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纸业:鲇鱼式生存
2008-10-16 01:34 封面故事

文|本刊记者 丁晓磊

2007年年中,王东兴决定斥资9200万元收购公司对面的盛世热电有限公司60%的股权。此举在董事会里招致了投资人董事几乎一边倒的反对。

在此前的一年里,他牵头创办的昌乐世纪阳光纸业刚刚拿到了两轮风险投资,分别是光大控股、联想投资的1400万美元和德意志银行的2200万美元。融资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改善公司的现金流,迅速扩大产能,以满足不断高涨的市场需求。

但王东兴却突然要改变投资方向,控股一家热电厂,理由是电厂可以提供造纸所需要的电和蒸汽。“当时的电力供应并不紧张,而且造纸的毛利率比电厂高多了,我们都不理解老王为什么要这么做”,联想投资的执行董事王俊峰回忆说,“但老王非常坚持,最后董事会被他说服了”。

一年后回看,这绝对是项明智的投资。今年以来,由于国内电煤价格倒挂,山东地区出现了罕见的电荒。在周边的工厂不得不以0.7元/度从电网上买电甚至被迫“停三开四”(一周开工四天,停工三天)的情况下,王东兴把阳光纸业的电费成本控制在0.575元/度,并投资建设了年产20万吨纸管原纸的公司第六条生产线。

在巨人林立、竞争激烈的国内造纸业里,阳光纸业甚至还排不进前15名。但正是依靠王东兴25年来积累的行业经验和敏锐的市场感觉,这家成立不过8年的公司得以迅速崛起,成为国内赢利能力最强的造纸企业之一。并于去年12月登陆香港联交所。

阳光纸业的主打产品是白面牛卡纸、轻涂白面牛卡纸。如今,两者都是包装不同消费品(包括食品、饮料及电子产品)纸箱的主要材料层。而在过去,不论是康师傅、青岛啤酒还是蒙牛、伊利,它们的包装箱都是用本色黄纸,根本不用白面牛卡纸的,因此,当时小到作坊式的造纸厂,大到王东兴的老东家晨鸣纸业,没有一家企业以这个市场为目标。“但是我就相信今后这个市场一定会增长,这叫消费升级!”王东兴说。

为此,他押下了几乎全部的家当和朋友的信任。2000年,已从国内造纸业老大晨鸣纸业“二把手”辞职两年之久的他,获得了一个宝贵信息:昌乐县工商银行要拍卖倒闭的金光造纸厂。志在必得的王东兴,变卖了自己在晨鸣所获的全部原始股,以及这几年在外咨询服务赚的钱,又说服了一个上海的朋友,集资3300万元完成了收购。

但这家小纸厂只有一条生产瓦楞纸的生产线,而且这个低端产品的毛利极低。王东兴早就想好要进行技术改造。但是金光造纸厂的机型决定了王东兴无法做和晨鸣一样的文化纸,再加上文化纸对环保的严格要求和随之而来的巨大投入,又东拼西借筹来900万元的王东兴决定选择白面牛卡纸作为自己的主要产品。

“这个市场虽然赚钱,但规模小。大企业不愿意做,小企业却没有技术和财力做,只有我这个有技术和有一定财力的企业能并且愿意做,”王东兴分析当时的定位思路。

他的第一个大客户是天津联合包装有限公司。联合是日本第一大包装公司,在中国有11个分公司,几乎所有著名的日本电子产品的包装箱都出自其手。当时,联合所有的包装用纸全部是进口,价格达到近6000元/吨。王东兴通过其在晨鸣时认识的朋友关系,加上其近4000元/吨的便宜价格,挤进了天津联合的供应商之列。很快,世纪阳光的产品便取代了进口纸,并且还保持着20%左右的毛利率,创业的第一桶金就这样出现了。

但王东兴并不甘心小富即安。事实上,他在第一次董事会上就立下八年打造一个上市公司的誓言。

为此,阳光纸业选择了一条不断融资、高速发展的道路。从第一年的10万吨,到30万吨,到60万吨,再到2009年的110万吨,每一次产能的突破,都意味着巨大的资金投入。“8年来,我们原始股东从来没有分过红,所有钱都投入到滚动发展中”,王东兴坦言。在创业头三年,曾经年薪百万的他一度只拿500块的月工资,四个人挤在一间办公室里吃住。阳光纸业也成为造纸业里第一家吸引到风险投资的企业,而代价就是王东兴出让了大量的个人股权,他在上市公司里的股份只有不到10%。

今天,阳光纸业已经成为蒙牛、伊利、娃哈哈、康师傅、青岛啤酒、雪花啤酒等众多快消企业包装的主要供应商。但王东兴并不满足,他最近又计划与一家境外银行签署贷款协议,上马第七条年产50万吨白面牛卡纸的生产线,总投资超过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