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福:我为什么要历时5年,投入50亿,打造国内首家城市云轨
2017-04-17 20:15 比亚迪

他历时5年,投入50亿元,组建了1,000多人的研发团队,成功打造了云轨,成为中国首家,也是全球为数不多的,100%拥有跨座式单轨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

i黑马讯  4月17日消息,比亚迪“梦想盛典”今日在上海举行。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梦想盛典”上表示,比亚迪云轨业务自去年10月推出以来,已在多个城市获得订单,未来使用比亚迪云轨的城市有望增加到20个以上。王传福介绍,比亚迪组建研发团队超1000人,历时5年,累计投入50亿元,最终研发成功云轨,造价仅为地铁的五分之一。

以下为演讲正文:

五年专攻,大器终成,2016年的比亚迪营收上千亿,利润超50亿。

翻看比亚迪的历史,大家可以发现,过去的十几年,比亚迪在钻研电池、电机、电控这些技术上,是不遗余力的。在业内,大家通常称“三电”技术为核心技术,但我们更愿意称之为“基础性技术”。我看到有网友开玩笑,说我们是老司机。确确实实,“三电”技术是比亚迪的看家本领之一。新能源车和云轨,都是技术复杂且标准严苛的产品,需要多个产业的集成创新,这正好是比亚迪所擅长的。

当前,我们国家正经历着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化进程,每年有2000万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我们仅仅用了30多年的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城市化道路。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也滋生了一系列城市病。最头痛难以解决的问题是,空气污染和交通拥堵。

有这么个事,一个妈妈,给自己的女儿打电话,我们来听一听她们的通话。(音频播放:女儿,大城市全是雾霾,要不你还是回来发展嘛。唉,算了算了,老家现在空气质量也不好,你还是自己看着办吧)

听完这段儿,大家是不是觉得,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如今已经很奢侈了。

中国环保部在今年年初,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机动车是导致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元凶”。

在北京,31%的PM2.5来自于机动车;在上海,这一比重是29%;就连有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称的杭州,这一数字也达到了惊人的28%。

早在7年前,比亚迪就推出了“城市公交电动化”解决方案,提出在城市公共交通领域,优先采用低碳环保的电动车,减少城市的尾气污染。现在,这一解决方案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各大城市正在加速普及电动车,这将对缓解雾霾起到积极作用。

当然,除了“城市公交电动化”解决方案之外,比亚迪还研发了其他类型的新能源车,涉及7个常规领域和4个特殊领域,实现了全领域覆盖,将电动化进行到底。这是我们治理城市空气污染的解决方案。

再过两天,车展就要开始了,有朋友开玩笑说,已经被迫在全国多个城市,看过各式各样的车展。我就问他:怎么说?原来,这位朋友出行时,经常被堵在路上,有时候,形形色色各种品牌的汽车,绵延好几公里,像是户外车展一样,颇为壮观。

拥堵早已不是大中城市的特权,就连三四线城市也饱受拥堵困扰。到底有多堵呢?调查显示,在中国,由于道路拥堵,至少有30个城市,要多花掉80%的出行时间。这张图,是我们国家拥堵城市的排名列表。请大家看看,有没有自己所在的城市。道路拥堵给出行带来的困难,相信大家都感同身受。

我们一直在思考,能不能为缓解交通拥堵做点什么?通过系统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这些年来,路越修越多,却,越来越堵。因为,道路每年仅增长1%,但机动车的年增速却高达15%。道路的增速,远远赶不上机动车的增速。

在面对交通拥堵问题上,很多城市处在一个十字路口:是建设一个以车为中心的,像美国那样的,“车轮上的城市”?还是建一个以轨道为中心,像东京那样的,“轨道上的城市”?东京都市圈的人口数量,超过三千五百万,是全球人口密度最大的都市之一,东京机动车保有量有800万辆,比北京还多。但东京为什么不堵?东京是轨道上的城市,虽然地铁只有400公里,但轨道交通有一千三百公里,新干线、地铁、单轨等构建了,全球最密集、且运输流量最大的轨道交通系统。正因为有便利的轨道交通, 90%的东京市民,在工作日出行,几乎都选择轨道交通。私家车,主要是周末开,大家不是在同一个时间点集中出行,不会导致拥堵。路是给车修的,轨道交通是给人修的,我们应该借鉴东京,建设轨道上的城市。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到底该在哪里修建轨道。当然,大家最先想到的是在地下修,也就是地铁,但地铁的造价高,维护贵,也就省会城市可以用一用,三四线城市根本承受不起。在地面修建轨道呢?地面,早已拥堵不堪。结论就是,只能向空中发展轨道交通。

为此,比亚迪组建了1,000多人的研发团队,历时5年,投入50亿元,做了大量的研发工作,克服了外界难以想象的困难,成功打造了云轨,成为中国首家,也是全球为数不多的,100%拥有跨座式单轨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

云轨的运力介于地铁和巴士之间;轨道可架设在绿化带上,在低空运行;更为惊人的是,云轨造价仅为地铁的1/5。大家都在说,不修地铁,都不好意思说是省会城市。云轨的一系列优势,不仅化解了这种尴尬的局面,而且决定了这款产品,可以应用在很多场景:一二线城市的加密线和郊区线;三四线城市的主干线;以及旅游区观光线。去年10月一经推出,云轨就得到外界的超预期回应。短短的几个月,云轨已经在汕头、深圳、广安、蚌埠、吉林等5个城市开始建设。明年,预计建设云轨的城市会增至20个。未来,云轨会让我们国家的城市化,可持续,更健康。

当然,大家都很惦记比亚迪的乘用车。这方面,我们会有一个大战略。比亚迪率先提出的“城市公交电动化”解决方案,7年前,曾遭到很多人的质疑。但现在,这一方案得到广泛认可,不仅上升为中国的国家战略,就连海外的很多国家,也都在积极效仿。后来,我们又提出,“出租车电动化”,这一战略,也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势头很好。

电动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下一个爆发点,会在哪里?毫无疑问,将是私家车。而且,中短期内,插电式混合动力将是主流。

比亚迪的插混车型,我们称之为双模车,最大的优点就是,短途用电,长途用油。这可以弥补充电设施短时间内不够完善的弊端,缓解广大车主的里程焦虑。

基于这一判断,未来几年,我们会推行“电动未来”战略,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双模车。

算起来,比亚迪开发双模技术,足足有十几个年头了,远早于国内外同行,先发优势非常明显。2008年,我们基于第一代双模技术,推出了F3DM,这是全球首款量产的双模车型。2014年,我们又推出了第二代双模技术,首先搭载在秦上,后来,我们又推出了,唐,以及今天即将上市的宋。这十几年的潜心研发,让我们对于双模车的性能,非常有底气。

目前,新能源私家车在中国,只是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少数几个,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先锋城市广泛应用。在未来的3到5年,我们将在全国200多个城市推广双模车。从几个城市,到200多个城市,支撑量的爆发。规模效益,加上科技创新和精益管理,形成成本拐点,让广大消费者以更亲民的价格,购买到性能卓越,品质精湛的双模车。

当然,比亚迪会有一些措施,来支撑“电动未来”战略的推进。我们是这样的一个思路:不仅要世界领先的创新技术,更要引领全球潮流的超高颜值。在外观设计方面,比亚迪乘用车将会有颠覆性的变化。有人会问,比亚迪为什么敢这么说?特别是在汽车设计方面?现场有的朋友,也许已经知道了答案——在汽车设计、底盘工艺等领域,我们陆续有一些世界级团队加入。这些世界级团队,与比亚迪的世界级技术,形成合力,打造出更能感动消费者的产品,成为爆款。

“汇聚全球智慧,铸造国际品牌”。在国外,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不仅普通的乘客、司机,就连市长、州长,甚至国家总统,对比亚迪,都竖起大拇指。此外,比亚迪还是中国首家,也是唯一一家,打入欧美日等汽车强国的车企,让国际社会,对中国制造,中国品牌刮目相看。

在国内,我们将投入更多的精力,用于品牌建设,这需要一些积淀,除了推广更多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外,我们也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让国内消费者,更加了解比亚迪,喜欢上比亚迪。

国际巨星小李子,是奥斯卡奖得主,也是联合国气候变化“和平大使”,注重环保,更与比亚迪的发展理念十分契合,因此,我们走在了一起,并倡议更多人使用新能源车,让“电动未来”的时代早日来临。

另外,比亚迪在今年,作为中国的顶级品牌,首批入选了国家品牌计划,我们希望用创新科技和工匠精神,撑起中国制造的脊梁,成为百年老店。

今天,借这个平台,我们也想再次呼吁大家,立刻行动起来,选择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一起努力,“为地球降温1℃”。

最后,再一次感谢大家今天的到来。让我们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携手再创,新辉煌!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