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母基金靳海涛:创业者不要做领先一大步的事,除非你已做好先赔3年钱的准备
2016-10-21 10:22 靳海涛 前海母基金 创业 投资

只会做Pre-IPO项目的投资机构是没有前途的,在调整和洗牌时期会被市场逐渐淘汰掉。

本文由微信公号投资人说(ID:touzirenshuo)授权i黑马发布。

口述:靳海涛

作者|投资人说(ID:touzirenshuo)

靳海涛,现年62岁,因其在深创投期间的表现,被业内人士戏称为「南帝」。公开资料显示,靳海涛先生执掌深创投11年期间,深创投从亏损国企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投资财团,总资产190亿元人民币,管理各类基金117支,资金总额414亿元。

靳海涛的投资策略中一贯包含对大环境(国家政策)的思考,不要做领先3年的事情、注重产业链的长度等投资心得,如今来看无论是对创业者或投资人都非常有学习借鉴的意义。

1、我对创投的认识

创投这个东西是从西方学的,在中国也就是十年的历史。我是从2001年开始进入到这个行业的,一路走来自己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

我一直认为企业管理是三个层次的管理,最上面的层次是战略管理,中间的是激励和约束,下面是成本管理。如果这三个方面都管理好了就能诞生出一家优秀的企业。

而创投是最讲究激励和约束的。激励是什么呢?就是设计激励的规则,可以以未来的盈利甚至是阶段性的成果作为估值的依据。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创业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业者也要依照这个模型调动团队的积极性,激励不到位,等于不激励。该花100元的只花了60元,等于白花。单给团队开高薪水、高待遇是不行的,应该给股份。这就要求创业者的股份设计要合理。

创业早期,核心创业人员的持股比例应该不低于30%(包括CEO),如果持股低于30%,成功率就会降低(国有企业除外,国有企业给员工10%或15%的股份就很好了,因为基础不一样)

我们投过这样的企业,行业很好,企业水平也很高。从这家企业出来的人,已经缔造了一批伟大的企业,而这家企业自身却走向没落,原因就是团队骨干没有股份。还有一些靠风投支持下来的公司,大股东是风险投资机构,创业团队持股比例很小,这种企业的成功率也很低。团队骨干的股份少,做事的心态和办法都会不一样。

约束也非常重要。我觉得约束就是条款,投资人约束的目的是让创业者不能吹牛,要对自己的言谈举止负责。总有人问投资机构喜欢什么样的创业者,一般得到的回答都是有理想肯坚持,要敢于做大事,不耻于做小事,这些说起来容易,实操起来却非常难。我认为创业者和投资人最好都要有过打工的经历,而不是从学校出来就做创业或投资,连和老板对话的基础都没有过,这是不利于做好创业或投资的。

此外,不懂得资本运作,不会利用财务杠杆,没有合理的负债,那你就不是一个很好的企业家。但如果负债过高,流动性风险就增高,正常情况下高负债还能撑得住,一遇到经济环境变化,特别是金融危机,就撑不住了。当然,创业者也不能偏听资本运作者的主意,要按照自己的发展规律去做。

2、创业需要考虑的三个外部问题

在创业的过程中,创业者除了要考虑自身的内因外,也要考虑外部的环境,我建议你可以从这三个角度来思考一下:

1)、干一件事,要考虑你的链条究竟有多长,产业链条短的项目相对容易成功,产业链条过长的项目就很考验项目的核心竞争力,也相对容易失败。在深创投的时候,我们投了很多芯片企业,发现链条短的都成功了,链条长的需要企业搞定的环节太多,情况也不太好。

比如,电视购物公司在美国已有很成功的公司,但在中国就很不好搞,原因就是链条太长。细分起来,首先,要有频道资源,可能这个城市签了另外一个城市就签不下来;第二,要选择好的产品也不容易;第三,购物人的观念也非常重要。中国是一个诚信度不够高的国家,大家对电视购物不相信,影响营销效果;第四,还要解决跟商家利益分配的问题,这过程非常复杂,只要某一个点出了问题就不行。所以创业者在选择方向的时候切记不宜选择链条过长的行业

2)、另外,现在大家都在谈企业的技术要领先。我认为创业者不要干领先一大步的事,领先一大步的事都是由国家来干的。企业技术领先一大步的结果必然是先赔三年的钱,企业技术领先一小步的结果必然是发财挣大钱。投资人选择的也是投后者而不是前者,除非你意识到自己就是要先做赔钱等三年的事。否则,此类项目应当由科研机构承担,或者根本就是国家行为,领先一小步才是考虑上市的公司行为。

我刚刚说不要走得太快,但言外之意也并不是建议创业者要慢慢来。无论创业或投资都不要选择在行业中后期或顶点的时候进入,否则当你进入后的3~5年都会面临一个艰难的生存期。因为当你进入的时候,这个行业的利润就是最高点了,之后这个行业必然会走一段时间的下坡路。所以最好选择在行业还处于爬坡阶段的时候开始创业或投资,虽然这个时候行业的规模有点小,但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

3)、关于烧钱的问题,过犹不及。通常来说,企业有三种成长模式,分别为自我积累为主、烧钱(短期内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花钱像烧钱一样快)为主和「自我积累+烧钱」为主。传统企业过去大多以自我积累为主,目前很多公司正面临着一个重大的转变,那就是「自我积累+烧钱」相结合的模式将成为创业公司的主流成长模式。

有些创新型企业不烧钱就无法成长。还有一种我们投资当中经常碰到的,从现状上来看公司不需要烧钱了,但是当公司换个打法可能又缺钱了,最后还是要烧钱。比如有些公司过去是卖产品的,如果你换个打法变成送产品,那么公司就需要大量的钱投入了。

3、对投资趋势的三点判断

我在深创投的时候,每个项目的投资小组成员不能少于2个人,有时候小组成员可能有5个人、7个人投一个项目,最后他们可以拿项目净收益的2%。另外,我规定投资团队成员必须要跟投项目总投资额的1%,投资金额特别大的项目我会先设个上限,早期项目跟投金额可以减半。

这个做法跟外资基金不同,外资基金不管是附带式基金,还是合伙人跟投也好,他们实际上是用管理费在跟投,本质上他们是用LP(出资人)出的钱跟投。我们现在用的是自己的钱。这个理念背后的逻辑是这样的:让公司投,那你自己敢不敢投?

对于目前创业投资的趋势,我有三点自己的判断:

1)、近些年,我们看到多数优秀的创投机构投资一个公司占小股,而投入的金额是大于创业者所投入的金额。正是由于这样一种溢价估值投资的理念,才造就了一批成熟的创业企业。这也是创投和一般投资的重要区别,因为创业者是想多拿钱、少稀释股份,而投资人一般认为钱给少了可能干不成事,把股份稀释了创业者的创业积极性又会受到影响,所以创投机构是先选项目、选人,然后去理解创业者溢价估值的心情,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新型的投资方式。

另外,创投和一般投资的重大区别就是宽容失败。具体有两点:一是勇于冒险,敢于投资可能失败的项目;二是对失败比较宽容,只要不是因为道德原因导致的失败都不予以谴责。其实在第一次创业失败的人群当中,如果他们选择再继续创业,几乎有1/5的人可以取得成功,这个成功的比例远高于首次创业者。

2)、只会做Pre-IPO项目的投资机构是没有前途的,在调整和洗牌时期会被市场逐渐淘汰掉。近两年投资价格越来越高,产生了投资前移的现象,也促进了上面所说的投资理念的成熟。好的投资机构,在投资阶段的选择上开始以成长期为主,关注处在成长早期的项目,同时不断增加对初创期项目的投资力度。

这样也很考察投资眼光,初入投资不敢投早期项目,但长期积累下来投资的准确率就会提高,而投资前移也避免了过度竞争。最近有些投资人认为中国经济的下行,导致投资的机会就会变少。其实,这是两回事儿,我们国家的经济指标是以传统产业占主导的,而很多投资人选的是新兴行业。

3)、对于现在热议的大公司参与投资,我认为这些大公司不可能占据整个投资市场的主导地位,因为股权投资的收益不可能尽快显现,这会影响当期公司的业绩;上市公司的资金应该用于主业发展,而不是投资。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上市公司和做VC/PE的管理人共同管理产业基金或并购基金。上市公司应该在上下游、左右关联方寻找投资机会。这是资金性质的问题。

4、对投资失败的反思

做创投的都要研究失败。投资初创期的项目,可能是成二败八;投资成长期的项目,可能是成五败五;投资相对成熟的上市前的公司,可能是成七败三。创业者个体的失败率非常高,所以研究失败非常重要。

什么因素导致了创业失败?结合我自己过往的投资案例,我认为有下面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创业者只适应顺风顺水,缺乏坚持的决心和毅力。我们曾投了一家做生物医药的企业,这家企业在过去的十年里,没有产生一分钱的收入,但公司坚持了下来。去年在美国有一种药卖了78亿美元,而这家公司同样做这种药,成本可以便宜一半,那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功,所以如果这家公司早早选择了放弃,可能就等不到这一天了。

而我们投资的另一家企业,在路由器行业兴盛时做路由器,取得的成绩不是很好,就转向网络安全,发现做了一段时间又不行,现在又转向了系统集成,而这个行业在中国可能是一个做不大的行业。我在想如果这位创业者当初坚持做路由器,可能今天的境地就要好很多。

第二个原因:不清楚公司的长期战略。创业不能只知道今天干什么,不知道明天干什么。如果一家公司的发展战略长期处在一个混沌的状态,那你就没法给员工指明方向了。还有一点需要提醒,当企业步入金牛业态后,也就是公司的现金流非常好,就一定要考虑转型升级,如果金牛的时候不转型,不做战略调整,有朝一日金牛可能就变成了瘦狗

第三个原因:创业团队的智力结构过于单一,风格过于重合,创业团队如果知识结构不齐全,都是一类专长的人,就很容易出问题。有人适合搞技术,有人善于搞管理,有人善于搞经营;内向的人适合搞科研,外向的人适合搞经营,公司要做到人员合理搭配。人才结构好的企业,成功率非常高;人才结构不好的企业,成功率低,或者成功了也是小成功。 

当然,我们也有误判的情况。2001年的时候,我考察过初创期的腾讯,当时对其创新模式看不懂,因此没有投。从错失这个投资案例中,我认识到不要忽略创新项目的「凌乱美」,好的项目也会有缺点,很多人才是优点突出,缺点也突出,如果过分去关注他的缺点,可能会忽略他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