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个月3轮融资,这家东北企业刚刚拿到10个亿
2023-05-22 10:36 大连融科

215个月3轮融资,这家东北企业刚刚拿到10个亿

来源:融中财经(ID:thecapital)  作者:杨锐 编辑:吾人

近日,大连融科储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大连融科)完成超10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君联资本领投,大连金投、原股东熔拓资本及其他多个投资人跟投。大连融科表示,资金将主要用于公司的产能扩建及研发投入。

实际上,这是大连融科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密集完成的第三轮融资。

之所以获得资本青睐,得益于大连融科在新型储能技术钒电池市场的龙头地位。成立于2008年的大连融科,是依托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成立的专注于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产业化的企业,也是目前国内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高性能钒制品以及全钒液流电池储能介质的企业,已建成世界首条GWh/年级大规模工业化钒电解液生产线。

伴随着新能源装机快速攀升,电力系统平衡挑战愈发巨大,储能被视为平抑新能源波动性的途径之一。而各种新型储能技术路线当中,商业化节奏最快就是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业内人士分析,2023年是钒液流电池赛道的关键时期,近期相关项目签约、落地、投产加速,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液流电池储能市场规模可达数百亿元。

01

联想系领投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知名的联想系出现在了本次大连融科的投资方队伍中。

公开资料显示,本次领投的君联资本成立于2001年4月,是联想控股旗下专注于早期风险投资及成长期私募股权投资的基金管理公司。

迄今为止,已累计投资了600多家企业,其中有106家企业在全球不同的资本市场IPO退出,近100家企业通过并购退出。所投企业中,既包括科大讯飞、宁德时代、药明康德、康龙化成这样的世界级企业,也有锂电池安全故障预警平台和数字化电池管理系统的美克生能源,固态锂电池企业太蓝新能源,氢燃料电池系统企业重塑科技,以及锂电池回收企业恒创睿能等。

对于此次领投B轮融资,君联资本表示,一方面公司拥有领先的电解液及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设计技术,另一方面其项目规模在市场占据绝对领先份额,拥有多个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的标杆项目。看好大连融科公司创始团队在钒液流储能领域拥有近20年的产业经验,具有前瞻的行业洞察力、强大的市场开发能力和持续创新精神。

参投方金鼎资本于去年12月依托龙磁科技、新特电气、江苏北人等基石投资人的支持,为此轮融资注入数亿元。

官方信息透露,金鼎资本在储能领域的投资聚焦储能集成、储能运营和新能源电池,已投资储能变流器核心部件公司新艾电气、钠离子电池企业为方能源和储能器件用纳米纤维隔膜及材料企业柔创纳科。

大连融科于2022年1月完成A轮融资,该轮融资中的老股东熔拓资本也参与到此轮投资中。

值得一提的是,熔拓资本还是钒电池电堆中的核心膜材料技术研发公司苏州科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苏州科润)多轮融资的参投方。

苏州科润成立于2019年,由国家万人计划专家杨大伟创办,是国内质子交换的膜材料企业之一,其开发的全氟离子膜已在燃料电池、钒电池、电解水制氢、二氧化氯发生器、金盐制备、氨基酸精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科润新材料已具备大批量生产并供应钒液流电池用全氟质子交换膜的能力,也是国内目前为数不多几家能批量生产供应氢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的企业之一。

据悉,2022年9月和12月据悉,苏州科润分两批进行了C轮融资,由红杉中国领投,北汽产投、未势能源、宇通集团、通用技术资本、架桥资本、盈鼎投资等众多产业投资者及优秀机构投资人联合投资,老股东熔拓资本、四海新材等也继续加码投资。

事实上,苏州科润和大连融科在产业链上合作紧密,两家企业分别提供了国内目前已投运最大液流电池储能电站——大连恒流储能电站中的质子膜部件和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

02

15个月三轮融资

实际上,大连融科在不到15个月的时间里,已经密集完成了三轮共10数亿的融资。

公开信息显示,2022年1月,大连融科储能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中冀投资、熔拓资本、中科化物,4月完成了股份改制。同年12月,大连融科又收获了龙磁科技、新特电气、江苏北人等上市公司基石投资人的数亿元的B轮投资。

与此同时,去年12月,安信证券公布了大连融科储能集团有限公司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报告,预示该公司正式开启冲击IPO之路。

之所以获得资本青睐,得益于大连融科在新型储能技术钒电池市场的龙头地位。

据了解,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中科院沈阳金属所、中南大学等机构就开始从事全钒液流电池的研发工作,攻克多项关键核心技术。

“与传统电池不同,液流电池将液体电解质存储在外部,储能介质为水溶液,无着火爆炸风险,安全性高、寿命长,还可按需组合,实现功率与容量的自主调控,在电力系统储能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大连化物所研究员李先锋曾表示。

事实上,钒电池作为新型储能的一种,近年来已经进入商业化爆发期。

众所周知,由于可再生能源的随机性和波动性与用电负荷不匹配,需要大量的储能承担削峰填谷、时空转换作用。

而目前主流的储能方式是抽水蓄能,这种方式一般能实现四至八小时的长周期充放电。但受地理条件限制,其开发难度和成本也非常高昂。

在这一背景下,包括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等可满足短时和中长周期需求的各类新型储能技术就引发关注,开始“多点开花”。

以2021年为起点,中国新型储能市场进入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化发展阶段,2022年进入了更高速的发展期。

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对我国新型储能未来 5 年市场规模的预测,若政策执行、成本下降、技术改进等因素未达预期的保守情景下:预计 2026 年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 48.5GW, 2022-2026年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 53.3%

从技术应用上看,锂离子电池一直占据新型储能的主导地位,以1-2小时为主的短时长,成为了一大制约因素。

实际上,相较于锂电池,全钒液流电池具备安全性、长寿性、灵活性、资源自主可控、绿色环保等多种优势,适用于中长时、大规模储能场景。且我国钒资源自主可控,中国为钒资源生产和消费大国,钒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三分之二。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融资动作不断,在产业方面,大连融科与老牌国企攀钢集团钒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钒钛股份)已展开深度合作。

公开资料显示,钒钛股份钒系国资委控股的鞍钢集团的下属企业之一,成立于1993年3月27日,1996年11月1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总部坐落在被誉为“钒钛之都 ”的四川省攀枝花市。该公司目前是世界第一大钒制品生产企业,钛白粉产量位居全国前三。据年报,钒钛股份2022年的营业收入为150.88亿元,同比2021年增长了7.31%,净利润为13.44亿元,增幅为1.24%,也保持了增长的态势,扣非净利润为12.97亿元,增幅为29.58%,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1565元。

去年10月,大连融科与钒钛股份、国家电投集团西南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书》,各方共同加强全钒液流储能项目合作共建、商业模式创新和创新联盟组建。

此外,大连融科还与攀钢集团钒钛股份签署《合资协议》,双方投资3161万元成立合资公司四川钒融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从事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相关业务,合资公司将在2022年内建设产能2000立方米/年电解液产线。

同年12月,攀钢集团钒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钒钛股份)发布公告,将与大连融科储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2023年钒电池储能原料合作年度框架协议》,约定双方采取多钒酸铵原料购销的合作模式,2023 年度预计供货折五氧化二钒(钒储能介质)8000 吨,预计交易总金额约10亿元(按铁合金在线网站大厂98 片钒价格12.3 万元/吨计算),用于钒电解液的生产。

03

资本加速布局钒液流电池

在大连融科备受资本追捧的同时,一众钒电池厂商纷纷上溯钒原料企业进行深度绑定,沉寂许久的钒电池江湖即将迎来新的江湖格局。

据不完全统计,自去年12 月份以来,永泰能源、钒钛股份、海德股份等都在加速布局钒电池产业链。

海德股份表示,公司正在布局全钒液流储能全产业链,产业链上游已获取优质钒矿资源,产业链下游正在推进储能辅助调频项目应用,对后续全钒液流电池全成本控制,确保产业链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氟化工龙头永太科技2022年11月初公告称,拟共同投资杭州沐邦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杭州沐邦将对从事全钒液流电池材料、电堆与系统的研发和生产的杭州德海艾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投资。

此外,以煤、电为主业的传统能源企业永泰能源1月5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将“高举储能大旗、紧盯储能赛道、聚焦全钒液流电池领域,坚定不移地向储能赛道转型”。

事实上,此前也有行业龙头跨界入局钒电池。

去年7月13日,龙佰集团披露公告显示,公司董事会于7月12日审议通过了《关于投资建设钒钛铁精矿碱性球团湿法工艺年产3万吨五氧化二钒创新示范工程的议案》。该项目总投资25亿元,分两期实施,最终达到年产3.0万吨98%五氧化二钒和720万吨铁精矿碱性球团。

而在2022年7月8日,钛白粉行业的另一大龙头中核钛白也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伟力得出资设立钒材料公司,共同推进钒矿资源的开发、钒电解液的制造及相关配套产业的落地,同时,双方还将研究中核钛白2GW源网荷储项目采用钒液流电池储能进行试点示范的方案。

事实上,随着新型储能成为新一轮投资热点,钒电池市场迎来了爆发期。

以2021年为起点,中国新型储能市场进入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化发展阶段,2022年则进入了更高速的发展期。

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对我国新型储能未来 5 年市场规模的预测,若政策执行、成本下降、技术改进等因素未达预期的保守情景下:预计 2026 年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 48.5GW, 2022-2026年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 53.3%

在诸多技术路线中,安信证券研报认为,未来全钒液流电池有望成为一类重要的新型储能装机形式,并预计2025 年/2030 年国内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装机空间或将超过 10GWh/90GWh。而浙商证券预计到2025年中国钒液流电池储能将新增14.2GWh,装机功率3.5GW,渗透率20%,对应市场规模297亿元,2021-2025年年复合增长率为92%。

业内分析指出,2022年是钒电池加速发展的一年,各地钒电池项目加速上马,而2023年全钒液流电池将进入加速落地阶段,后续将加速拉动对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需求。

显然,作为钒电池领域的龙头,大连融科此次B轮融资成功,也意味着其商业化进程正在加速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