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会是下一个金融巨头吗 | 黑马荐文
2016-08-03 10:46 滴滴 汽车金融 车险 移动支付

就像你曾经猜不出滴滴会收购UBER一样,未来的你也未必能猜得出滴滴会成为下一个金融巨头。不是吗?明天永远变幻莫测。

推荐星级:☆☆☆

阅读时间:4分钟

推荐理由: 滴滴收购UBER后,一石激起千层浪,而庞大的业务体系也意味着滴滴要涉猎多个行业,其中必不可少的是与钱打交道的互联网金融。从滴滴之前的动作及未来的规划看,在移动支付、汽车融资租赁、互联网车险领域,滴滴似乎在虎视眈眈地张望着。滴滴会拥有下一个支付宝吗?会如何切入汽车金融市场?会怎样基于大数据做好车险?黑马哥带大家来探探究竟。

事件回顾:

昨日(8月1日),滴滴与UBER全球达成战略协议,滴滴将收购UBER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并在中国大陆运营,同时,双方将互相持股,成为对方的少数股权股东。UBER全球将持有滴滴5.89%的股权,17.71%的经济权益,UBER中国其余中国股东获2.3%的经济权益。滴滴创始人程维、UBER创始人TravisKalanick互相加入对方董事会。

8月2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商务部目前尚未收到有关滴滴和优步中国相关交易的经营者集中申报。按规定,凡符合《反垄断法》规定申报条件和《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申报标准的,经营者均应事先向商务部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

滴滴收购UBER中国是否应进行“经营者集中”申报?滴滴官方回答:我们认为,目前滴滴和UBER中国均未实现盈利,且UBER中国在上一个会计年度营业额没有达到申报标准。没达到标准所以不用申报。

滴滴的商业模式是整合线下出租车资源,为打车消费者提供打车和接客的服务,盈利来源主要是交易完成后收取的佣金费用和品牌广告费。UBER的模式与此类似。

(具体为:净利润=平均单日订单完成量×平均每日价格×平台佣金20%*365天-公司运营成本及费用)

无论滴滴与UBER能否实现收购合并,其烧钱状态尚在持续、双方并没有实现盈利,有数据显示,滴滴去年亏损约20亿美元,UBER中国亏损约10亿美元。

滴滴有需要也有资源去开拓新的业务并增加盈利来源。

成为下一个支付宝?

程维曾在阿里巴巴履职八年,北京化工大学毕业后,他于2005年进入阿里巴巴旗下B2B公司从事销售工作,公开资料表示,期间因工作变现突出而成为阿里巴巴最年轻的区域经理,在他销售互联网产品的工作经历中,积累了较强的销售能力和经验。之后担任支付宝B2C事业部的副总,负责支付宝产品与商户的对接。

2012年,程维辞职创业。

从滴滴的发展路径看,有人表示,其有着阿里的基因。

早期,团队给滴滴定位时,坚持了所谓的四不做原则,即不做黑车、不做加价、不做账户、不做硬件。

一方面是要规避政策风险,一方面则是要专注主营业务,即为打车用户提供便捷的平台服务。

确实,业务在早期的关键点是如何获得司机,给他们提供好的用户体验,以及如何给司机们带来大量优质订单。

但如同支付宝在淘宝平台交易量大幅提升出现支付需求的情况下而出现一样,滴滴平台在运营操作过程中也将出现大量的交易,并具有强烈的支付需求。

滴滴官网介绍,2015年其完成14.3亿订单,成为仅次于淘宝的全球第二大在线交易平台。

根据滴滴的操作,以快车为例,用户订单可以实现实时到账,司机可每周提现。这一过程中司机在滴滴开有账户,乘客车费将先进入司机的滴滴账户,到期再提现。沉淀资金、需要给支付平台的手续费支出可能会催生滴滴的其他想法。

此外,还有一个信号,按照今年1月滴滴与招行的合作协议,双方会进行绑卡支付合作。滴滴会将招行信用卡、储蓄卡设定为乘客支付方式之一。

届时,招行用户可以直接在滴滴出行APP中通过绑定信用卡、储蓄卡在线支付车费。同时,在绑卡支付方面,滴滴欢迎更多的合作伙伴加入。

显然,滴滴并不满足目前微信、支付宝的支付方式。

从第三方支付业务角度讲,其本身职能决定了它可以从事资金吸收存储,并形成大量的资金沉淀,虽然对于这部分资金,支付企业只有保管的权利而并非所有权,但大量资金的利息收入已经非常可观。

目前第三方支付的盈利来源很明确,即沉淀资金的利息收入、从交易中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等。

第三方支付的市场规模源于更多新的行业及应用场景的拓展,滴滴所在的网约车行业正是这一市场的一部分。

滴滴官网介绍,其在我国400余座城市为近3亿用户提供各类出行服务,拥有87%以上的中国专车市场份额,99%以上的网约出租车市场份额。

虽然腾讯与阿里为滴滴投资方,滴滴也接入微信支付与支付宝,且在获客、支付等环节似乎可以达到双赢,但并不能排除滴滴申请第三方牌照的可能。

且如同支付宝的发展路径,其目前已经不仅是支付工具,而是可以提供全面生活服务的金融工具。借助大量真实交易数据,进行征信服务、开展消费金融服务、提供用户的资金管理方案等,如当年火热异常被称为互联网金融鼻祖的余额宝。

滴滴目前的运营数据显示,其尚没有盈利,第三方支付业务牌照的申请条件其中之一是截至申请日,连续盈利两年以上,目前申请条件不足,但是不是可以购买牌照却值得考虑。

以汽车融资租赁切入汽车金融市场?

即使自己没有车,目前也已经有群体租车全职当快车司机。

根据一位快车司机介绍,他每月要缴纳5000元租金。显然,这正在形成一个产业链条。这一链条将催生新车\二手车的购买、汽车租赁等需求,涉及主体包括汽车经销商、金融机构、客户等。

目前,滴滴出行有试驾服务,不过潜在是在为用户买车设计。

针对上述需求,滴滴可以以租赁、分期消费等形式涉足汽车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及汽车经销商等合作,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

事实上,去年11月底,在交通运输部发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不久,滴滴就与深圳前海泰丰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丰租赁”)签订了《汽车租赁服务合作协议》,协议指出,泰丰租赁向滴滴提供车辆信息,滴滴录入平台供打车用户选用,意思是泰丰租赁将成为滴滴平台的车辆供给方。

目前,泰丰租赁为滴滴司机提供两种产品,一是“以租代购”的融资性租赁产品,一是经营性租赁的短租产品。

此外,今年3月,滴滴通过香港子公司“快富控股有限公司”在上海自贸区设立了全资子公司“众富融资租赁(上海)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融资租赁业务;租赁业务;向国内外购买租赁财产;租赁财产的残值处理及维修;租赁交易咨询及担保。

这恰恰表明滴滴已经涉足汽车金融领域。

今年4月,滴滴与招行发行联名借记卡,招行战略投资滴滴,同时,双方在支付结算、金融、服务及市场营销等方面合作。近期,双方也已推出联名信用卡,合作主要体现在市场营销获客方面。

有报道称,除了战略投资、线下司机招募、联名卡外,招行还将会与滴滴在跨境现金池、跨银行现金管理、美元资产管理及汽车信贷等方面深入合作。

关于上述提到的汽车金融服务,其实招商银行将成为滴滴司机购车分期的合作银行,分期购车将对所有司机开放,分期金额则依据司机个人的信用报告和滴滴数据综合评估。

滴滴已经不仅是互联网约车平台,而是正在布局各类金融业务。

基于大数据杀入互联网保险?

网约车合法化一石激起了千层浪。最近一则消息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某互联网保险公司近日宣布推出一款专门针对网约车安全服务的智能硬件产品,车辆安装这一“盒子”,可以获得GPS实时位置信号,同时提供一键报警装置,此外,这一产品自带金融属性,即包含保险功能,如若用户乘车发生风险事件,可获得最高10万元的补偿。

而滴滴服务最有价值的是其积累的海量数据,包括司机的各类数据、车辆行驶数据、用户出行行为数据等。如同上述智能硬件盒子的功能,滴滴平台本身具备很多数据资源,并可加以利用。

以UBI车险为例,这本身是基于驾驶行为的保险,滴滴服务则可以在对司机进行监测的过程中,获取到司机的驾驶习惯、技术、车辆信息、周围环境等等数据。

可以借鉴的案例是,太平洋产险已经对凹凸租车进行战略投资,并通过数据采集设备对承租人在驾车时的驾驶数据进行采集,由此完善UBI保险的风险定价能力。

从这一角度分析,滴滴非常有机会成为保险公司的合作方,当然也可以自立门户涉水互联网保险领域,推出其他基于数据的保险产品等。

此前也有报道表示,滴滴将进入汽车后市场服务领域,这不得不让人展开联想。

除此之外,有观点认为,交通研究中心往往很喜欢的士数据,可以就此探索分析交通网络的通畅、大众出行偏好等,从数据角度看,滴滴出具分析报告或出卖数据为城市规划等提供参考也不是没有可能。

市场的变化很快,几年时间滴滴已经占领打车市场相当份额,但他并不能满足于此,接下来如何应变我们拭目以待。

附滴滴与UBER近年来融资情况

滴滴与UBER近年来纷纷获得多轮融资,烧钱补贴大战激烈,一直处于市场培育与占领阶段,并未获得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