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升级众生相:卖项目的FA、赚150块的黄牛和迷茫小资
2017-07-25 10:05 消费升级

无论怎么变化,怎么升级,总有些东西永远不变。

来源 | 新消费内参(ID:cychuangye)

作者 | 假的龙猫君

【新消费导读】

2017年,最热的词汇之一就是消费升级和新零售。这半年也催生了网红茶饮品牌,大家纷纷融资。

所有我认识的投资人都开始看消费,好像你不是看消费的你就会受到鄙视。这世界繁荣而浮躁。

新消费内参就用这样的一篇故事,来纪念下这消费升级的盛世。

我坐在不那么消费升级的某个咖啡厅里,没有点咖啡,也没有点任何喝的,因为我来星巴克就是为了蹭地方,我没有什么喝咖啡的需求。

当我的屁股还没有彻底落座的时候,我对面一位在消费升级领域的创业者把它已经消费升级的名片递给了我,我接过名片略微愣了一下。

他并没有关注他潜在的用户这一瞬间的表情和神情,他还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不能自拔,或许只有在这一刻的时候,他的肾上腺激素才能急速分泌。

其实他前面说的,我都没有认真听到,我注意到他的衣着虽然洗过很多遍,但是颜色还算整齐和干净,发型一丝不苟,就像他给我的PPT一样。

由于长期生活在城乡结合部,气质上也淡淡透出了一点点城乡结合部的特质,无论从哪点看,全身上下我都找不出消费升级的一丁点特征,看着它,我突然想起了好几年前见到的一个创业者,好像跟他好像。

那个时候,我还是一个以收车马费为生的记者,每个月的工资并不足以支撑我每天在五星级酒店醒来,所以多跑会。

然后假惺惺的在每个会场问“百度、阿里、腾讯如果抄袭里怎么办?你对乐视生态链的宏大布局怎么看?你融到的钱是不是意味着你们已经封死了这条赛道的问题”。

然后在妖艳的女公关的手中接过一个薄薄的信封,假装连点都没有点就放进自己已经磨坏了一条背包中,然后拿起手机咔嚓咔嚓拍了一组照片,然后定位了一个高大上的地址,用自己的2G网络发出去了。

那一瞬间真是多么自我的虚幻与感动“你看,我工作多么努力啊”

就在这个时候,我接到了一个电话,我看是一个陌生电话,电话那头一个声音传来“你是王记者吗?”

这个称号就跟王经理一样让我感觉到带有很强大自然的气息,它容易让我产生不适感。不过我想大概是某个会,我毫不怀疑的说“我是,我是,对,我去我去,我现在就可以去”

你看,那个时候的我,真是热情啊,对于可以能多跑会的事情,我是毫不推却的。

“不是,王记者,你误会了,我就是想找你做个采访”。

最后我还是见到了那个创业者,实话说,项目真的是让我很难找到亮点,创始人很努力的说着,然而我还是差点睡着了,我想。我真不是一个合格的记者。

终于说了三个小时以后,创始人决定回去干活了,他并没有叫专车,也没有打taxi,他叫了一辆俗称三蹦子的车,走之前紧紧的握住了我的手。

然后从口袋里皱皱巴巴的100快递给了我,王记者,你一定要给我好好写,我融资就靠这一篇报道了。

我拒绝了那100块,毕竟,我不是一个被100块钱就收买的人,对不对。

 二

我的思绪回到了咖啡厅,我终于想起来,我在哪见过这个项目了。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3年前这位G先生给我投过BP,那个时候他的项目还是打造智能化的颠覆线下实体商业的电商项目,2年前他也约过我,想让我跟他把把关。

那个时候他的项目是以O2O为切入口的社区生鲜,一年前他开始在朋友圈发美国进口商品代购,并且称之为下一个风口,现在他坐在我面前讲他的消费升级。

“你看,中国的中产崛起对不对。这里面就有一个大风口对不对,现在新零售、新消费是一个大浪潮对不对,我们是不是很有机会,毕竟这是一个几万亿的机会,我们没有理由机会不抓住对不对?”

“你看我们同时也是新零售对不对,你看我们商业模式还有一个餐饮的计划在这里面,我们只要把餐饮加进去,那我们就是新零售对不对”

没有等我回答对不对这个词汇,G先生依然在滔滔不绝“你看,我们应该再加一点无人的概念在里面,毕竟投资人和FA挺喜欢热点的,到时候我还可以在餐厅里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我们就靠上了三个大热点,对不对”

“你看中国人现在是不是特别重视健康,我们把餐具都用环保材料,餐厅全部装修成北欧性冷淡风格,然后我的椅子凳子全部用曲木的家具,曲木你知道的吧,这些都是消费升级的材料”

“当然,我们首先要单点突破,首先要把我们的鸡卖好,对不对。只有把这一部做通打穿了,才能去整合上下游的产业链”

不知不觉,一下午就过去了,我依然不太知道这个项目跟消费升级有什么关系,因为他分明,就是一个卖鸡的啊。

“你看,我把我的鸡肉,只要用有B格和性冷淡风格包装袋包装一下,用户肯定特别愿意炫耀,只要他一拍照转发,我的用户就来了对不对。

“我这个鸡还要加芝士、加牛油果,这样就有了网红的气质,然后就可以在朋友圈刷屏了对不对”

“我们的战略还是很清晰的,所以希望通过你们媒体给曝光曝光,我们这次合作一把”

我不知道怎么去包装这个案例,毕竟才疏学浅,情商比较低的我,然后终于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您的商业本质就是卖鸡的啊!这个冷链、新鲜度怎么解决啊”

他突然抬起头冷冷开了一眼我,那一瞬间,我感觉这个眼神已经在心里杀死了我好几千次。

“我再次说一遍,我们是消费升级,我们的鸡都是听莫扎特长大的,包装也用的是最好的环保材料,所以我们不是一个简单的卖鸡的,你跟本 不懂我们!”

这真是一句必杀技啊!他杀死了全部谈话的可能。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那就是那两杯咖啡的钱居然是我付的!!!

X小姐是一个专门看消费升级的FA,她长着一张网红脸。对,就是我说的那种锥子脸。以一个月若干K底薪就职于一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FA机构里。

之所以说这家FA机构是劳动密集型FA是因为,我一天你能在微信里能加上若干个长着一样脸型的小姑娘,我一度是以为我的魅力变得这么大的原因。

后来发现原来大家都是因为要看消费升级,所以很主动的检索到我了,希望从我这里拿到这个领域的案子。

X小姐喝着通过排了大半天队买来的网红甜品,大大的眼睛闪着精光,很开心的跟我说这三个月做了五个单子,我眼中认为一个极度不靠谱的项目就这样被它卖掉了。

“连这样的烂项目都可以被卖掉,新零售和消费升级太火了”x小姐说,今年上半年好像也没有什么可以投的,大家好像都没有太看懂,但是大家又都怕被错过。

“毕竟,搞不好谁也不知道是不是下一个OFO对不对”所以今年赚了不烧钱,我马上准备去考潜水证了。”

像X小姐这样感觉生存在兴奋环境的FA还有很多,他们大多都有着不错的容貌,毕业于某个知名的国内大学,年轻,第一份工作可能并没有特别多光辉的前景。

但是听说做FA可以挣钱,于是经过简单的面试以后就杀入了这个行业,当什么行业热门新鲜的时候,她只需要专注的抓住热门中的泡沫,就能崛到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当然她最经常说的词汇,就是,迷茫。

这样的FA还有很多,他们中可能还包括记者、猎头、咨询师。几乎我能认识的能接触

当大家都在大量涌入FA这个行当,把本来是一个专业而著称的行业迅速拉升到一个靠体力来竞争的行业。

当然他们中的有一些运气会比较好,不单只是能够赚到钱,还有机会能把自己卖给投资机构,摇身一遍成为投资人,运气更好者,或许还有机构嫁给某个机构的帅哥VP成为夫妻档呢,那个时候说不定还能成为某元素媒体的头条题材呢。

在这些FA们的体力催动之下,G先生的项目,果然不久就经过精心的包装,很快就被卖给了一个新机构,据说这个机构希望能在消费升级浪潮中分到自己的一块肉,用投资机构自己的话说,这或许是最后一次改变VC圈分配结构的机会了。

 四

Z先生是一位传统行业的老板,生活在S城。平时置顶的公众帐号是X思维,Z先生其实已经事业有成,自己经营的一家消费品制造业企业在S城这样的三线城市也是纳税大户了。

但是Z先生是一个不安分的人,特别爱学习,也特别不安于现状,对于互联网思维推崇备至,每次去机场,他都会去买飞机场的各种大师的光盘,只要是有关互联网的课程都会很想学习,一年花在培训上的费用超过30万。

他很焦虑,我在一次创新学习的课程上遇到他的时候,他就处在一种非常焦虑的状态中。

“小王啊,你得帮帮我啊,我们现在不消费升级,不做新零售就可能被颠覆啊,怎么办啊”

事实上他的行业的问题只是遇到产业的周期性的问题,跟产品本身关系并不大,Z先生其实之前已经为了他的焦虑付出了代价。

由于害怕被颠覆,就上马O2O项目,可是花了100多万以后,Z先生还是解散了他的O2O团队,因为都快一年了APP交互的风格都没定下来呢。

现在Z先生认为他焦虑的救星是消费升级这波机会,只要能抓住这一波机会,他就有机会成为10亿美金的独角兽。

Z先生把他转型不成功的核心因素总结为自己格局不够。“你看我格局确实不太行啊,我需要再学习,提升一下自己看格局的能力,这样或许下一次转型就有机会了。

事实上在交流中,Z先生慢慢说出了自己为什么上一次把产品做不出来了,他归结为团队执行力不够“团队都不听我的,我认为黑色的皮肤才能显得雍容大气,符合用户需求。

“我也是打王者荣耀的人,也研究过王者荣耀为什么这么火,我怎么可能不懂用户心理呢?“

“我学习能力也是不差的,你看消费升级也学习了很多了,不就是买更贵,更好的东西吗?这一次,我一定要做一个新的品牌,我一定是可以的,你知道我有多努力吗?”

Z先生只有这一瞬间才是没有焦虑感的,在那一瞬间,你突然会有一种幻觉,Z先生是一个25岁的年轻人。

 五

阿威是一位职业黄牛党,他主要的职责就是每天接到上家的电话,然后跑到一家被电视上称为网红的餐饮店。

今年上半年,每个周末基本都没有休息,相比于其在手机卖场引导生意而言,去排队显然更好玩也能赚到更多钱。

两天排队大概可以拿到300块钱,虽然很快就会被没有打算的阿威花掉。但是可以免得喝两杯奶茶的感觉还是不错的。

跟去年相比,今年排队的基本都是茶饮和烘焙店,这和过去几年有很大的差别之处,当然排队的时候拿到的价格已经很不一样了,今年普遍涨价了20块。

阿威很享受这一份工作,毕竟比起在手机卖场枯燥的工作和低的薪水,能在周末出来见见世面毕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阿威内心的梦想是,未来也想开一家这么生意好的烘焙店“你看,这个生意也挺容易做的,这些网店取个王大妈丝袜奶茶名字,雇佣一票的用户去排队,生意不就好起来了,是不是。

“赚钱也不是那么难,对不对,这个生意也是一个满简单的生意,我现在唯一缺的就是本钱了吧,做起来了我还可以做连锁呢?你说呢?”

   六

A小姐是一位有品质,有追求的人,她觉得自己离自己想要的中产生活已经不太远了。

A小姐今年27岁,来北京三年,住在五环外边,一个月的工资,除了吃饭和房租,花费最多的就是各种知识付费了。

“我们本来就还年轻为什么不要学习呢,每个月去听知乎live,还有见各种行业几乎花掉了我一半的话费,毕竟知识付费也在消费升级,我就是里面的典型用户,我相信花了钱学习了,我就可以变得更好。

A小姐没有男朋友,来了北京就没有谈过恋爱,知乎上已经依靠像他这样的粉丝供养而过上中产生活的大V告诉她,是因为她还不够好。

“你一定要舍得去花钱,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内在得到提升,你要对自己好点,只有一个对自己足够好的人,才能对别人好,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怎么会得到别人的爱呢”所以除了听课学习,我还需要多去健身,还要有机会多去看看这个世界。”

在跟我说话的这一瞬间A小姐已经飞速的阅读完了公众号上一篇文章,并且飞快下单买下了一单课程,然后点开连接买了一只据说被称之为网红鸡的产品“他们就是典型代表了中产生活方式,据说是芝士味的,你要跟我一起品尝吗?

不过听说马上他们就会有线下店了,我就可以去亲自去线下买了。

 七

又过了几个月,北京的气温渐渐炎热了,G先生在我朋友圈再也没有怎么刷过屏了,开始又发一些心灵鸡汤了,一般以我的经验,如果开始发心灵鸡汤的朋友要么要开始干微商,要么是他又有了新业务。

而X小姐在渡假回来之后,终于也把自己的方向转向了最热门的人工智能领域,z先生也跟X小姐认识了,这样他们就有机会探讨人工只能+大数据+新零售的方向。

看来大家都有了新的变化,只有我的公司楼下的黄焖鸡和周黑鸭依然在哪里没有怎么换招牌,黄焖鸡还是供不应求,周黑鸭也依然还在卖鸭脖子。

旁边的奶茶店招牌已经被拆下来,换上了一家新的网红店招牌。

很多人变了,但是也有很多东西没有变,起码我家楼下的那个慰藉我心灵的粥店还没有升级涨价,要不然就真吃不起了。

毕竟,无论怎么变化,怎么升级,总有些东西永远不变。

我想起了余秋雨的某一篇文章,有人什么话也没说,只是默默做着。

朋友圈里一家做了10年的消费品牌IPO成功了,当然最受追捧的人工智能也在刷屏。

(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