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文文:让早期创业泡沫来得更猛烈一些
2015-10-14 09:19 创业 泡沫 牛文文

牛文文说:“中国创业环境不比美国差,生在此时,生在此地,生在此国,如果不去折腾创造一点什么,会对不起这个时代!”

昨晚,贵州卫视播出的《论道》节目中,牛文文携黑马们与龙永图部长就“如何成为真正的黑马”展开了一场精彩的对话。牛文文说:“中国创业环境不比美国差,生在此时,生在此地,生在此国,如果不去折腾创造一点什么,会对不起这个时代!”以下为《论道》节目现场实录。

【黑马嘉宾】

黑马会会员、三个爸爸创始人 戴赛鹰

黑马会副会长、豆果美食创始人 王宇翔

黑马营五期学员、微车创始人 徐磊

黑马营三期学员、宇昂科技创始人 王宇

让中国早期创业的泡沫来的更猛烈些

龙永图:你觉得当前中国是怎样的一个创业环境?

牛文文:我现在总感觉,中国是全世界最好一个创业国度,起码不比美国的创业环境差,因为中国有那么大的市场,那么多勤劳的人,那么多渴望改变生活方式的人。而中国政府现在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创业创新环境。我经常跟我们的黑马说,我说你生在此时、生在此地、生在这个国度、这个时间点,你如果不去折腾创造一点什么你对不起这个时代。

刚开始做创业服务的时候,国家还没有开始支持。到2012年之后,我觉得方方面面都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中关村是国家创新型示范区,中关村管委会就最早认识到像我们这样机构的价值,所以给我们发了一个“创新型孵化器”的牌牌,别看这个牌牌,它是一个很大精神激励,这意味着我们得到了国家的认可。

龙永图:你怎么样评估当前整个中国大众创新的这样一个形势?我觉得这一点对于政府的决策部门应该说是很重要的,这种评估。

牛文文:我是觉得中国还是缺乏创新精神,中国创业市场的泡沫不大。相比我们二级市场、股市,相比我们的房地产,早期创业市场是占比很小的一个市场。每年国家或者社会投在早期创业者上的钱只有几百亿的规模,这个规模跟一个重点工程相比是完全不可匹敌的。有一个地方官员说过,修一公里地铁的钱就可以支持一千个创业者起步,他还说少了,其实可以支持一万个创业者。

我认为单从投资的角度来讲,早期创业是没有多少泡沫的,这个泡沫即便有也是好的泡沫,而且不是国家的资本,是专业投资人的资本,是上市公司的资本。我以前说过一个判断,让早期创业市场的泡沫来得更猛烈一点,浪费在哪里的钱都不如浪费在最美丽和最年轻的创业事业上。中国30年前就是因为鼓励普通人去创业才有这个局面,今天中国还需要这个精神。

龙永图:完全赞成你这个说法,因为我们这个万众创业应该说刚刚才开始,有些人就提出来你们也有泡沫了,我觉得这完全是一个杞人忧天的事情。对于大众创业,即便是出现一点泡沫也是完全正常的,即便是我们付出一些代价也是完全值得的。

创业运动,使中国经济爆发出新火花

主持人:您所领导的这个黑马群体是一个创业者的群体,这帮人到底是怎样一群人?

牛文文:在经济体里边可以说他们是一个弱小的,分散的,但是量很大、面很广的群体。创业黑马是大家起初看不见、看不懂、看不起,后来又突然追不上的这么一群人。

龙永图:我们需要像马云一样的人涌入到中国企业家群体,给中国经济带来新的活力。现在这一批年轻人正在创造新的历史,那么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黑马,我认为很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要像牛总这样,为黑马打造一个能够闯出来的大众平台,真正接近草根的服务平台。

牛文文:在2008年我开始创办《创业家》,我那会儿就想如何让中国经济有新的火种和火花出来,如何寻找下一批阿里巴巴、下一批联想,如何让中国的经济变成创意经济,让小人物也能够迸发出来。我就说中国社会需要一场再创业运动,需要走出500强时期,因为我们的民营500强、国营500强基本上是制造业、外向型的。

当一个国家长期被外向型大企业领导的时候,到一定阶段会导致它的制造业过剩,这就需要发展服务业,发展内需,需要一批我们还没有看到的年轻人,完全不同于那种500强公司。所以整个黑马实际上就是提前寻找未来,把注意力、聚光灯从500强的企业身上转移到今天还完全草根,刚刚出发的那种了不起的小人物身上,让整个社会能关注到他们,然后让他们快点成长。

打造创业服务平台

主持人:黑马社群是如何帮助创业者的?

牛文文:我们服务黑马的方式是一步一步摸索过来的,跟着创业者的需求过来的。我最早办了一本杂志叫《创业家》,想用记者的眼光来报道黑马,后来我发现这种方式很慢,周期很长,满足不了创业者的需求,为何不用黑马大赛的方式来让黑马自己涌现出来呢?

龙永图:用什么样的形式比赛呢?

牛文文:2011年6月30日第一届黑马大赛开赛,现场一下来了1000多人,雷军、周鸿祎、李彦宏、李开复、徐小平等当今的大咖,都不约而同来到了现场,这是我们始料未及的。我记得徐小平老师对我说,你把一个“选马”的事儿变成了“赛马”,“黑马大赛”这个场子就像一个赛马场!

能不能脱颖而出全看自己,跟你的同行比你的项目是否靠谱,你的创业精神和气质能不能折服评委,你的项目和你本人值不值得投资。头两年的时候我们一共投下去200多亿人民币的资金,就给这些黑马的优胜者。黑马大赛现在已经办了五季,成了中国最大的创业者融资对接平台。

牛文文:我想这些人被选出来以后就完了吗?应该帮助他们辅导、培训,走过最难的一段路。所以我就做了黑马营,黑马大赛的优胜者进入黑马营,由企业家和投资人教他们,如何完善模式、如何运营公司、如何把团队做大,这一系列演变成了一个创业实战的商学院。

再到后来众多创业者毕业了,有更多的人想加入黑马,可是我们为什么不能做一个黑马社群呢,于是又有了黑马会。到今年年底,黑马会成立了30个城市分会,是中国创业者社群领跑者。

龙永图:等于是提供了创业一条龙的服务。

牛文文:最开始也没想到做这么多服务,但是这些都暗合了创业者的需求,作为一家创业服务机构,我们每天都感到是被创业者推着走。

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行业创业者

主持人:黑马社群给你最大的收获?

戴赛鹰:我觉得整个黑马社群带给我非常多的东西,首先给了我方法,对创业者来说实战经验是更珍贵的。第二它对我们商业模式的打磨。原来我们只知道卖产品挣钱,到了黑马社群里面,把我从一个卖产品的变成了用App去留用户,现在我们还做了机器人,这些东西如果我不融入黑马会,是不可能有的。

戴赛鹰:我既是黑马营的学员,也参加过黑马大赛,黑马会我也非常积极地在做,而且现在黑马基金还领投了我们。我觉得黑马营、黑马会它最重要的价值,是把传统的企业家和互联网派整个联接起来,用互联网思维去改造中国传统行业。我们在去年9月做了一个众筹,一个月我产品众筹到1120万,这是中国第一个千万级的产品众筹。

牛总发动3000多个黑马会员来支持我,我们那产品才能第一天就筹了200万。就在前天,我们还创造了一项中国募集股权众筹的纪录:黑马基金领投300万,我们两天总共募到了3194万,也就是说从平台上募到2800万。

创业不要总盯着竞争对手

主持人:从2008年注册黑马,您本身也是一个创业者。那到了2015年,现在各种孵化器是雨后春笋般的出现,您自己算不算是做了一个引导?

牛文文:我当初离开《中国企业家》到今天已经七年了。2008年以前,我认为自己是从一个主流的舞台到了一个非主流的地带,我回到原点甚至是地下的状态,找到创业者,服务他们,让自己跟着他们一起成长,这个过程本身是有落差的。我经历了很多的考验,模式上不断变化,从一个媒体到一个创业服务机构,到中国最大的创业社群。

我认为是创业最难的,是找到用户,跟住用户,跟住用户的需求成长,它难过团队、难过融资、难过同行的竞争。

今天在服务创业者的道路上,你发现前面永远是让你兴奋和焦虑的难题和话题。你都顾不上你身边或者原先还有谁想超过他。创业以后人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就是说不是总盯着对手,因为对手永远有,同行永远有,在创业服务这个市场永远有新的人出来,你不用管他们,你就问问自己到底要为谁服务。

创业圈“天派”与“地派”的结合

龙永图:黑马什么天派、地派,能不能给大家讲一下?

牛文文:“天派”就是融资能力大于赚钱能力,有互联网思维,天马行空,爆发力很够,但是稳健性不够。“地派”的传统企业我们认为他们脚踏实地,能够让企业持久、稳健增长,把百年老店看作最高价值追求的一群人,慢慢做,不融资,但是爆发力不够。我把黑马营的两种人总结为“天派”和“地派”,我们后来开玩笑说,黑马营就是“天地汇”,汇是汇合的汇。

希望互联网思维和传统企业的产业理解能够融合在一起,同学之间互相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天派”来学“地派”如何来管理很多人,如何一刀一枪去赚钱、做地推、建分资机构;“地派”向“天派”学习一下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方法,怎么做用户以及怎么去融资。最后到一期毕业的时候他们彼此之间互相学习很多,融合很好,到现在我们就发现,都分不清楚哪是纯粹的“天派”了,哪是纯粹的“地派”了。

徐磊:我在黑马营受到最大的帮助其实是知识共享。你说“天派”也好“地派”也好,每个人的视角都是有限的。而共享这些知识,能在一个大的群体里产生出最大的价值。

龙永图:你这个“天派”“地派”非常好,互联网+什么,大家都在琢磨这个事儿。而且一直在讲万众创新,最后能不能产生一大批搞实业的企业家,不然大家都是吊在天上,我们中国的整个创新怎么落地?所以你是“天派”、“地派”的结合,实际上解决了大家对当前万众创新的一些质疑,这一点非常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