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网贷投资老兵的避坑指南
2019-04-24 17:35 投资 网贷投资

2一个网贷投资老兵的避坑指南

作者 彭梁洁 来源商业 人物(ID:biz-leaders)

作为一个在网贷行业摸爬滚打长达8年的资深投资人和从业者,张伟主动放弃了“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条最基础的法则。

行业频繁暴雷证明了一件事:有时候,把鸡蛋分散在几个篮子里可能没用,因为篮子可能在同一辆车上,一损俱损。

与其把命运交给概率,如今张伟干脆采取了另一种策略——选择自己眼皮底下那只篮子。他现在在一家上市P2P平台担任中层,把手里用于网贷投资的100万预算全部投入了自家公司。在他看来,当下没什么比“知根知底”更能有效降低投资风险了。

他一方面对行业的未来保持乐观,相信几轮大浪淘沙之后必然迎来整合和规范,另一方面又笃定没有一家平台是绝对不会出问题的,即使是头部公司坍塌也可能在瞬息之间。

他不想再折腾了。

两个标准

这些年来,倒下的网贷平台众多,根据“初心”好坏这个标准可以简单分为两类。

一种是打成立起就没安好心,奔着恶意诈骗、自融、圈钱去的。这种平台比较好辨认,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超出市场水平的收益率吸引投资人,深究就会发现投资标的是假的,平台上根本没有真实的项目,出事是迟早的事。

还有一种是真的想做好,但因为经验不足、经营不善等原因导致风险难以把控,往往以失败告终。

经过这几年的市场教育,稍有理智的投资人都不会再把高收益作为最主要标准,而多轮行业洗牌之后,第一类平台的数量也在减少,所以投资人反而更容易在第二种平台上栽跟头。

有些平台出事看起来非常突然而又出人意料,因为它们看似拥有强大的光环——上市公司背书,大佬站台明星代言,权威媒体曝光,甚至官方盖章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员、理事单位等等,这些对于向来迷信权威的国民非常有说服力。

但这都不构成张伟的判断标准,华丽长袍下的虱子多了去了。很多外界看来“突然又意外”的事故,在这些业内人士眼里,只不过是“总算曝光了”式的尘埃落定。

我两次向张伟请教过投资经验,关于内行看哪些门道。除了不追高这条基本法则外,两次得到的答案有所不同,这跟他的经历有关,也跟行业发展阶段有关。

第一次是2014年,那时他还在自己创立的第三方行业门户,因为职务之便得以经常出入各个平台实地考察,在个人投资实践和观察中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

当时他分享了自己最关键的一条投资标准:一定要选择小额借款平台——平台上的借款方最好是个人,借款金额一般是几千最多几万,标的动辄上百上千万的不要碰。他也谨慎分享了自己当时投资的一家平台的名字。

这个平台我不熟悉,因为它不是当时经常见诸报端、跟媒体关系不错的那些公司之一。我当时也不太明白,作为投资人,选择投资平台的主要标准为什么来自借款方?

张伟说出其中的逻辑:互联网金融的本质还是金融,而金融的核心是风控,实际上现在的网贷平台风控能力还有待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小额借款项目的风险就比大额借款小得多——

在整体交易额还不大的情况下,试想只要有一个百万千万级的企业借款项目出现违约,这可能就是一家平台一个月甚至更久的利润,只能用自己的钱去填补亏空,偿还投资人本息,违约率如果再高一点,极容易出现平台资金链断裂。遇到经济下行,企业大面积还款困难,很可能引发整个行业的系统性风险。但如果是小额的单子,即使坏账单数多一些,影响也不会太大,风险容易覆盖。

那时候几乎所有平台的宣传话术中都提到,严格把控风险,风险管理部门的人来自传统金融机构,经验丰富。这类广告语总是含糊而富有迷惑性,外行人不容易求证,而张伟给出的这个标准解答了我当时很大的困惑。

要知道,一家在网贷平台借款的企业大多比能通过银行审核的企业风险高,然而P2P公司的风控能力不会比银行更强。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这相当靠谱。

2016年8月,银监会下发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就设立了这个标准:自然人在网贷平台借款不得超过20万,法人借款不得超过100万的借款上限。

这条红线在行业中影响巨大。从事企业大额借款的平台随即宣布进入业务调整,陆金所、红岭创投等头部平台也不能幸免。

前段时间,我再次向张伟讨教经验。距离几年前,行业环境已经发生了极大变化,他也早已离开自己创立的第三方平台,进入一家P2P公司,“从理论派转为实践派”,发现“天壤之别”。尽管之前也经常对各家公司进行实地考察,但“很多东西都是真正接触了业务才能了解的”。

现金为王,是他认为现在投资者选择平台的最重要标准。“盈利+有回款,这是一个平台良性经营的关键指标。在各方面合规的基础上,盈利意味着平台有赚钱能力,有回款意味着现金流充足,这些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平台偿债能力的体现,一旦出现挤兑危机,没有现金准备的公司就会很快倒掉。”

张伟举了个例子:一个平台从线下5个门店向10个门店扩张的过程中,遇上平台投资人投资额下降,出现挤兑,是最容易出问题的时候。如果投资人能关注所投平台的财务状况、关注这些重要节点,就能降低踩雷的概率。尤其是行业频频暴雷之后,投资者极其敏感,挤兑潮很容易由一个平台向另一个平台扩散。

第六次危机

如果用这个标准去考量不久前出事的千亿级交易额平台团贷网,媒体也就不会用“惊雷”来形容了——在此之前,公司花了大笔资金进行资本运作,并没有给平台账面上留有充足的现金流。

如果用这个标准去考量业内口碑最好、最老牌的红岭创投日前宣布“3年分批兑付投资者本金”的窘迫,也没什么意外的了——翻开财报,2018年红岭创投的净利只有2000多万,加上此前亏损过多,可供分配的利润实际为负。

可见这个行业不存在“大而不倒”,交易额无论多大的巨头,没有现金流都不足为信,反而窟窿越大,隐患越大。

红岭创投的没落给张伟带来了巨大的震动,也让他认清了一个事实——没有经营能力的平台一定会倒,这也是下一阶段行业洗牌的方向。

一般认为,网贷行业这些年共经历了三次大的危机。但张伟认为可以分得更细。从2011年入行以来,他见证了六次危机,每一次都有不同的特点。

2006年,孟加拉乡村银行创始人、被称为“小额贷款之父”的尤努斯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这一消息在中国至少影响了两个年轻人——张俊和唐宁。前者在第二年创办了拍拍贷,被认为是国内第一家P2P平台,后者成立了宜信,其分拆出来的线上业务宜人贷于2015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终结了“谁会成为中国P2P第一股”这个长期悬而未决的疑问。

满怀憧憬的开拓者们相信这种小额贷款模式可以帮助更多人解决资金问题,尝试让“普惠金融”的概念在国内落地。

2011年行业迎来第一波危机,缘起于初生平台风险把控能力不足,众多借款人无力还款,一个人在多家平台借款,业内第一次系统性危机随之爆发。好在当时平台数量不多,网贷投资仍然是小圈子里的实验和冒险,全国投资人总数尚以万计,没有掀起太大波澜。

但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次危机成为前五次中,唯一因为经营不善导致的危机,剩下的四次——2013年民间借贷入场、2014年诈骗平台肆虐、2015年e租宝事件、以及去年的集中爆发——皆因“初心”不正而起。

如果这种悲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那么最近以红岭创投为代表的第六次危机,终于让行业暂时摆脱道德层面的讨论,回归企业“经营能力”的轨道。

三次踩雷

现在宠辱不惊的王者,曾经都是横冲直撞的青铜。

2011年张伟正式“入行”,实属偶然。那年他怀揣着30多万积蓄,决定用来投资。30多万买房不够,当时又正值熊市,排除这两个选项之后,他在网上搜索可以投资的方向,无意中发现一个叫人人贷的投资平台。这是国内较早期的P2P平台之一。

张伟记得,他在人人贷上最早看到的投资标的是来自一家电商平台的借款客户,借款数额几万,而平台给投资人开出的年化收益在18%-24%之间,相比现在已经很高了。张伟是做技术出身,他爬到平台的后台数据,仔细研究了这种模式,决定试一试。

他一开始制定了“小额定投”的方案——每天放进去50块,累计十年,按照复利计算的方法,十年之后收益相当可观。

这个方案在一个月之后作废。亲眼看见收益快速增长的诱惑显然比想象中强烈得多,张伟加快了节奏,开始每天3千5千往里投。几个月之后,他的30多万本金已经全部趴在这个平台账户里了。

当时平台上的投资者只有几千人,大家经常在QQ群里交流经验。有一天,张伟和其他几个重度活跃者突发奇想,决定成立一个第三方机构,对各个P2P平台进行测评、发布行业新闻,同时提供一个供投资人交流的社区。这就是国内最早的那家网贷行业门户和社交平台。

张伟在投资方面的优势在于,他总是能跳出来,站在公司经营的层面进行投资选择。但无论方法论多完美、经验多丰富,有些失误仍然不可避免。

“知道不符合投资价值,但太相信那些人了,太感性了,放松了警惕。其实还是因为贪心,知道有一天会出事,以为可以在崩盘之前撤资,没想到根本来不及反应。”感情用事永远是投资里的大忌,却也是最无法控制的因素。而控制自己有时候比控制别人更难。

8年来,张伟收益颇丰,他不否认网贷投资带来的丰厚回报提升了自己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他也三次踩雷,几十万打了水漂。而比金钱损失更难以接受的是判断失误使他失去了伙伴的信任,这也是他2014年离开自己创立的公司、投身一家P2P平台的原因。

所以现在,即便对行业未来保持乐观,在投资策略上,张伟也不再四处出击,只想安安心心守好自己的100万。毕竟身在其中,平台就算有什么风吹草动,至少能提前得到消息。

(应采访者要求,张伟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