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与牛顿 推动货币本位的建立
2012-04-16 01:52 张居正 牛顿 货币本位

货币本位是一种政府认定的货币标准。尽管人们在市场交易中使用货币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但货币的材质、重量、质量、流通时间和范围等却大有不同,使得货币在大部分时间内都是区域性和临时性的交易手段,阻碍了市场的统一和扩张,也抑制了经济发展。只有政府的权威介入后,货币才能从市场交易工具提升为一种标准和货币本位,保证不同区域不同时期不同货币有一个可以认可和转换的基础。货币本位的形成是进入现代经济的基本前提。

我们将历史回溯到五百年前,当时的欧洲和中国是主导全球经济的两个最大的市场,货币本位也是在这两个市场上形成,而且基于不同的货币本位,两大经济体系之后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形成了无数冲突和彼此促进。有趣的是,作为这样重要的现代经济基础平台,两大货币本位的建立却是由失败的事件和失败的人推动的。

明朝中期,土地兼并剧烈,中央财政空虚,政府入不敷出。担任首辅的张居正从万历九年(1581年)始,主导了一系列经济改革,力图强化中央集权经济,扩大税收,稳定交易和物价。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改革便是“一条鞭法”,即丈量土地,简化税负,摊丁入亩,以银折税,将人口计税转向土地计税,同时也将实物和劳役付税转向以银付税。

 

明朝是银铜双本位制,银两是主币,官员俸禄、税负和大额支付都以银两,官方和民间均可以铸造。铜钱是辅币,不同时期与银两有一定比价,多用于市场消费,只能官造不得私铸。纸币偶有为之,但因前朝通货膨胀太过,信誉很差,多不流通。“一条鞭法”确定了银本位的制度。这是中国产权确认和货币制度的一个重大转折,而且工商业者无地不须付税,也推动了城市居民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尽管张居正的改革在他去世不久即被全盘推翻,但银币成为本位币却无法倒退了。

五百年前的全球经济还是分割游离的,几个板块基本自给自足,跨国贸易的成本极高,而且品种很少。白银则是一个最重要的大宗商品,特别是中国的“一条鞭法”之后,中国民间和官方对于白银的需求变成长期和持续的,它不仅仅是交易工具,还是积累财富和提高社会地位的手段。白银不能自给自足,只能向全球各地收购。

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扩张导致金银成为财富争夺的焦点。从1493年到1800年,全世界85%的白银和70%的黄金都出自美洲。有学者研究提出:“从1592年到17世纪初,在中国用黄金兑换白银的比价是1:5.5到1:7,而西班牙的兑换比价是1:12.5到1:14。” 由此表明,中国的银价是西班牙银价的两倍,中国与西班牙两地之间的套汇可以产生极为丰厚的利润。白银向中国的流动主要有三条路径:拉美直接到中国,拉美通过欧洲到中国,从日本到中国。

同期,在地球另一侧的英国和欧洲,银币一直是主要流通货币,但在白银向东方流动的过程中,稀缺性导致金银价格有了调整。更多的银币退出了交易市场,被存储被熔化,流向中国和亚洲。此外,在贵金属本位下,货币磨损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消费者本能地要保留足值货币,使得破损和不足值货币在市场上流通,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为维护国家货币稳定,也是为获得更多的铸币收益(铸币面值与铸币成本的差额),英国政府每隔几十年都要进行一次货币重铸。战争导致财政困难等因素使英国政府在货币重铸上有不同的选择:以足值货币重铸,还是以贬值货币重铸。实际上,这是两种货币理念的冲突。前者是金属本位,后者是政府信用本位。

当时已经成名的科学家牛顿在1696年被担任财政部部长的同学推荐进入英国造币厂担任总监,三年后接任厂长(Master of Royal Mint)。牛顿尽管在观念上认可货币必须足值,但在操作上却在各种压力下采用了贬值方式重铸货币。当时英国黄金进口大增,而白银则被民间储备起来,使得造币厂失去货源,这次重铸失败。

在1717年的报告中,牛顿认为白银短缺成为事实,黄金进口导致金价下跌,金银价差使得白银被熔化离开流通市场,而黄金则成为本位货币。他将黄金价格定为每盎司3英镑17先令10便士。1774年英国货币重铸便以这个标准实施,白银正式退出流通,黄金成为主要货币。1816年,英国重新调整英镑含金标准,正式明确金本位。欧洲各国纷纷实施金本位,英国这一霸主地位维持到1914年。以金德伯格为代表的主流货币史专家一致高度认可牛顿在确立英国金本位上的重要贡献。

无论是银本位还是金本位,贵金属作为货币本位是市场孕育的一个必要阶段。金银作为贵金属,除了作为交换的方便中介之外,可以不断从流通中退出或者不断进入流通的性质,使得金属货币具有自发平稳市场的功能。在早期商业社会中,这种平稳机制是通过金属货币从金属本身到面值本身的不断转换而实现的。

继而,金属货币本身的稳定受到自然存储量和铸造能力的限制,全球贸易和市场的开拓就将这个稳定提升到一个更大的体系中,决定平稳的因素也陡然增多而且复杂起来。面值与铸币成本的差距使得铸币利益成为经济强国之间必争的因素。

再者,金属本位向非金属的汇兑本位的转换是最近百年的事情,这里又出现了新问题,如国际贸易,国际收支,国家信用等,与政府相关;金融创新,网络支付,电子账户等,与技术进步相关;消费信用,公益金融等与社会变化相关。

[quote2]五百年前的货币本位化与百年以来的货币汇兑本位化,都是人类开发金融体系不断创新的产物。[/quote2]

五百年前的货币本位化与百年以来的货币汇兑本位化,都是人类开发金融体系不断创新的产物。无论如何将之神秘化或阴谋化,其历史源头却是最基本的三个交易需求: 需要一个便利交易的工具,需要一个稳定的计价标准,需要可以贮藏的财富形态。

政治家张居正,科学家牛顿都在解决自己的燃眉之急中做了力所能及的修补工作,无意中赶上了新时代的上升浪潮,成为弄潮儿,被摔得鼻青脸肿,却成就了银本位和金本位的建立。采用银本位的中国和采用金本位的英国终于在三百年前相遇并导致了一个改变全球经济走向的冲突。中国坚持用银支付贸易,英国不得不用金来高价购银,而且怂恿用鸦片来弥补逆差,最终发起鸦片战争,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