德,一家制冷设备公司的生产线上,空调遥控器的生产环节原先需要7名工人,在采用自动化工业机器人之后,所需员工数降到了2名,同时装配效率比过去提高了1.5倍。在一家生产电梯的公司车间,整条生产线只有2个员工,另外有一个员工处在备勤状态。但该公司的电梯生产能力却增长了50%,只因为该公司“引进了意大利的机器人,替代了旧有设备和一些员工。” 甚至,在格力电器的珠海工厂中,ABB生产的机器人已被用于搬运、码垛、机床上下料、钣金冲压等自动化生产线,帮助车间提升30%的生产效率。

“机器换人”敲响人工警钟

“机器换人”的浪花还没有真正溅开,“狼来了”的喊声却已经四起。难道这真的只是机器要和我们“抢饭吃”的节奏?其实不然。对于“机器换人”,作为人类的我们或许更应该辩证地看待这问题背后的机遇与挑战。

首先,毋庸置疑的是,机器换人不是不需要人了,相反恰恰缺的还是人,只是这个人需要具备更高的能力和价值,比如技术型的工程师等专业人才。甚至针对这些人,国家、政府、行业、企业都将不遗余力地给予对其成长和发展给予培养和支持。

当然,“机器换人”带来危机感也是客观存在的,尤其在一些没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作岗位上,伴随着人力操作极限值的趋近,“机器换人”可谓是势在必行,除非岗位人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能动性,创造出非常规的额外价值。就以互联网时代的人工客服为例,个人的存在如果能更好地沟通于企业与客户之间,通过人的灵活性和变化性增加客户对企业的黏性,那便是他存在的价值体现。如若不然,而只是让企业接收更多投诉,那么,浪费资源不说,更是对企业形象的严重损害。

“机器换人”的步伐在坚挺地向前迈进,要说它对人类的工作不会产生任何影响,显然是掩耳盗铃;要说它不会对人类的工作产生威胁,那也是自欺欺人……面对这场“工作争夺战”的较量,你若想成为“机器换人”福利的获得者,或者“机器换人”运动的生存者,那么是时候该对自我敲响警钟了:要么让自己更有智慧和能力,去做“机器”的操纵者,这无疑是当下市场的紧缺型人才;要么让自己有更平和的心态,为其他人提供更具人性化的服务体验,充分发挥人类所具有的无可替代的智能和灵性,那么也是一种存在的理由。否则,如果还只是个性地享受自我,我行我素,一步一步地向“机械化”迈进。那么,我只能说:“机器换人”,舍你其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