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灵感】亚马逊手机安全气囊有没有研发必要?
2013-02-06 14:27

又到了年底,安全问题,尤其是手机安全问题再一次被大家提及。不过今天我们要说的不是手机内在的安全问题,而是外在的安全问题。

话说手机摔落损坏是手机用户最不愿意看到的画面,因为目前市售机型大多比较“娇弱”,从一米高空摔落就有报废的可能。于是乎,各大手机厂商使出浑身解数,研究怎样让手机可以更耐摔。诺基亚前几日获得了欧盟13.5亿美元的经费,来研究世界上最坚硬的材料,强度是钢铁的300倍。据悉这种叫做石墨烯的材料如果用来做手机机身的话,那真的是“从高空砸落,烂的不是手机,而是地板”。

同样是解决手机摔落的安全问题,另外一家科技巨头亚马逊和诺基亚的想法就大不相同了。亚马逊认为刻意的去提高手机强度还不如给娇弱的手机装一层防护(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假如天气很冷,外出非常容易感冒,这个时候你是加强身体锻炼来应付感冒呢,还是选择穿一个羽绒服来应对感冒呢?)。

在这样一个思路指引下,亚马逊近日近日申请了一项专利了:手机安全气囊系统。该系统能够有效避免手机摔落时造成损坏,亚马逊CEO贝索斯和其技术团队如此描述“手机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在设备碰撞地面之前,该系统能够充分探测到即将产生的危险性;如果设备损坏的风险性达到临界值,一个保护系统将启动,这将降低或消除设备的损害性。亚马逊希望达到的一个成果是:你手中的智能手机因不慎摔落地面而导致屏幕破损的情形成为历史。

亚马逊的专利能够获批,说明其还是有很大的落地可能,最终推向市场也不再是想象。不过涉及到成本、技术、政策等问题,最终能否研发成功上市还是一个未知数。

手机安全气囊从原理上来说和汽车安全气囊没有本质的区别:当机器遭遇碰撞后气囊会弹出。但手机安全气囊和汽车安全气囊有两点区别。第一:汽车安全气囊是保护驾驶员,而手机安全气囊是保护手机本身。第二:汽车安全气囊因为撞击点主要在前面,所以安全气囊的系统内置在方向盘位置,成本相对来说较少(其实也需要1万以上的成本)。而手机摔落由于无法预估是哪个位置着地,如果照搬汽车安全气囊的模式的话,就需要给机身整体覆盖安全气囊系统,需要的成本更高。

那么,究竟手机安全气囊有没有研发的必要?

首先,我们从用户对手机的选择标准来看。笔者认为,价格、品牌、配置是用户选择手机最主要是三大因素。而手机坚固这个要素对购机因素来说,可能排在十名以外。也就是说这样的产品潜在用户群体也非常狭隘,即使开发出了,销量绝对不会太大。当然,如果开发出来这样的手机,价格仍然和普通手机一样的话,会具备很强的竞争力。但是,这种手机可能便宜吗?

所以我们再来谈谈这种手机的造价。不同于汽车,在撞击以后安全气囊才会弹出。而手机需要在离地面一定距离之际,系统就得做出感应,弹出安全气囊。按照亚马逊的设想,这个过程是这样完成:

传感器来判断手机是否在下落;姿态调节系统迅速通过手机四个角上的气流喷射孔将手机调整成屏幕朝上的“姿势”落地;最后,气囊充气并弹出,手机经缓冲后落地。

也就是说除了安全气囊系统以为,还得有一套感应和自我轨迹调整的系统。这套系统可能会用到近几年比较时髦的重力感应、距离感应、陀螺仪等等装置,先改变手机落地姿态,再进行落地减速,等到离地面几厘米后才弹出充气安全气囊。

而且,按照手机的衰落速度,这套复杂的过程需要在短短1秒内完成,对科技水平的苛求绝对是挑战人类极限。全世界也只有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这样的科技巨头才有勇气敢做这样的事情。

可能贝索斯也感觉这项研发耗资不菲,想让广大手机厂商给最终的成本买单。于是在刚刚专利下来,还没开始研发就先对自己的系统夸了一顿,然后对外说“我们的系统也非常欢迎大家使用,不过需要付专利费”。

还有观点称,如果亚马逊的手机上市销售,会对手机维修店没有生意可做。在我看来,手机维修店的生意反而会被促进,因为如此复杂的系统,还要保证手机的基本美观,系统必然内置到手机里面,所以这套系统也必然是一次性的。每次摔落后,需要重新装填相关的系统装置。

或许有人说,对于企业高管和政要来说,一部坚固的手机还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些人的手机里面存储的信息非常重要。拜托,现在是移动的云时代,信息储存早已经摆脱了终端的限制。再者,真正机密的信息,谁会储存在手机上?

Via i黑马 By 丁道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