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湖畔成“马云弟子”,胡海泉:焦虑一直在,但我不痛苦
2017-03-29 11:31 胡海泉 马云 湖畔大学

但以任何一个身份概括胡海泉都有失偏颇,所有的角色拼接起来才更能体现他的人生结构。

本文由娱乐资本论(微信ID:yulezibenlun)授权i黑马发布,作者/阿宝 编辑/李忻融。

台上,胡海泉一身灰色定制校服,搭配领结,头发梳得熨帖不苟。马云走至面前,为他佩戴校徽。胡海泉弯腰握手,小心翼翼,脸上透着小粉丝似的兴奋。

这是3月27日马云湖畔大学第三届的开学典礼,长长的录取名单里,包括罗辑思维罗振宇、饿了么CEO张旭豪、快手CEO宿华,胡海泉担任起了此届唯一明星学员的角色,而上次入选的明星则是创办潮牌NPC的主持人李晨。

马云弟子,湖畔大学第三期学员,组成了胡海泉的最新身份。

另外,他还有歌手、音乐制作人、主持人、创业者、天使投资人等 title,套一句时下流行的斜杠标签,他是“斜杠明星”。斜杠青年来源于英文Slash,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该词特指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

但以任何一个身份概括胡海泉都有失偏颇,所有的角色拼接起来才更能体现他的人生结构:前者赐予星光熠熠的关注,后者属于当下投尽心力想要跨越的门槛。

“海泉时间”

3月20日,胡海泉接受了小娱的独家采访,因为下午要参加一场livemaker——由演唱会制作商嘉纳文化、演出票务商黑马live,以及羽泉的音乐制作公司巨匠文化共同成立的演唱会厂牌——的发布会,胡海泉只能在发型师为其做造型的时间里与媒体聊上一会儿。

挤出一切可能的时间,是胡海泉一贯的作风。小娱第一次见胡海泉是一家面包店里,他给了健身之后的半小时。

忙碌,在明星生活里本已司空见惯。但对于胡海泉而言,在转做投资人后,时间稀缺到分秒必争,“我前天飞了三个航班,在路上、微信、电话里开会沟通各种各样的事情。”所有的见缝插针都是为了打破跨界的壁垒。“因为我不是全职投资人,但投资又具有它的专业性,所以我必须利用碎片化时间快速学习。”

2016年4月23日的基金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成为检验该行业人士专业程度与刻苦程度的验金石,而4月26揭榜日,胡海泉晒出了自己的成绩单,两门全过。这项考试对于专门从事基金行业的人士而言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胡海泉一次通过足以看出他的刻苦。

明星做投资,通常避不开外界“玩票”“不专业”的质疑,任泉退出演艺圈以表决心,黄晓明拉来专业人士护航,而胡海泉选择用勤奋去攻坚。

为此,衍生而出的胡海泉跨界时间,被人称为“海泉时间”:把别人用来吃饭上厕所的时间用在恶补财经知识,看BP上。

不久前,一篇名为《我是撬动了明星IP流量杠杆的创业者》胡海泉的分享引起了刷屏,经纬中国合伙人肖敏在朋友圈如此评价,“这老兄聪明、勤奋,还有产品经理思维。”

“可能因为大家对于原来我所做事情的认知,还认为我只是刷脸吧,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据媒体爆料,在湖畔大学第二届招生时,胡海泉与任泉也都参加额面试选拨,却并未入选。时隔一年,卷土重来,胡海泉终于如愿以偿。

这位曾经不被看好的“局外人”,想让他心之所向的创投圈认可接纳,而这一过程并不容易。

焦虑一直都在,但并非痛苦

本来记者原本想要求证当初投资转型的背后,是否有来自对演艺事业下坡的恐惧作祟,胡海泉却顺势谈到了自己现有的状态,“在做任何一件事的过程中,都是有焦虑之心的,但我觉得这恰恰是乐趣所在。”

比如嘻哈节目的策划执行是他所焦虑的,而最近的焦虑是关于组建新业务、以及团队搭建,事无巨细,各个线上的难题,都等待胡海泉去解决。不过在他看来,任何一个想做的事情,在达到目标的路上都难免焦虑。

他承认焦虑一直都在的同时,也表示但不是痛苦所在,“我从来没有什么痛苦。”

今年1月份,胡海泉成立了自己的首支文创产业基金——巨匠文创产业基金,投资涉及影视、音乐、经纪、网娱、演出等众多领域。本应是自己最为熟悉的泛娱乐领域,却选择了最近才开始着手。胡海泉有着自己的逻辑,“过去三年都在学习投资管理的经验,文化产业的发展肯定是要资本嫁接的,那我更懂得投资管理的情况下,再去做文化投资才会得心应手的时候。现在,现在才能更多地聚焦在文化投资这块。”

在以年轻人为主要消费人群的文娱阵地,胡海泉无时无刻不在通过学习了解这类群体的兴趣爱好。但因为年龄间隔的实际存在,他大多时候更愿意选择相信公司的90后,包容和理解他们想做和想说的东西。

至此,通过海泉基金旗下的7支管理规模达13亿元的基金,加上先前的个人天使投资,胡海泉已经投资30多个项目,包括NINEBOT纳恩博平衡车、宝驾租车等,80%以上项目获得下一轮融资,且保持了所投项目零失败率的成绩。

即使如此,胡海泉随时都做好了失败的准备,“我觉得早期投资失败率会很高,零失败率只是阶段性的,我不太相信投的所有项目,最后都会成为成功的企业,那我运气也太好了。我们要面对失败,因为早期投资一定会有失误,或者是说任何一个项目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我们可能今天还很乐观说不错,明天可能就不行了,因为市场变化太快,还跟创业团队息息相关。”

而胡海泉也一直在探索,一直在试错。就拿其创业公司巨匠文化来说,正在从一个传统的娱乐经纪公司向一个以内容为主导的营销公司过渡,“我们在隐忍地等待一个转型的阶段,这个转变只有2017年才能看到结果。”

而这也是除了羽泉的20周年演唱会外,胡海泉2017年的to do list里的一项。

多重身份的选择题

按照计划,今年年底,羽泉将举办2017~2018“20周年”巡回演唱会。歌手,是胡海泉从未想要放弃的身份,即使在投资做得顺风顺水,名下基金日益壮大的当口,演艺事业在他的时间切块里依然分量不小。

之所以坚持,一部分是出于骨子里对音乐的执爱,所以,他创建的“EQ唱片”会在唱片行业日渐没落的时期,不计成本为旗下艺人发专辑,在传统唱片公司衰败时,自费投入200万扩建录音棚,在音乐商业模式上尝试先锋性实验,试图打通从包括音乐制作、艺人培养及管理、音乐版权管理到唱片录制发行的产业链条。用他的话讲,维系这个平台的运转,更像是在维系自己的理想。

只是,当艺术家的情怀主义撞上投资人的商业收益,胡海泉面临的是如何抉择。

同样是胡海泉与陈羽凡创立的巨匠文化,之前拿到了韩国CJ集团旗下嘻哈节目《Show Me The Money 》的中国版权,胡海泉希望借此能够发掘国内的嘻哈人才,将美好的东西散发出去,他在里面倾注了对音乐的认真态度。

“做这样一件事,更多是从商业化角度出发,还是音乐人的角度来考虑?”

“这些东西是由创意人创作出来的,带有艺术家的理想,但需要有人从商业的头脑去搭建。如果它不是一个好生意,理想是实现不了的。”胡海泉认为自己找到了恰如其分的平衡方式,让理想与商业相安无事。

明星跨界在很多人看来并不是明智之举。著名投资人徐小平就曾说,明星做投资人,出名是优势,但是是唯一的优势。

很多明星做投资,很多都是利用自己的名气,而且投资的方式都是利用自己的代言费折合股份。例如,Angelababy 的投资很多都是经纪团队做的,投资方式就是用代言费直接折合成了股份。

还有一些明星开始注意将自己的投资团队和经纪团队进行分离,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情。例如黄晓明就专门请投资人士张晓婷做了自己投资业务的合伙人,成立了明嘉资本。张晓婷曾经对小娱介绍说,明嘉资本在有意识的“去黄晓明化”,让明嘉资本成为一支专业的投资团队,而不是黄晓明在投资。

另外,著名演员任泉直接宣布退出娱乐圈专心做投资。Star VC虽然是五个明星股东,但是真正操盘的则是任泉,任泉称Star VC所有的项目他都会亲自过问,甚至Star VC投资的所有公司他都会亲自去参加这些公司的活动。

但胡海泉坚持歌手不放松却有他商业层面的原因:保证他的知名度与活跃度,为投资链接资源,同时还能靠刷脸及影响力以较低价格入股项目。他的合伙人汪文忠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也表达了相似看法,“在艺人圈要永远占据一席之地,这是一个导流,如果你不红了,你的跨界也不好做。”

而像胡海泉这样既保留歌手身份,又在投资领域活跃的,在很多专业投资人看来并不是专业的表现。一位专业投资机构的投资人称:“投资是门技术活,需要全身心投入,一会去唱歌,一会又要做投资,肯定两边都做不好。”

虽然现在胡海泉在明星与投资人身份之间自由切换,但如何选择自己最终的身份,也许是未来将会摆在胡海泉面前最终要取舍的选择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