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彩妆到 “美的生活方式”,调色师如何成为“迭代标杆”?
2021-10-14 15:41 美妆

来源丨浪潮新消费 作者 | 执棋

在过去两年的消费热潮中,美妆无疑是最亮眼的赛道之一。无论是完美日记、花西子这样的新品牌,还是以THE COLORIST调色师(以下简称调色师)为代表的渠道革新,“变美”已成为当下新人群消费的主旋律。

然而,许多新品牌、新渠道告别流量红利,资本也进入冷静期,新消费似乎走到了一个临界点。抛开不计成本的烧钱增长战术和视觉设计,市场呼唤着在产品与消费体验上,真正能做到推陈出新的新物种。

主流消费人群迭代的背后,新需求的出现是不可逆转的。真正的难点,在于踩中了Z世代第一波审美红利后,如何往更深处去抓住需求变化的趋势因素,并通过精准的产品体验和设计,将其沉淀为自己的品牌势能。

调色师正是如此——起于美妆,从最初以色彩陈列、自由试妆、无BA为特色的惊艳亮相,到如今成立二周年之际悄然品牌升级,我们看到调色师瞄准的是一个更为宏大的愿景,囊括“美的一切可能”。而这恰好隐合了消费者对于“美”的观念变迁,让渠道端的变革与新人群的需求同频共振。

10月1日,成立两周年恰逢国庆,调色师以“调色师的新妆”为主题,首次联合多品牌推出大型回馈活动。

提到调色师,很多消费者的第一印象都会是“新”和“多”。

这次活动也不例外,其联合KISSME、蜜丝婷、瑷尔博士、森田、红地球、菲鹿儿、韩熙贞、呼嘎、Spes和滋色十个大品牌推出了专属的品牌活动,范围涵盖了日本爆款彩妆、新锐国潮彩妆、台湾知名护肤品等等。

在十一美妆狂欢活动的线下,新妆自由试已成为调色师标志性的差异化体验,搭配买二送二的产品组合活动,很多消费者的购物篮内都是满满当当,调色师东莞大师店十月一日客流也轻松破万;

在线上,微博发起了#调色师的新妆#2周年特别活动。40位首席调色师将各送出一份品牌礼盒作为粉丝福利,面向全网发起抽奖。同时,40个合作品牌、10个跨界品牌将针对本活动进行联动宣传,扩散传播。

除此之外,调色师还与美团开展了独家合作。在美团外卖上下单,实现美妆直接送到家。

这几天,无论从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的种草打卡分享,还是从线下调色师门店络绎不绝的客流中,都不难看出这个美妆集合店新物种的旺盛生命力。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美妆集合店行业研究报告》,2020年,我国化妆品市场规模达4303亿元,未来三年预计保持10%左右的稳定持续增长。而中国美妆集合店的市场规模占比,也将由2020年的7.6%提升至2023年的15.8%,市场规模预期将达130亿元。

而这其中,以调色师为代表的新美妆集合店无疑是最重要的一股潮流。

当传统美妆渠道落后的选品与购物体验,满足不了新消费人群的主流需求,在“人、货、场”三方面都重塑了底层逻辑的新美妆集合店,自然会成为市场的新宠。逐渐见顶、越来越贵的线上流量,也让品牌方们更青睐于能提供强势流量替补的线下窗口。

最新的《2020 Z世代消费态度洞察报告》显示,中国Z世代人群约2.6亿人,其中00后约1.49亿人。他们撑起了4万亿的消费市场。

在选品、汰换机制、BA、试用、装饰陈列等方方面面“为Z世代而生”的新美妆集合店,在这个产业新旧交替的关键时期,具有极大的想象空间。

和部分继续疯狂拓店的同行不同的是,曾一年开出近300家直营店的调色师,最近半年似乎进入了一个沉静期,没有继续猛踩油门、高举高打,反而看上去放慢了步调。

但实际上,“停下是为了跳得更高”。

相较于拓店,进一步打磨供应链与消费者体验、升级自己的品牌定位可能是更重要的优先项。不知不觉中,调色师已悄然拓展自己的品牌边界,把目光放到比美妆更广泛的领域中。

今年5月落地东莞的首家调色师“大师店”就是一例明证。在这个1500㎡+,SKU高达20000+的创新大空间中,不但有女性消费者所熟悉的彩妆,更包含部分大牌护肤品,饰品、食美、轻医美护肤品等全新主题区域。

除了彩妆,消费者还可以在调色师中买到塑身代餐、胶原蛋白条、益生菌等典型“食美”单品。

调色师认为,对于消费者来说,美妆仅仅是自身“变美工程”的一部分。比如在颜值经济当道的今天,轻医美概念已流传甚广,美白丸、代餐等食美产品也颇受消费者欢迎。

既然消费者来调色师选购彩妆,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美,那么在变美的其他方面做延展,自然是水到渠成的经营逻辑。

除了食美,在其他美妆集合店非常少见的轻医美产品,也能在这里找到,调色师在东莞大师店中开创性的引入了米蓓尔、可复美、瑷尔博士、敷尔佳等多家知名轻医美品牌。背靠华熙生物、专研敏感肌功能护肤的米蓓尔,今年拿下了中国国际美博会功效护肤品代表品牌的荣誉;依托于福瑞达医药集团的瑷尔博士,则开创了国内玻尿酸护肤品研发的先河。

现在的Z世代消费者,对传统医美抱有价格和风险上的顾虑,但对皮肤护理、冻龄美化的需求相较以往更甚。调色师也紧跟着主流消费者的变化,顺势而为引入轻医美产品进行合作。

除开品类层面的扩充,调色师标志性的彩色视觉陈列与空间设计,也迎来了一次升级。

从调色师大师店升级版的设计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一改品牌面世以来的彩色门头,整体升级为更有高级感的金属系银色调。店内空间穿插了大量白色色块与彩虹色艺术装置,整个银色空间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艺术感、高级感氛围。

未来调色师的门店布局也将从两条线展开,一是以东莞大师店为标杆,在全国各重点城市核心商圈布局1000-15000平方米大师店,打造“一城一店”的旗舰首店效应;二是在人群聚集生活中心商业区,推行<500平方米的便利性标准店。两种店型搭配,一站式满足男女老少对于美的一切需求。

起于彩妆、美妆,延伸到护肤、日化,再进一步扩展到轻医美、食美……调色师的自我迭代,背后是为了更精准的满足消费者。

取悦Z世代从来不是一件易事,但“变美”是一条清晰而明朗的主线,基于已被验证的场景打造、货品选择进一步扩展服务维度,是调色师重构自身商业价值的一步妙招。

不可否认的是,在拥有成熟基础设施与供应链的国内市场,先行者的方法论也让很多后来创业者效仿。

以美妆蛋墙、口红墙、调色板为代表的装饰设计,以及加入了艺术装置的空间陈设,这些调色师刚诞生时的标志性特征,曾一度被许多同行模仿、借鉴,当做抓住年轻消费群体的致胜法宝。

其实,调色师一直都不吝啬自己对于Z世代和经营理念的分享。但当新鲜感褪去,怎么在抓住审美红利的同时更进一步沉淀自己的品牌势能,这才是新渠道品牌最应该思考的命题。

毕竟,能够模仿的只是那些浮在表面的东西,在被唱衰的新消费下半场,打铁还需自身硬。站在旁观者的视角,我们认为调色师更重要的看家本领可能是以下这三大要素:

一是更加细致、贴近Z世代的消费者洞察。

无论是最初的打卡墙,还是自由试妆、无BA等经营策略,其核心都是对新一代消费者的细微洞察。这是一种更考验团队软实力的竞争要素,强调审美、理解与共情。相较于后来的模仿者,调色师更像是Z世代圈层中的一个Native Speaker,这样才能在行业竞争中先走一步,始终保持开拓者的先发优势。

例如在东莞大师店中,将“眼影”摆上麻将桌,让打卡青年过把“胡牌”的瘾;把“名画”搬进集合店,将防晒冷知识和名画趣味结合……这些新奇的、多元化的场景重塑,让消费者购物如逛展,大大提升了调色师的店内沉浸感,而这些都离不开对于Z世代生活场景、情感喜好、娱乐需求的捕捉与洞察。

二是更高效的大数据选品与供应链支撑。

调色师依托母公司KK集团在集合店领域的深厚经验和强大技术系统支持,以数据赋能门店的选品、补货、流量运营等多个环节,用漏斗模型与“热更新”选品机制,最大程度降低人为决策的因素影响,从而实现产品汰换和经营决策的敏捷化、智能化。这套多领域、大样本、长时间验证且不断升级的大数据系统,是其在连锁经营上最核心的利器。

而囊括了国际知名大牌、国潮新锐品牌、海外小众品牌、设计师品牌等方方面面的品牌数据库和供应链能力,让调色师能够满足注重个性与差异化的Z时代消费者,让门店做到“又大又全”、“常逛常新”。

三是不断自我迭代的生命力和逐渐形成的品牌势能。

从1.0彩妆集合店,到2.0美妆集合店,再到今年主打“美的一切可能”3.0大师店,这种不断自我迭代的能力和勇气无疑让调色师的渠道品牌定位愈加清晰、细化,消费者端的心智认知也在不断升级。

如今,即使没有促销活动与集中的广告投放,其线下门店的客流量和网络声量都已明显高过传统美妆渠道。门店体验差异所带来的消费习惯养成,已逐渐内化为客流粘性与品牌势能。

对于调色师而言,那就是更细致的消费者洞察、更高效的大数据选品和不断自我迭代的生命力。

从2019年创立至今,调色师无疑是美妆集合店新物种的典型代表。多次的自我迭代,底层逻辑都是紧扣着消费者需求的变迁。未来的Z时代需要什么的美妆店,调色师就针对性地不断打磨、自我进化,让这个画像逐渐清晰起来。

两周年再出发,它瞄准的是一个更大的“美”的愿景,要囊括“美的一切可能”。进入新消费的下半场,在部分没有练好内功的新品牌、新渠道已后劲不足、偃旗息鼓之时,调色师的故事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