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达融医许钧杰:在智能医疗的发展中 临床医生始终是主导
2019-12-16 12:31 立达融医许钧杰 ⼈⼯智能医疗

近日,由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北京医卫健康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北京安贞医院心律失常与起搏会议”顺利召开。本次会议汇聚了数十位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一起分享探讨心血管临床科研及疑难疾病研究等问题。立达融医许钧杰作为智能医疗领域的资深研究者,受邀出席本次会议,并发表了关于“心血管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的主题演讲。

图片1.jpg

立达融医许钧杰分享“心血管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主题演讲

许钧杰表示,目前,心血管方面的人工智能发展一定程度上受到现有数据的限制,缺乏“干净”、“完整”的数据支持。在应用和解释人工智能模型的过程中,临床医生仍处于主导地位,医生、护士、技师等一线工作者们的应用需求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参考,因此只有将人工智能与临床医生的思维相融合,才有望促进心血管疾病的智能化、精准化发展,从而推动整个医疗水平的提升。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相对广泛

目前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应用广泛,从药物研发到临床手术,人工智能正在日益深入的服务于医疗。在智能医疗服务领域,有几个主流服务方向,包括医学影像与诊断、医学研究、医疗风险分析、药物挖掘、健康管理监控等。其中,协助诊断及预测患者疾病逐渐成为临床诊断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两大人工智能发展方向。

而在心血管疾病领域,主要涵盖四个方面的服务应用,一是在具有异质性特征的心血管疾病中发现新的疾病表型或基因型,指导个体化靶向治疗;二是发现心血管疾病或治疗相关的未知风险因素;三是识别图像和信号如冠脉造影、冠脉CT、超声心动和心电图等;四是辅助制定心血管疾病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许钧杰介绍,未来,随着患者临床数据的增加,以及新的复杂医疗数据的融入,人工智能能够更加深入地解读患者海量数据信息、流程化医疗工作、精准分类患者、实现个体化治疗,有效促进心血管精准医疗的发展。同时,将逐渐推进医疗健康领域的标准化,帮助做出临床决策并预测患者的治疗效果。

人工智能在临床的应用离不开“数据”、“金标准”、“MDT”

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5)》数据显示:作为高发疾病,心血管患病数高达2.9亿人,其中高血压2.7亿、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00万、肺源性/风湿性/先天性心脏病950万、心力衰竭450万。对于重点应用于预测分析、决策支持、智能图像识别等方面的人工智能而言,其在医疗领域以及心血管疾病方面的深度服务,可以有效的解决现有医疗资源紧张、化解繁杂的临床工作等问题,在基本临床工作中极大的降低人工成本,让更多的医务人员有更多时间投入到患者服务、患者关怀、临床科研等工作中,从而提升医疗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改善医疗工作环境。

但是,由于心血管临床数据多为非结构化数据,在人工智能的应用过程中容易产生偏倚,进而干扰预测模型的实际应用性。许钧杰指出,由于目前人工智能通常使用现有临床数据进行预测,但是现有的医疗大数据尚无统一的采集标准,所以现有的数据分析对未来事件预测的准确性仍有待商榷。未来需要持续不断的通过高质量数据提高、优化预测的准确性与精密性,因此,单纯依赖人工智能尚难以实现心血管医疗的整体突破。

除了数据问题,在智能医疗的服务中,离不开人为金标准的标测与指导,没有经过专业标测的数据在智能处理中缺乏实用价值,所以,人工智能服务是否贴合临床路径对智能医疗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此外,许钧杰还强调,智能医疗的发展必须由多学科专业人士合作推进,如临床、统计、计算机、伦理等学科,从根本上打破跨领域间的壁垒,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与服务,实现医生、科室和医院甚至整个医疗体系的共同进步。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发展让未来的医疗实践方式有了新的探索可能,前景广阔,智能医疗正在加速发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