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业是否将迎来泡沫期?我们搞到了六位创业者、投资人的一手情报
2018-12-21 12:48 科技创业 2018黑马社群大会 数字观察情报局

创业家&i黑马讯(李凌纬讯) 12月16日消息,由创业黑马主办、i黑马&数字观察承办的2018黑马社群大会暨企业服务产业独角兽峰会举行。

XSKY(星辰天合)创始人胥昕,博云联合创始人陈巍,九章云极创始人方磊和红点中国合伙人张涵,AA投资创始合伙人王浩泽,达晨创投合伙人傅忠宏六位创业者、投资人嘉宾出席峰会,并作为“数字观察情报局”环节的分享嘉宾,为大家带来科技创业的“一手”情报。

XSKY创始人胥昕认为,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未来一年的市场规模不会像之前几年那样呈几何倍数的高速增长,夯实基础和提高效率成为企业最应该重视的两件事,「效率」将重回到创业的主要位置。谈及云计算领域的泡沫,在博云联合创始人陈巍看来,在这个行业里,即使有泡沫,也很小。九章云极创始人方磊则提出,科技产业一定有泡沫,泡沫也一定是伴随着投资,伴随着每一个技术进步而来的。

投资人方的观点也不一样,面对科技泡沫,红点中国合伙人张涵表示,泡沫往往是投资人造成的。在好的时候,投资人的乐观程度会超过创业者对市场的判断;不好的时候,投资人的又变得极度悲观。这种过山车的感觉对于创业者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AA投资创始合伙人王浩泽的看法是,“做企业还是要做自我,维持良好的运行发展周期。泡沫时期,多拿钱、多融资。寒冬来临时,花钱要节省。”此外,达晨创投合伙人傅忠宏也告诫创业者:“泡沫期,不仅要适当地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同时还要脚踏实地的把自己的能力、资源想明白,尽量契合实际的来做规划和融资。”

以下为演讲节选:

一、泡沫伴随着投资和技术进步而来

方磊:我先抛个砖。科技创业肯定有泡沫,大家担心的是泡沫不在自己身上,如果自己有了泡沫会感觉是很高兴的事情。我们说到泡沫,大家去看历史的话,郁金香就是一个典型。

上个世纪的时候,美国有大量的资本涌入修建火车的铁轨,导致出现了一堆上市公司,虽然泡沫破灭之后出现了问题。但这个泡沫似乎给美国留下了20万英里的铁轨,在美国60年代修建高速公路之前,对美国的经济增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泡沫一定是伴随着投资,伴随着每一个技术进步而来的。

在法拉第发明电以后,可能因为资本市场不够发达,没有今天我们这样的投资人在,所以那个时候没有那么放大的泡沫,但是也一样会有人来追捧这些新技术带来的效率和生产力的提升。

所以,从这个问题本身来看,科技创业一定是有泡沫的,没有泡沫也不符合产业基本的规律。只是说这样的泡沫会给我们留下什么样的东西,是一地鸡毛,还是留下了一个好的基础架构,让我们未来20年、30年生产力的革新基础。

我们九章云极可能属于刚才泡沫分子描述的一部分的契合,因为我们原来也在美国微软工作,也做一些数据科学家的角色,回来创业,是不是也忽悠了一些VC做了一些这样的工作,但我们也服务了很多的客户。

从我本人的角度来看,其实要真正做一个事情,给你的客户提供价值,还是比较困难的。大家如果只看一些创业的媒体,会觉得这个事情好像很光鲜、很高大上,但你去了客户那里,你是要拿真刀真枪的东西给别人,你是不是拿得出来,有什么样的价值,一目了然。

比如说我们去金融行业那里,你跟人说,我的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我这个那个,结果别人就问你一句话“能帮我再开10万张卡吗”,敢不敢说你再帮我多开10万张卡,其实是个价值导向的问题。

所以从我的角度来看,甭管你的开始可能是一个非常绚丽的,很好的背景。但你一旦开始一个真正的商业,你面对客户的时候,其实大部分还是真刀真枪的。所以这个泡沫宏观上可能有,微观上每个执行的人是冷暖自知的。

而且从未来长期的角度来看,在我们失去人口红利,需要效力红利的今天,即使有泡沫,相信我们做的这个事情也可以为未来留下一些什么,谢谢大家!

王浩泽:对于投资人来说,泡沫是需要的,因为只有有泡沫的时候,才说明这个行业发展的速度足够快,但当我们去餐厅点上这一杯啤酒的时候,我们又不希望这杯啤酒有超过一半都是泡沫,我们希望有,但数量还不很多。

在这方面,我问两个关于数字方面的问题。

1,2016年、2017年、2018年,每年销售收入的增长率有多少?

2,你上一轮融资的时候,BP上面吹的牛,从今年的业绩上面能实现百分之多少?

方磊:如果2016年是1的话,2017年我们差不多是8,如果2017年是1的话,我们2018年确实受到一些影响,差不多是2.5,大概是这么一个状态。去年吹的牛,今年实事求是的讲,在七折的样子。

张涵:泡沫其实还代表了一个东西,其实你可能有很多的竞争对手,你的竞争对手跟你比,你觉得情况是什么样的?

方磊:从泡沫的角度来看,看谁的泡沫泡份更大,如果竞争对手大一些,可能我们会好一点,如果我们大一些我们就吃亏了,从整个市场的增长来看,实事求是,因为我们所在的市场称为数据科学,可能也有人会定义为AI做模型。

但从整个市场的增速来看,因为比较大,我们稍微有一点在大海里游泳的感觉,我不太知道我们竞争对手直接的业务数字,所以我不好在这里点评他们的增速是比我们更快还是更慢,我只能看到整个市场大需求是增加非常快的。

在大需求增加非常快的基础上,可能也没有达到我们当时的设想,回到了刚才我说的,做一件事情还是不太容易的,会有很多的挑战。

张涵:在这个泡沫里面,你觉得你的主节奏是什么?

方磊:实实在在做事,忘掉竞争,做自己的事情。

二、「效率」重回科技创业的主要位置

胥昕:我觉得科技创业是否有泡沫的话题很大,我以简单的比喻来谈一下泡沫。

第一个,大家刚才说的啤酒,其实逻辑上是这样,有泡沫是说你以为倒满了,其实有一半是你喝不到的。

第二个,其实没有这么多需求,但泡沫已经遮住了你的眼睛,比如说前段时间各种各样的共享交通工具,其实可能我不太需要那么多,但泡沫导致的后果就是已经堵塞了人行道路。

我觉得,对于科技创业来说,从两个方面来看:

第一点,需求,虽然今天创业者的人数众多,投融资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但客户的需求其实越来越发散,从过去三年来看,客户对于数据、数据分析产生的价值,这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发散。所以消费者是“没有吃饱”的,这是一个很显然的现象。

前一段时间芯片很热,我们都知道芯片可能不是今天砸钱明天就能出来的,但问题在于,我们要持续砸五年、十年,一开始就过热,是否能坚持5-10年呢,我们一直把泡沫、花火拢到最后,让它最后爆炸或者爆发,这一做法是否明智还有待商榷。

第二点,科技创业的周期和它的研发周期都比较长,而在这之前的问题是:客户今天是否能吃到足够好的东西?在目前看来,我认为是远不够的。

所以从这两点讲,我觉得我们要加大持续投入,但这个过程是否有泡沫的存在,一定有!

我看到的是,泡沫在科技创业带来的单点的热度,它的热度不是均匀的,更不是正态分布的,可能尖的地方非常尖,平的地方非常平。

前一段有本书很出名叫《人类简史》,说了一个问题,人类已经出现7万年了,7万年都没有学会物理、化学、生物,一直到公元1500年,到现在只有500年,500年的历史很短,但我们发明了这么多东西。

本质上不是人类变聪明了,我更相信是人类几万年不断的积累和总结教训,造就了这一切。这个例子放在我们科技创业上来看,过热投资或者江南春叫饱和攻击,带来的不一定就全是一地鸡毛,一定会有一些精华存在。

所以XSKY做了一个事情,简单来说,利用软件加上标准的X86的服务器,让企业能够把海量多元的数据长期保存下来,今天我们都知道大数据时代来了,而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帮助客户,先把数据存下来,以前用户有的数据只存一年、三年,我们今天提供技术让它存三十年,先存下来再产生价值,最后留下来的真正的东西,这是我的看法。

张涵:你上来说的话可能要从客户需求出发,你怎么辨别这个需求是发散型的,随处就来的新需求,还是说长远看是一个大需求、真需求,而不是个伪需求。

胥昕:其实真需求、假需求的判断有两点。

第一点,这个需求是否真正进行了业务的创新,帮它赚了钱或者省了钱,而不是说想追风买一个东西。

第二点,因为企业是个长期的事情,我们考虑今天企业讲的需求三年之后还讲不讲,五年之后还讲不讲,如果今天你要追风买一个东西,你想想,五年之后可能不知道还买不买,那我觉得这是个痒点,不是痛点。

傅忠宏:刚刚你讲的业务是存储是吧?你觉得需要那么多公司吗?

胥昕:这是个好问题,我觉得最后的竞争格局,大家可能会各有侧重,也就是分工会更加的细颗粒度,当然这个过程随着用户对于数据需求的不断觉醒,竞争也会趋于更加激烈。

王浩泽:对于科技的泡沫,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环境变化,我们现在说资本寒冬,同时整个社会的GDP增速减缓,整个中国社会的企业,手里面有钱的也越来越少了,你觉得明年我们的客户,无论是银行保险、运营商还是什么样的,整体来讲,他们的预算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胥昕:从下半年的实际情况来看,明年确实大家的预算能维持住现在的水平就已经不错了,但是很多头部客户还是有选择的,我们看到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大家会有选择,我跟风型的是不是要减少,但我保值型、夯实型的是不变的,甚至增多了。所以它对创新有一个选择。

王浩泽:明年整体的市场规模是什么样的变化?你觉得你自己的业务能够有什么样的变化?

胥昕:我觉得明年的市场规模,可能不会有像之前几年那样呈几何倍数的高速增长,其实我们下半年开始,就开始做两件事,第一是夯实基础,第二是提高效率,效率重回到创业的主要位置。我们关注效率,不希望是粗放的增长或者野蛮的增长,而更关注的是单位人效或者单位产出,又或者产品的单位价值。

王浩泽:再回到之前问方磊的问题,你上轮的BP里面吹的牛,2018年的收入今年真实完成了多少?

胥昕:幸运一点,差不多九一、九二折吧。

三、云计算领域有没有泡沫

陈巍:对这个问题,我的观点很简单,整体科技行业可能有一些泡沫,但具体到一些细分领域,比如博云从事的云计算领域是没有泡沫的,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看。

从宏观角度上说,整个投资领域,在美国投2C和2B的比例基本上持平,但在中国,投2B的可能连10%都不到。

微观角度上说,从我们博云从事的云计算行业来看,能走到B轮、拿到B轮的企业都是非常少数的。

公有云的态势很明显,只有有数的几家,私有云也是。每个私有云的赛道,比如我们博云所在的容器云赛道,可能3年前做这个方向的创业企业有30家,到今年可能拿到B轮的只有3、4家,我相信明年到C轮可能只剩下1、2家了,所以这个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而且我觉得这里面的泡沫是非常小的。

傅忠宏:云计算没有泡沫吗?我觉得还是有的。云计算以前好像是个很平常的概念,像所有的BP里,涉及到跟数据相关的,基本上都这个云计算,大数据扯上了关系。

陈巍:您说的很对,就是大家都会说这个云计算概念,但真正把云计算作为自己主业的企业,我觉得国内还是有数的,公有云的话大家可以数出来只有几家,私有云真正在这个行业里有大量案例,有真实客户、真实产品的,其实也是有数的。

包括这次黑马评选的这些技术云的企业,我觉得基本上把国内大部分在云计算方向上做的不错的企业都囊括在里面了。所以,我感觉至少在这个行业里,即使有泡沫,也很小。

王浩泽:最近阿里也发布了他们之前的一些数据,看到钉钉和阿里云亏的数字比大家想象的还稍微高一点,问您一下,您觉得对我们来说,现金流为负这件事还需要持续多久时间?

陈巍:我们博云主要是从事私有云和混合云,这和公有云还不太一样,公有云现在大家都在做规模,前世的IDC投入是非常大的。所以,他们在现金流和这方面相对来说压力比较大。

私有云主要是提供企业服务,虽然我们的应收账款可能比一些企业稍微长一点,但就整个软件行业来说,我们还是可以的。

王浩泽:但具体从现在可能看到的数据来说,我估计博云的现金流还是负的,需要有一段时间的持续融资。如果说现金流为负,你觉得到明年能够达正、还是要到后年,还是大概到什么样的时候?

陈巍:我们整体上今年应该就会为正,明年的话肯定是为正的。

傅忠宏:追问一个问题,你做私有云,你觉得这里面科技含量会很高吗,企业优势在哪?

陈巍:私有云我觉得科技含量和整体的门槛还是非常高的,因为对云、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基础服务,这个基础是绝对不能出问题的,这里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硬件层面、软件层面,都包含许多核心技术和门槛。

张涵:云计算里,我感觉中国好像除了阿里云这朵云,可能完全自己自主在做,其它的咱们做私有云也好、公有云也好,都有一个技术的基础。这个技术基础可能是开源的,也可能是某些东西,请问你们在这个方向上的核心产品、或你们的核心技术有哪些(来确保你以后长远的发展)?

陈巍:我觉得这是很好的问题,先说个不同的观点。按照我们的标准化来说,不使用开源就不是自主,阿里也不是自主的,阿里也是基于开源自己做的封装。

其实我们所有做云计算企业都是一样,都是要基于开源来做,因为开源是一个大的技术趋势,以前大家都是闭源的软件,但现在主流的技术趋势肯定是开源,包括像国外的软件公司IBM、微软等都在拥抱开源。

第一,开源肯定是个大技术趋势方向。

第二,开源和自主并不是矛盾的,开源只是说我可能是矿泉水,但我要把它变成一瓶商业的水,能让企业去消费、去购买的话,是要做大量工作的。

对我们来说,我们主要是在几个方面。

1,对开源本身功能的增强,对开源Bug的修改,这一块需要深入地自主研发和积累。

2,对客户的应用、客户的场景、客户的需求要有深刻的理解。像我们主要聚焦在金融和能源,因为我们对行业本身是有很深理解的,这个理解或这个知识沉淀、或者这个文化,是一个很高的门槛。

3,我们的服务能力。对大企业、或大中型企业来说,相对于技术和产品,本身更看重服务,他们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合作伙伴为他们持续地数字化转型,或者是承载他业务成长,去提供持续的服务。这一块也是我们的优势。

王浩泽:刚才问过另外两位数字的问题了,你上一轮融资BP上吹的牛,今年完成率是多少?

陈巍:我们之前的计划增长是100%,今年到目前为止也是100%。

王浩泽:就是说,你在BP上写到今年预期的销售额,和最后做到12月底基本上100%能够完成是吧?

陈巍:对,因为我们还是比较朴实、保守的企业吧!

四、投资对科技泡沫的影响

傅忠宏:我先讲吧,我觉得今天的三位创业者还是比较实在的。

我们做投资和创业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对于创业者来说,我认为既然大家认可一个方向,肯定是非常看好,投资人也是一样,看好这个方向才会砸钱支持你们创业。

但是对未来确实是不确定的事儿,所以大家在做一些预测的时候,在讨论未来发展的时候,肯定要用一种乐观的心态,所以这里面有可能会存在一些泡沫,我们可以理解。

但在投资的角度上说,有的人把最后虚的部分搞的太大了,太乐观了,过于乐观,导致泡沫太多了,在一些预测上面、估值上面,按照所预期的来做一些估值,如果发展稍微出现了一点问题,遇到今年这种情况,就会导致下一年的融资困难。现在很多企业估值卡在这,估值估不上去。

所以,我的观点就是,不管什么行业,适当的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同时还要脚踏实地的把自己的能力、资源想明白。包括找投资的时候,可能也不一定要求那么高的预期来拿到融资,大家要尽量契合实际的来做规划,做融资,可能这样,对你的发展才相对比较健康。

张涵:我觉得所谓泡沫,最后往往都是投资人造成的。所以投资人跟创业者比的话,可能在好的时候,投资人的乐观程度甚至超过创业者自己对市场的判断。

当悲观的时候,实际上投资人的态度又变得极度悲观,投资人是两极化非常严重的一类人。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过山车的感觉其实对于整个创业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我们的三位创业者都是非常非常优秀的,做事情和在行业里都是处于非常优秀的地位。但是一定要在投资人两极化的频繁跳动过程中,找到自己一直上行的通道。

上行通道怎么去找到,背后还是要回到客户和市场的需求。哪些是刚需,怎么高效触达,在泡沫大,市场乐观的时候,怎么迅速放大我的市场占有率和优势,这都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在市场悲观的情况下,怎么让自己渡过这部分资本风险,让自己存活下去。

甚至这个过程,可能是击败竞争对手最好的时间。

所以大家在这方面多做一些思考,对未来的发展更有利。

王浩泽:在创业圈,有一半的风潮会被投资人所引领,投资人喜欢做这方面,做这方面的创业项目就会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

但最关键的,做企业还是要保持自我、保持自身。企业良好运行发展的周期里面,在泡沫时期,多拿钱、多融资,但是到了资本寒冬的时期,花钱的时候省着点。

如果我账上的余钱还比较多,在泡沫时期,在别人还不理性的时候,我拿了比竞争对手多几倍的钱,我没有把头脑热掉,我花钱的时候还相对比较节省,我还能够到达到盈利的时期,整个资本寒冬最后活下来的,甚至最后上市的,毫无疑问就是我。

正好今天三位的企业也都是在IT、技术软件的领域,可能相比某些人工智能或者领域的收入,和之前在BP上面写数字的百分比相应的比例会更高一些。

这也说明了一件事,在不同的行业,行业发展得越快,其实泡沫也越大。如果整个行业的泡沫幅度还没有那么大,我们就能够保持一个比较好的收入状态。这对于投资人、创业者来说都是能够实现名利双收的好事儿,也希望大家都能够做的越来越好,也希望投资人都能够在这一两年里面能够实现比较好的财务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