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家装,有赚钱的吗?
2016-06-24 21:23 家装 互联网家装

家装行业和物业一样,迟早会迎来风口,受到开发商和资本的重视。

装修行业一直存在着生产不规范、质量问题、供给双方信息不平衡、消费者缺乏信任、后续保障服务跟不上等痛点。一年前,北京万科和链家合作成立了一家装修公司,尝试借助他们的大品牌出身、精工品质和严格品控将家装行业的痛点一一击破。

但万科链家一直未能盈利,且他们当下的目标也是在 15 万家装修公司中活下去,到今年 3 月底,万科链家做到了每月 500 单的成绩(而整个北京市场中,一年 5000 套即可成为行业销冠)。同样的问题互联网家装公司也要面对。在各类传统家装、互联网家装用不同的模式和方向切入到这个万亿级市场时,互联网家装纷纷表示自己的目标是改变消费理念、降低供应链成本、提高家装效率。我们先来看看大家都是怎么做的。

专注信息和交易撮合模式

以土巴兔和优装美家,都是建立平台,让不同规模的第三方装修公司进驻后为业主提供服务,只是家装公司的档次和标准不同,前者像淘宝,后者像天猫。

设计平台模式

“延展”设计类也是这两年为了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诞生的,在线工具可快速生成效果图及装修预算。此类商业模式的出发点是让设计师主导整个装修过程,串起后续的采购和施工。

家装电商模式

由综合电商成熟以后,开始转移目光,家装就是电商看中的一个方向。有 IT 和互联网的介入,能实现品牌集中度,提升效率。

直通工长模式

新浪抢工长以工长作为整个装修流程中的主导,打破传统家装行业潜规则,整治乱收费,去掉不必要的提成,减少门店运营费用。

互联网家装生态图谱(丁祖昱评楼市制图)

除了上述这些模式,传统家装公司和开发商凭借着每年新交付的楼盘和积累的线下家装经验也开始转型。此外,还有目前不太成熟的监理模式和几乎每种模式下都会推出的“装修套餐”。

基于上述盘点,我们看到互联网家装都在尝试解决装修过程中的各种痛点,但盈利呢?有哪一家互联网家装公司敢说自己是挣钱的呢?未来,我认为家装行业有以下两个趋势。

趋势一:

面向 B 端的家装是潮流

无论是信息、设计、还是电商服务,直接瞄准的都是 C 端客户。而一些传统家装和开发商本身所开启的家装创新模式直接瞄准的是 B 端。

应该说直采、规模化等优势不能说是多大的优势,相反获客成本才是优势。以万科链家为例,它本质上与土巴兔、爱空间等没太大区别。最大的优势是二者能直接面对线下的大规模客户,利用各自的品牌和服务提高转化率。将来能否把装修和卖房打包售卖,让装修成为各自主营业务中的补充/增值服务,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从近年来全/精装修交付比例和政府政策上也可以看出这点。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精装房交付比例是很低的,政府这两年也一直在推广全/精装交付。这是大家都能看到的趋势。

包括很多装修公司也看到了这点,例如我知道有一家叫着品宅的公司,他们也尝试利用 B2B2C 为客户提供全装修定制解决方案,从房企实实在在的线下需求入手,为定制化全装修楼盘建立满足购房客户定制体验、互动的交互平台,满足购房的差异化需求。

趋势二:

社区这块蛋糕,装修公司也不会放过

有一个叫“篱笆网”的社区,最早是一位叫张国华的医生在自家搜寻资料、咨询装修时创办的。这种专门讨论装修的 BBS 的早期盈利很简单,通过广告投放和商家入驻挣钱。

这家创立于 2002 年的垂直细分类 BBS 的网页设计很简单,发展路径也很明朗。

一开始大家都围绕着买房和装修展开话题,02 年时,门户网站刚兴起不久,看多了信息的网民们对于这种能交流和讨论的新型互联网产品还是很有兴趣的。聊着聊着就发现学车、生子、育儿、旅游等话题也开始慢慢进入。

我还看到传统的家装公司和物业公司合作,也试图通过装修这件事建立与消费者的信任感,然后打通社区。看来,社区这块大蛋糕,人人都想吃。

今天我们回头看,发现围绕着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上,凡是涉及到人的个性化需求方面的管理,都比较难做,比如物业和家装。

随着房地产进入下半场,这两块难做的业务也逐渐受到了开发商的重视,相信装修业务也会迎来发展的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