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科技背后的秘密:不可忽视的华为因素
2015-06-01 20:36 华为 暴风 背后

两个月内,暴风科技股价从7.14元飚升到327.01元。它从哪里来,又将走向何处去? 这篇文章就从专利角度,来探究一下暴风科技背后的秘密。


暴风科技股价走势图

 
暴风科技是谁?
 
我知道暴风科技是通过它的暴风影音视频播放软件,但现在用得已经不多了。我使用暴风影音的经验是:播放正式节目前都会有30秒的广告,这段时间可以用来上厕所。这个朴素的心得足以总结出暴风科技的商业模式,也可以总结出它的发展挑战。
 
官方资料显示,暴风科技的发展规划是“以产品创新为核心”,谋求“在互联网视频服务、互联网广告信息服务、智能终端三方面的业务规划”。这就是互联网行业典型的“免费+广告”模式,它需要“利用视频去吸引用户、并向用户投放广告来产生盈利”。但如果用户都在播放广告的时候去上厕所,这就会降低投放效果,影响公司收入。
 
互联网视频行业的门槛很高,除了国家政策的准入之外,要想在这个行业中站稳脚跟,还需要有庞大的用户规模、丰富的媒体资源、完备的网络设施、雄厚的资金基础、和活跃的创新机制。目前这个行业中有十来家企业,相对活跃的公司包括迅雷网络、腾讯视频、百度的爱奇艺、聚力传媒(PPTV)、阿里巴巴的优酷/土豆、乐视网。

 

暴风科技在这个行业中处于优势地位,尤其是PC端的业务。据艾瑞网的统计,2014年12月,暴风影音PC端日均有效使用时间约3000万小时,日均覆盖人数约2700万人,分别位于在线视频行业的第一和第三位;移动端的暴风无线日均覆盖人数约1500万人,日均有效使用时间约500万小时,在无线端视频应用中分别排名第四和第九。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据艾瑞网提供的数据,2014年,中国的互联网人口超过5亿,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并且保持了46%的增长。这是个有利可图的市场,但也需要付出相当大的投入,尤其是在技术研发方面。
 
互联网视频服务是个技术密集型行业。视频服务本身就涉及很多前沿技术,如视频制作、编解码、存储传输、无线流媒体等技术,这些都是专利/标准密集的领域。互联网服务涉及到的标准专利就更多了:内容存储、负载均衡、访问控制、视频传输、数据安全,不但是研发密集的领域,也是诉讼高发的行业。在用户端方面,控制技术、显示技术、推送技术、广告投放也是当前研发的热点。
 
要想在这样的技术环境下生存下去,需要积极的研发投入。在这方面,暴风科技的专利意识不算敏锐。尽管在2003年就推出了暴风影音播放器,但直到2007才开始申请专利,截至上市前,暴风科技一共提交了25件专利申请,有11件获得授权。

 

专利分析中,通常用申请量来代表企业的研发活动所产生的成果,授权量用来体现企业独创性成果的数量。在这个意义上看,暴风科技的研发投入和研发能力在行业中并不占优,专利优势不及迅雷网络和PPTV(上海聚力传媒),仅比土豆网稍强(土豆网已经和优酷合并,被纳入阿里巴巴的商业版图中)。暴风科技的25件专利中,包括1件“立体眼镜”的实用新型(归属其子公司暴风魔镜),1件苹果设备的充电技术,其余专利中,以视频播放技术(如提升视频清晰度、提高缩放速度、增强画质/加载速度等)、广告投放技术(如广告发布、交互式广告、广告嵌入等)为主,共15件。
 
把暴风科技与迅雷、土豆、PPTV的专利按技术聚类展示,可以看出暴风科技(红色)在其研发的所有领域都落后于其竞争对手。在研发活动中表现最好的是迅雷网络,而随着股价的飚升,暴风科技的市值已经超过迅雷的7倍了。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迅雷网络的所有专利中,目前有50件授权专利还维持有效,但它们主要是2007-2008年所申请的。

 

 


华为:暴风的保护伞
 
没有技术创新的支持,在这个技术密集型、创新密集型的产业中,暴风科技的发展必然处处受挫。以广告投放技术为例,广告业务是暴风科技的盈利点,但传统模式中的视频贴片广告由于投放效果不好、用户体验差,如果没有创新,就会失去用户、失去市场。但暴风科技表现并没有受到专利积累不足的影响,其中的原因或许和华为公司有关。华为公司是暴风科技的发起人,目前持有3.89%的股份,是第五大股东。
 
华为公司的专利储备在中国首屈一指,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一般地,人们都认为华为的专利都是和通讯技术相关的,但实际上华为公司在其他领域也持有相当数量的专利技术,例如在视频广告技术,华为公司就持有120多项专利,仅次于微软公司而排在中国专利持有量的第二位。这无疑可以给暴风科技更大的技术选择空间。

 

 

不仅如此,华为公司在互联网视频领域也囤积了近3600件专利,排在所有公司的第三位。这可以大大弥补暴风科技专利技术不足的缺陷,为公司的业务拓展提供宽松的环境。而暴风科技的视频业务拓展所带来的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也补充华为公司在手机业务的单一现状,对于华为和暴风来说,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双赢结局。


 

“暴风”还能刮多久?
 
2015年5月18日,当暴风科技迎来又一个涨停、股价超过248元时,CEO冯鑫在战略发布会上向媒体描述了“全球DT(Data Technology)大娱乐”的战略,暴风科技将突破视频领域的限制、延伸到娱乐、游戏、动漫、音乐等“大娱乐”领域,并寻求在智能硬件、电商等领域的发展,计划从一家网络视频企业全面转型为DT时代的互联网娱乐平台。这是一个伟大的梦想,也是很多世界级企业的终极目标。如果这个战略能成功实现,暴风科技将远不止当前区区300亿市值。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技术密集型的行业都是专利诉讼频发的领域,由于缺乏技术积累,新进的企业通常很难立足。一个企业如何进入一个专利密集的领域并站稳脚跟?这是个考验公司高层智慧的挑战。在这方面,苹果公司是个很好的例子。在2007年正式发布iPhone智能手机之前,苹果公司还从未涉入过手机领域,然而凭借伟大的技术创新和周密的知识产权保护,苹果公司击败了传统老牌手机企业,改变了手机市场的格局。
 
如果要实现冯总的伟大构想,要想让暴风科技像过去两个月那样翱翔在云端,仅靠维持“8年25件专利”的创新速度是远远不够的。暴风科技需要拿出些货真价实的东西给那些捧场的投资者看看了。当然,创新需要资金,但现在对暴风来说,钱已经不是问题了。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贾郡,文章来源PatSnap智慧芽,文章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i黑马观点与立场,i黑马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zzyyanan授权。未经授权,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