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玩家,三大模式,全方位解读万亿农村金融市场
2016-06-15 16:23 农村金融 玩家 模式

农村金融市场到底有多大?可以容得下一个独角兽吗?

文|易一天使

黑马说

随着农村三农政策的深入贯彻和移动互联网在农村的日渐普及,农民在生产、生活上的金融需求也在逐渐释放,在传统金融基础上,农村金融市场又涌现出了哪些玩家?这个市场的商业模式是怎样的?可否容得下一个独角兽的存在?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也许会给正在观察农村金融市场的创业者们带来一些启迪。

农村金融一片蓝海机遇风险并存

全中国4万个乡镇,8亿农村人口,以1亿农村金融潜在客群,客单价3000元计算,即可达到3000亿市场。截至2015年6月,我国共有农产品批发市场4469家,其中年交易额亿元以上1790家,总成交额2.5万亿元。

同时,政府近年也在积极加强试点土地流转、农村信用社改革等促进农村、农业发展的利好政策,加之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是未来趋势,农村金融的存量和增量市场都很巨大。

当然,农村金融的风险同样也有不少。

现有广泛的个体形式种植农民普通是不存在金融需求的,没有借贷观念,收入低,小钱找亲戚,大钱没抵押。有明显金融需求的往往是那些大中型养殖户、农副产品收购贩等,但这类人群也基本是靠天吃饭,受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大,风险难以把控。

另外,农村信用环境相对城市整体较差,比如某些地区推广种植农业险,市场行情好的时候,拉货司机主业拉货,副业翻车(运输过程中意外导致的翻车);市场行情差的时候,拉货司机主业翻车(故意翻车以获得保险赔偿),拉货连副业都算不上了。

 这片市场都有哪几个玩家?

1、以农村信用社为代表的国家队

特点:政策频出,落地缓慢

农村信用社的定位就是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的合作金融组织,但由于地方政府在农信系统中存在大量既得利益,这不仅导致了农信系统改革举步维艰,也造成了各地区的农信系统在管理体制上的千奇百怪。

现阶段比较主流的是“省联社—县级联社”二元体制,信用社改革成为农村商业银行。农商行一方面吸纳农民的存款,一方面为农村种养殖户、个体工商、农民大额消费提供5万元左右的贷款服务。

2、诺普信、大北农等传统三农服务商

特点:供应链已打通,金融切入得天独厚

诺普信和大北农都是多年来深耕三农服务的上市公司,诺普信以种子农药为主,大北农以饲料兽药为主。在农村金融布局上,诺普信投资了一个P2P平台,专门为其合作的经销商和种植大户进行贷款服务;大北农则主要是针对其合作的养猪大户、养猪贸易商、经销商提供直接最高100万的直接授信贷款服务,最低年化利率可达8%。

3、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巨头

特点:覆盖农村电商为主,农村金融雷声大,雨点小。

阿里、京东主要是在农村布局线下服务网点,负责品牌推广,代客下单,物流配送等业务。以农村电商推广为主,农村金融试点的战略布局。

阿里的农村金融业务主要是通过筛选靠谱的农村淘宝合伙人做推荐人,由推荐人负责贷款农民的推荐和催款工作。这种模式本身就存在非常大的风险,都是前人尝试过,认为不可行的方式,所以阿里也没有进行更大规模推广复制。

相对而言京东的模式要更深入和扎实一些。京东主要是和当地的龙头企业合作,根据供应链来控制风险。

例如京东联合杜邦先锋种子公司的各级经销商,农户采购种子,化肥,可以从京东进行贷款,京东严格把控农户的借款必须是进入合作的经销商账户,严格控制贷款用户的使用场景。不过各地的合作方,环境都不一样,京东也没能做到快速拷贝复制此模式。

农村金融模式是怎样的?

从三方面来分析,资金端主要是针对农民提供存款吸纳、理财保险等服务,资产端主要指为农民提供抵押债权、消费债权、以及农业产业相关资产包等服务,中介端则多是纯粹的信息导流平台,不承担任何风险。

1、资金端模式

农村理财

大多数人第一印象里可能会觉得农民基本没钱理财,但编者随机抽样一个6万人口的东北小镇,该镇银行存款总额达到2.4个亿,人均存款达到4000元,其中定期存款达到80%以上。

农民群体不像城市居民,特别是年轻一代城市居民那样流行做月光族,农村居民由于面对医疗、养老等各种不稳定因素更大,天性就更倾向于存钱,以用作将来的大额消费,并且大多数人只相信银行定期这个单一渠道。

可以预测,未来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农民认知水平的提高,结构化理财产品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机会也会有很多。

农村保险

我国目前的农业保险产品约有1000多种,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国家对保费进行补贴,农户只需要缴纳20%的保费,保险公司一般在收到农民缴纳的部分保费后开始出单,然后向中央财政,省市级地方财政申请剩余部分的补贴。

这类险种目前主要的问题是农民本身收入并不高,风险意识比较差,现有的保险种类也比较少,结构不合理。所以各地也在根据农村环境的变化开发新的保险产品,如“保险+期货”,“信贷+保险”,“保险+气象指数”等模式。

除了政策险,农业保险也是各大保险集团正在发力开拓的市场。目前农民买养老保险的主要形式是富裕地区定期交费,贫困地区根据收成不定期交费费,年龄偏大的一次性交费。

中国老龄化趋势严重,农村养老保险更是遇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据2014年底统计数据,中国城镇约8000万人在领取养老金,平均每人每月2000元左右;城乡领取人数为1.5亿人,而人均每月领取却只有88元。

这巨大的城乡差距背后,说明农村养老保险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如果在政府、社会、资本等多方的协助下,能够通过技术手段或模式设计,帮助农村没有养老保障的农民解决养老保险问题,将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

2、资产端模式

消费金融

在农村,基本没人会使用信用卡,但随着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消费贷款的需求却在逐年增加,有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15年,农村消费贷款需求上升了10个百分点。

农村非生产性大额消费支出主要有购买家电、摩托车三轮车、结婚摆酒、新房装修、小孩上学等。针对这些需求,可以将相对应的金融服务提供方大致划分出三种不同类别:

第一类是强势的品牌经销商,他们在卖商品给农民的同时,自己也提供金融服务,例如海尔、格力等知名企业,这类消费领域,一般创业者切入机会比较小;

第二类是目前还不够强势的品牌经销商,如各大电动车摩托车经销商,这类领域就留给了什马金融等创业项目一定的机会,可以联合经销商为农民提供消费分期业务,合作共赢;

第三类是没有特定经销商,消费场景随机零散分布的领域,如结婚摆酒,新房装修等,这类场景虽然也有一定的市场,但由于消费场景过于分散、低频,比较难切入。

抵押融资

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一定是走向规模化、机械化和标准化。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所有权仍归村集体所有,承包经营权确权到农户手中,农户则可以通过流转、入股等方式,将经营权让渡给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公司等新兴农业经营主体,由他们开展规模化经营。

随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的深入,农村土地的使用权,经营权会越来越规范。土流网的模式就是引入保险公司或担保公司为农民提供担保。如农民无法及时还款,保险或担保公司先行赔付后,土流网立即启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以保证偿付。 

农业产业链金融

农业产业链金融是农村金融市场最大的蛋糕,金融比较好切入的阶段主要有两个:产前采购和产后流通。

产前采购主要是种子、化肥、农药、农机、饲料、兽药等农用物资的采购流通。农资行业整体处于上升期,随便一个品类便可达到数千亿级别的市场规模,例如:种子约3500亿、化肥约7500亿、农药约3800亿、农机具约6000亿。

产后流通主要是指农产品在生产完成后的仓储、加工、销售、流通。截至2015年6月,我国共有农产品批发市场4469家,其中年交易额亿元以上1790家,总成交额2.5万亿元。以生猪为例,我国每年出栏生猪约7亿头,一头猪价格约4000元,仅生猪出栏一年就达到3000亿市场。

农村产业金融市场巨大,但有一点需要注意,产业金融往往需要把握贸易销售数据,才能相应的为其上下游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所以,农村产业金融对于传统三农服务企业来说更具竞争优势。

如知名农业高科技企业大北农,其构建了我国最完整的生猪养殖服务生态圈,提供包括饲料、动保、疫苗、种猪、生物饲料、种业、植保等全方位的服务闭环,与之相对应,其作为核心企业直接或间接为养猪大户,贸易商、经销商提供金融服务,切入非常顺利。

总而言之,中国整个农业产业蛋糕巨大,存在非常多的场景可以直接或间接切入农村金融服务,获得一份不错的市场份额。

3、中介端模式

中介端主要是纯粹的信息导流平台,不承担任何风险。在本文中,编者主要将之分为以下三类来做具体研究:C端工具、B端工具、小B渠道。

C端工具主要以农医生、农管家等农民生产指导工具为主,通过线上帮助农民实现科学化养殖,黏住一定的精准目标群体,而后将流量导入到金融服务方。

B端工具主要是大型农村贸易商的IT系统、saas服务等,在获得了一定的客户资源和生产信息后,通过客户信息数据分析为其推荐合适的金融服务。

小B渠道大多是类似于“村村乐”的平台项目,积累了大量的农村合伙人、村官等小B资源,通过该平台上的小B,可以将金融服务快速到达农村一线目标客户。

结语:蓝海市场,打好持久战

首先,农村金融市场巨大,甚至可以容纳下一打独角兽。

其次,现阶段大家都在尝试进入农村市场,但由于我国农村客观存在很多复杂问题,没有深刻的农村农业经验积累会掉进很多难以想象的坑,同时,农村市场升级改造也不会太快完成,早期进入蓝海市场的团队需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在选择业务方向上,创业项目切记不要与阿里、京东或传统三农服务商正面竞争,而是应该在一定的细分场景里寻找机会,整合农村其他弱势服务商,尽快形成自己的壁垒,扩大竞争优势。

同时,也可以尝试给主流玩家提供卖水的服务。例如农村金融、保险对农民的征信、生产情况、农村气象、农产品市场情况等信息数据都有强烈的需求,通过互联网、智能硬件、IT技术等方式解决上述问题,也可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