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和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构建城市数据资源体系,推进城市数据大脑建设,探索建设数字孪生城市后,数字孪生城市越来越多的被提及,《“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国家总体规划中确认将因地制宜探索构建数字孪生城市。2021年11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加强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和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打造数字孪生城市。河南、山东、四川、安徽、江西等地省政府相继出台数字孪生城市相关政策和行动实施方案。2022年4月11日,深圳市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提出深圳将逐步建成“与物理城市世界相互对应、相互映射、协同交互的网络虚拟城市”的数字孪生城市,和“具有数据驱动、感知智能、深度学习、一体协同、安全可控等突出特点”的鹏城自进化智能体。
随着越来越多的政策推动、多项标准立项的启动和建模仿真技术的成熟,数字孪生城市的建设也将在2022年迎来“整体性落地建设”探索期。
中国拥有着全球数量最多的大型城市以及最前沿的数字能力,所诞生的新兴服务业即是未来中国乃至在世界上开疆拓土的全新蓝海。在疫情常态化时期,为促进数字孪生城市应用,推动新型智慧城市的升级发展和城市治理。在此背景下,第二届数字孪生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高峰论坛(DTC2022)于2022年11月21-22日在深圳举办。会议同期举行了2022“数城杯”数字孪生城市颁奖典礼。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郭仁忠开场分享了《数字孪生城市:关键技术及应用》的精彩报告。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教授张新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智慧城市首席专家高艳丽、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二级教授、博导、广州数字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华南理工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张振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城市设计》副主编杨滔、北京大学时空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武汉市政协常委、力龙集团董事长吴余龙、广州南沙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延等行业专家均做了精彩报告。
产业专家们就数字孪生城市各个业务场景创新发展进行了分享,其中顺丰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孪生负责人江生沛在大会上发表了《数字孪生在物流场景的落地实践》的报告,百度智慧城市平台技术负责人吴志全发表了《城市数字孪生双引擎混合渲染》的报告,图云空间副总裁徐征提出了数字孪生发展三阶段理念:孪生可视、数据耦合、仿真推演。通过自动化建模和双渲染引擎降低建模成本和硬件成本;用数据空间化技术将城市大数据和城市信息模型充分耦合,进而准确的展示、统计、分析;用数字孪生赋能专业仿真,助力城市内涝,城市交通等科学决策。引起了与会代表们的热烈讨论。会后举行了颁奖仪式,组委会专家从全国100多家单位中,从技术创新,优秀方案和优秀团队方面评选了20家优秀单位,百度、图云空间等公司获得了大会最佳方案奖与最佳技术创新奖,顺丰科技等公司获得“优秀团队”奖。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正成为各地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数字孪生也成为实业界和资本市场的重大新机遇。
i黑马了解到,今年3月份,数字孪生领域创业公司图云空间(以下简称图云)开启了新一轮融资进程,且数家头部机构已与其开始接触。而在此前,图云已获得黑马基金与天使投资人赵斌(声网Agora创始人)的投资。
据悉,图云要做的就是通用数字孪生平台,为孪生应用的开发提供底层支持。
为此,图云围绕四大基础能力构建了图云的三层技术架构:CIM、数据空间化、仿真分析。 CIM有两个任务,一个是实现空间建模,一个是实现渲染可视。图云利用空间计算+图像识别技术,首创性地解决了自动建模中建筑物外立面与现实不符的问题;渲染可视方面,图云提供了双引擎,解决了以往孪生在高并发情况下成本极高的问题。
在CIM建立的情况下,接下来就是将海量的大数据与CIM进行耦合,从而让孪生有效应用到业务系统中,这是数字孪生落地的关键。
图云通过数据空间化给出了数据耦合的解决方法,通过自然语言处理(NLP)+空间知识图谱的“双轮驱动”,打造出一套自然语义地址空间化算法,实现多样复杂的地址在数字孪生上的映射。
据调查,未来数字孪生最主要的门槛就是数据空间化和仿真推演。国内有能力做数据空间化的数的出来的公司有4家,但真正进入数字孪生领域的只有图云和一家互联网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