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奇环保解码
2008-10-15 15:27 封面故事

文|本刊记者 杜若洋

如果总裁不是白云峰,博奇环保本来是有机会成为媒体关注的主角。2007年8月8日,博奇环保在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第一部正式挂牌交易。“在日本,东证是最好的市场,而它的一部只有200多家企业,是主板的主板,真正的蓝筹股精华。”白云峰自豪地介绍,而博奇环保则成为全球第一家首次公开发行即直接登陆东证主板的非日本公司。上市首日,博奇的每股价格就收在了25.8万日元这个天价数字上。

然而,这些耀眼的光环都不足以遮挡总裁白云峰的个人光芒。32岁的成功年龄,年轻俊朗的外表、轻松流畅的谈吐、略带传奇色彩的经历让白云峰在2007年抢尽镜头,而他的公司则成为配角。

“我们今天多谈公司,少谈个人”,面对《创业家》,白云峰决定让博奇当一次主角。原定40分钟的采访进行了2个多小时,博奇环保的成功密码在白云峰的讲述中清晰起来。

从“名门望族”到沦为“草寇”,再到崛起为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博奇的身世可谓一波三折。2002年成立的博奇环保本是国华电力集团下属专营脱硫业务的子公司,2003年从国华电力净身出户,转制成为民营企业。但在短短5年的时间里,博奇就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脱硫公司成长为国内领先的跨废气脱污、垃圾燃烧发电和污水处理三大领域的综合环保公司,并实现了在东证所主板上市。毫无疑问,博奇的手里握着打开中国环保产业盈利之门的密码。

“没有核心技术的环保公司都是胡扯!”谈到技术,白云峰底气十足。但和王传福、梁稳根、马兴法这样的草根实业家不同,博奇并没有走从头研发的路径,因为“中国环保的现状等不及”。

2003年,转制前夜,博奇从日本引进了千代田鼓泡塔和川崎喷淋塔两项国际领先的脱硫技术。这是两项在日本早已成熟的技术,其中鼓泡塔更是以低能耗和深度处理能力而在美国占据了40%的市场份额。喷淋塔虽然是国际主流的技术类别,但川崎的产品却更小巧,也相对节能。依靠这两项引进技术,博奇环保很快在壁垒森严的脱硫市场中站住了脚跟。进入污水处理领域时,白云峰再次引进了日本的膜生物处理技术;在进入固体废弃物处理领域时,博奇引入了浙江大学成熟的垃圾焚烧发电技术。技术引进,已经成为博奇业务扩张的主要保证。

“一个环保公司,能不能形成真正的竞争能力,在于你有没有很好的技术把控能力,你不把控技术,做着做着就做成别人的了。”在白云峰看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自己是一条捷径,但企业必须掌握自己独有的核心技术,“你得往上爬”。

“日本的鼓泡塔和喷淋塔确实很先进,却是根据日本进口煤炭含硫量低而设计的,并不能完全适应国内火力发电的实际情况”,白云峰说。国内火力发电厂的煤源多样,“今天一车神华煤,明天一车小窑煤”,这些煤的含硫量不均,对设备适应性的要求很高。于是,博奇对日本技术进行了大量本土化改造,适应了中国复杂的煤炭供给。

2005年,博奇又与浙江大学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对烟气的脱硫和脱硝技术进行深度开发。合作目前已经进入结果阶段。很快,博奇就将推出能够同时实现脱硫、脱硝和脱出重金属的“一机多脱”设备,这在中国烟尘处理领域里又将是一个“新鲜事”。

技术是企业生存的关键点,但在白云峰看来,环保企业要生存发展,还必须打通产业链。

“环保能不能赚钱,关键看你能不能形成产业链,并控制好链条上的每个环节”,白云峰一再强调产业链对于环保产业的意义:“做环保一定要从源头做到尾。从设计开始一直到运营维护,这中间从建设到运行,所有的东西都得自己弄。这样的话才能保证环保装置的效率,也才能保证企业的盈利能力。否则,你无法预知在哪一段成本就会被无限制的增大。”

在产业链条的每一个环节上控制成本,已经成为白云峰手中握有的第二件“法宝”。在投资海水淡化的过程中,博奇在企业内形成了蒸汽发电、海水蒸馏淡化和盐化工的能源循环利用格局,通过对产业链的控制解决了淡化海水成本过高的问题。在垃圾发电产业中,博奇会从初期的垃圾发酵环节就开始提高技术效率,降低成本。此外,白云峰还建设了仿真垃圾电站,项目刚刚启动就开始培养运行人员,把未来的运行成本也降到最低。

日本的环保企业是全球实力最强的,为了跟他们搭成平台,有利下一步发展,博奇环保最终选择了在日本上市。

把控核心技术、打通产业链条,在商业模式上,博奇已经开始走出单一的总承包商模式,BOT项目将是它未来稳定盈利的重要保障。在产业领域上,博奇刚刚又踏入了余热利用的门槛,而一个“更具爆炸性的新领域”将是煤矸石和煤泥这些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中国的环保市场太大了”,白云峰感叹自己进入了一个风光无限的行业,“但只有能挣到钱的才是真英雄。5年之后,我们的年净利润将会达到10亿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