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中国》明星背后的故事
2008-11-16 06:31 特别策划

文|本刊记者 杜若洋 编辑|刘涛

2006年5月16日,属于《赢在中国》的第一个星期二。这天晚上,主题曲《在路上》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屏幕上奏响。这个被前节目组高管冯毅定义为“一个女人(指节目总制片人王利芬)做出的中国最雄性的电视节目”开始了它在中国的创业布道之旅。几十万中国创业者投身其中。

宋文明、周宇、李书文、窦大海、谢莉、曾花……三年来,先后有19人登上了《赢在中国》总决赛的舞台。首届冠军宋文明谦谦儒雅,周宇强悍如土狼,李书文在在节目中屡屡踩踏规则的“红线”……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曾经引起全国公众的热评与讨论。

然后镁光灯熄灭,从万众瞩目的舞台上回到现实之中。有太多的人关心着:创业明星们面对评委时表现出的激情四溢、商业奇想在真实的创业中是否奏效?在现实中,他们是否还会执着于梦想,坚定地走在创业路上?《赢在中国》之于他们,带来了什么,留下来什么,改变了什么?

《创业家》决定追踪这群明星创业者的后续故事。在我们看来,他们创业的成败起伏不仅关乎他们个人的选择、决定与经历,还关乎一场创业者与创业秀之间的讨论——选“秀”能否选出优秀的创业者?“秀”出的创业者是否有足够的定力与坚持?

过去两个月里,我们走访了三届《赢在中国》的前5名选手,融入他们的圈子,倾听他们的故事。我们发现,明星效应没有让创业路变得一马平川,与更多的创业者相比,他们背着名利有时更辛苦。

在真实而残酷的创业环境中,他们和每一个普通的创业者一样,会因多变的产业政策而无奈、妥协,会为是否卖掉企业抉择不下,难以入眠;但同时,这场意外的演出又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不敢轻言放弃,他们希望做到更好。

采访中,选手们对《赢在中国》依然充满感恩,一个圈子在悄悄地形成,企业家、投资人、创业同道互动频繁。

如今,《赢在中国》因为种种原因而停办,节目的发起人王利芬无意向我们梳理复杂的心情,也无心回应业界对《赢在中国》的种种质疑,婉拒了采访。有商界大佬和评论人士说:“那就是一场秀。”言外之意,做秀,不可太当真。

但是,选秀节目虽然停下了脚步,创业还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