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未来教育新样态 慕华成志助力深圳市龙华区教育信息化升级
2021-03-12 16:19 慕华成志

龙华区作为深圳市基础教育改革的前沿阵地,定位“办全国最好的区域教育”,自2017年正式设置为行政区以来不断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构建优质均衡教育,提升区域教育品质。

为夯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响应《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规划,更好地面对“互联网+教育”新机遇,实现教育信息化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龙华区引进慕华成志智慧教育平台和优质资源,开展了一系列关于混合式教学的探索研究。

2020年8月,慕华成志以“龙华创新实验班”教改项目为切入点,为龙华区7所学校51个班级引入“未来课堂”解决方案包括硬件、智慧教学平台、立体化数字资源、服务全线支持,为教师提供定制化备课资料、动漫微课、多媒体资源、课件、学案、题库等优质教学资源,实现课前、课中、课后混合式教学全周期支持

常态化教学场景

“未来课堂”作为信息化技术打造的深度课改平台,慕华成志迅速部署,于2020年10月协助各学校顺利展开了2020-2021学年秋季学期常态化教学,为实现教育信息化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供有力支撑。

教学大数据分析

为满足龙华区教育局、学校对“龙华创新实验班”教学情况实施监测及管理,慕华成志专门打造了“龙华区未来课堂大数据看板”,实现对教、学可视化大数据分析,实时展示分析龙华创新实验班整体教学情况。“龙华区未来课堂大数据看板”按照学校维度、教师维度、教学活动维度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实时更新,适合在区域教育管理监测中心设置大屏幕播放,自动更新,及时掌握学情。

在随后的数据跟踪中,7所学校教师活跃率均达到了100%,表明所有创新班级教师均使用了系统进行授课,常态化教学应用得到了普及。以新华中学为例,应用平台授课次数最多的教师累计达到140次,树立了先锋教学榜样。

教研活动及课题立项

为推进“龙华区创新实验班”教学改革,探索适合龙华区域教育教学改革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搭建教师发展交流平台,自2020年11月起,慕华成志联合学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先后开展了三期校际教研交流活动,集公开课、说课、评课多种形式于一体,不断提升当地教师教学水平与学生课堂学习质量。多位优秀教师代表以“混合式教学”为切入点,展示了对课堂改革的思考,分享宝贵的教学实践经验。

同期,在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基础教育部指导下,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人文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携手慕华成志未来教育研究院共同发起设立专项研究课题,在龙华区开展了全国“未来学校”课题立项研讨会。经过评审,龙华区教科院附属学校、高峰学校、民治中学、玉龙学校、新华中学五所学校获批子课题

全国“未来学校”课题立项研讨会

此外,慕华成志主动支持龙华区其它教研活动,例如公开课活动、专家入校磨课及评课、“紫荆花网络教研”活动等,充分利用教研活动开展未来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成果的推广和共享。

形式多样的师资培训

从合作最初,慕华成志即制定了详细的师资培训计划,满足“龙华创新实验班”从应用到教育教学创新改革的需求。每所学校保证至少1次集中培训,多次单独个性化培训。除了集中培训的形式外,还通过微信答疑、一对一指导方式对部分教师疑问进行解答。经过培训,帮助教师们掌握平台功能,提升信息化素养,得到了学校和教师的一致好评!

创新实验调查反馈

教师对资源、平台、服务评分雷达分析图

教师对混合式教学接受度

通过有效问卷调查发现,教师对资源、平台、服务均比较满意,尤其是对服务满意度最高。慕华成志提供的“资源、平台、服务”三位一体未来课堂解决方案,有效支撑了教师的创新教育教学改革。

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整体评价(1-5分)

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方式也比较认可,认为可以有效提高成绩,相较于“单向传授”灌输式学习方式,混合式教学方式对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批判思维与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互联网+”时代下,对教育也提出了挑战。对于教师来说,如何从传统课堂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变?教育信息化 2.0 阶段,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为教师们提供了一条有效解决之道。

值“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慕华成志以教育科技与教育服务双轮驱动,将继续多维度向深圳市龙华区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与教育解决方案,助力教育质量提升,以高标准探索未来学校先行示范的龙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