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照顾老人,就要拿出100%的热情、努力和细心,因为承担着的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责任。”天鹅到家平台上的白班保姆李巧慧表示。
李巧慧目前服务的户主是一位86岁的退休老教师。在她上户之前,老人由于子女平日工作繁忙,只有周末才能回来照顾,因此一直一个人生活,经常煮个面条就对付了三餐,以至于身体营养不良,健康也亮起了红灯。现在除了每天按时给老人打扫卫生、收拾家务、做饭,李巧慧还坚持每天给老人测血糖,做好老人的健康记录,让老人子女能随时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血糖检测必须空腹进行,为了能让老人早点测完吃上早饭,李巧慧每天上班提前一个小时,不到8点就早早来到老人家里。 为了改善老人的营养不良情况,李巧慧更是花了不少心思。之前在平台上接受过营养学专业培训的她,每天都会提前把明天中午的荤菜、汤、蔬菜的菜谱搭配好。对牙口不太好的肉类提前用料理机打碎,鱼虾补充蛋白质又清淡要多吃,雪梨汤下火清肺,李巧慧变着花样给老人做营养美食,调理身体。老人子女不在身边,害怕老人发生意外,李巧慧下班以后每天晚上还会在微信上跟老人家聊聊家常,查看一下老人的情况,让老人家时常能感受到家人的感觉。李巧慧笑着说,“老人就是老小孩,我要做的就是尽职尽责、用心用情。”
目前,在我国9073的养老结构下,即90%由家庭自我照顾,7%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享受机构养老服务的现状下,居家养老已成为新的社会议题,而要做好居家养老,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据民政部最新统计,现阶段全国养老护理人员缺口高达200万,养老护理行业普遍存在人员总量不足、专业化水平低、队伍流动性大的问题。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出台一揽子举措,着力解决老年人的“急难愁盼”的问题,并鼓励大力发展养老相关产业融合的新模式新业态。以《意见》为引领,我国养老工作进入一个全新发展阶段,将逐步呈现更加敬老、爱老、适老的社会形态,老年人的生活将更加有保障和幸福。如何吸纳更多养老护理服务人员,推动养老人才职业化、专业化成为家政行业发力的关键。
为了解决养老护理服务人员供给难题,天鹅到家在全国推进家政劳动者招募和家政服务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平台上每位劳动者都经过身份认证、体检、培训、考核、定级、匹配面试全流程之后才能安排上门服务,并根据劳动者工作经历及能力进行岗前从业规范考核、技能考核、实操考核,实现量化定级。在培训方面,天鹅到家引进医护养老专业的人才作为培训讲师,研发养老护理培训课程,通过线上线下双重培训和多层次技能认证体系,完成养老护理家政服务人才培养、人力输出、高质量就业的供给与需求端的闭环。此外,天鹅到家还着重在养老护理培训课加入心理学和沟通技巧等知识。一名专业的老人照护保姆,不仅需要保姆阿姨自身在服务技能上和专业上要具备基本的素质,更重要的是要有爱心、耐心和细心,学会换位感受和思考老年人生活中的不便和困难。
李巧慧介绍道,“将心比心,我希望自己老了以后能得到细心的照顾,所以我会用心服务好天鹅到家平台上每一位爷爷奶奶。即便家人不在身边,我们也可以充当他们半个家人,让独居老人知道有人在关心他们,给他们带来家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