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杀”到“相爱”,滴滴做对了哪些事?
2016-11-02 11:41 童士豪 GGV 滴滴

小米加步枪的本土军要打败强大骄傲到不可一世的对手,说到底,是胸怀要宽广,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

几年前,我们做了一个小的尝试,投资了滴滴。不久前,我们看到了滴滴和优步的结合。

十多年前,我们也有幸见证了阿里巴巴和雅虎的结合。 

2003年,我们投资了阿里巴巴,那个时候的估值是1亿7千万美金。13年后,阿里巴巴现在的估值是2800多亿人民币。当时雅虎投资阿里巴巴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杨致远先生疯了。因为当时雅虎账上一共30亿美金,而杨致远先生把其中三分之一的现金都投进了阿里巴巴。但是现在看来,这是一笔非常明智的投资。 

投资也好,创业也好,最重要的就是判断,对大势的判断永远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是其次,只有判断对了、方向对了,才会成功。 

GGV在中美两地超过15年投资了200多家企业,其中有20多家已经成功退出,而且大部分都是早期投资的公司。 

优步第一次拜访中国的时候,是我牵的线,介绍优步和滴滴见面。当时的滴滴才完成了第一轮融资,规模还很小,只有十多个人。当时优步去中国,想见一见中国有意思的公司。我提议他们可以见一见中国未来有可能成为优步的公司——滴滴。 

滴滴当时对优步的印象是,优步的技术实力很强、能把算法做得很好,服务做得很不错,但是对中国不太了解。优步本身的打法是从上往下走,从高端车起步,找的是最好的司机,给的是最高的毛利,所以服务是最好的。优步看到滴滴的模式,对他们从打的这个模式开始做感到很奇怪,因为相对来说,打的获得的服务体验是比较差的,很好奇为什么滴滴从的士开始做,而不是从私家车开始做。

在我们看来,在中国的经验里面,需要从底层开始、从草根用户入手,当平台上面人多了,订单多了,你再提供比较高级的服务,提供增值服务,吸引高端用户,才能赚钱。这就是中美两地思维模式的不同。

作为投资人,我想与大家分享几件滴滴和优步成功结合背后的事情。正是因为这些事情每一步都走对了,步步为赢,才促成了他们今天成功结合在一起。

合纵连横

几年前,阿里和腾讯分别支持了快的和滴滴,另外一边,百度和优步在中国进行了合作。同时,滴滴和快的的战役打的特别凶,融了四轮资金,融到的钱加在一起超过了10亿美元。资本不断进入,甚至出现过一个月花完3000万美元做推广的事情。两边的补贴都非常激烈,两边的投资人心中都暗暗担心,还要这样厮杀多久。后来,两家公司合并了。求贤若渴

引入柳青对滴滴是个很大的改变,此前柳青在高盛担任高管。正是因为柳青的加入,国外的资金在某种程度上才会更看好滴滴,造成滴滴在与快的合并时有更多的筹码。攻守同盟

滴滴与其他国家的打车软件公司结盟,包括印度的Ola,美国的Lyft, 同是GGV被投公司、在东南亚国家的打车软件公司Grab Taxi。这样的结盟使得滴滴能够提供一种类似于漫游一样的服务。用户在任何国家打开滴滴应用,都可以连接到当地的服务。用户在中国用滴滴,去印度可以用Ola,去美国可以用Lyft。获苹果投资

优步一直都很青睐苹果,柳青通过她的朋友,促成了苹果投资滴滴,进一步促进了优步滴滴的结合。

这四件事情对于优步滴滴的结合缺一不可。我在和优步高层的接触过程中了解到,优步的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对于并购其实一点兴趣都没有,因为他认为他的团队有足够的实力打败任何的竞争对手。在全球唯一的例外,就是中国的滴滴。 

在优步滴滴合并发生后,我们做过很多的分析和沙盘还原推演。其实优步在中国的发展做对了很多事情。优步在中国地推的速度很快,在短短半年时间,优步30%的业务来自中国。在成都、上海、北京,优步在当地成长的速度远远超过优步在其他任何一个城市的成长速度。优步在中国建立了产品团队,他们非常努力,工作时间比优步其他地方的员工都要长,常常工作到半夜。这样拼命的成长,又砸了很多钱,在中国花了超过10亿美元。优步在中国有这么好的成绩,为何还没有打过滴滴?

滴滴的员工常常工作到半夜两三点,然后程维早上四五点起来愿意跑到大街上,和出租车司机蹲在一起聊天,一起抽烟、一起喝茶。程维非常优秀,也非常接地气,身上又有之前阿里的精神,将创业者的力量发挥的淋漓尽致。同时,伴随着柳青的加入,为滴滴带来了新的管理方式和投资者沟通的能力,让滴滴的团队如虎添翼。 

从我第一次在2012年见到程维,到2016年这四年间,我在程维身上看到了惊人的变化。 

在外面的人看来,这些创业者们指点江山、一挥而就,但是在内部每一场仗怎么厮杀、怎么布局,这场战役怎么打,都是惊心动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