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能否助力互联网打通医疗行业?
2017-06-08 11:05 互联网医疗

医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C端,一个消费群体,不是做简单的轻决策,二是每天做很多的重决策。诊疗、手术、用药,面对这些重决策,用互联网打法是打不通的。

文/创业黑马案例研究中心 陈雪娇

黑马名片:

高杰,黑马营十四期营员。81年生,河南人,斯丹诺创始人。9年军人生活、10年药企经验,3年创业经历。斯丹诺以帮扶各级公立医院构建肝病诊疗中心为基础,以国家级医院远程肝病会诊中心、省级医院远程肝病会诊中心为依托,以全国县市级公立二甲以上医院为远程肝病会诊基地,构建全国远程肝病医疗联合体,帮助医院建立肝病诊疗中心,开展远程诊疗活动。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肝病治疗技术的产业化发展,打造肝病专科领域的“医联体服务平台”,并建立全国慢性肝病精准诊疗技术平台。

这个行业的创业者没有性感的故事,外人不甚了解甚至没有太大兴趣,她做的是医学诊疗,致力于搭建全国慢性肝病精准诊疗技术平台。

似乎是冥冥中注定的,从参军、学医、到创业,历经坚韧、搏杀、难过、自省、自愈、自燃。不因为他人的评价影响既定的生命轨迹,沉静、从容,聚精会神、日夜兼程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星辰。今天,学霸君与您分享斯丹诺创始人高杰的创业故事。

“倔强”军医创营销奇迹

斯丹诺的创始人高杰是有着古典气质的美女,同时具有多重身份:军人出身,军医、军烈属、创业者及单身妈妈。

高杰于1981年出生在河南焦作市一个干部家庭。13岁那年,受电视剧《军校软事》的影响参军,被分往广州军区第四通信总站(学霸君注:现驻港部队的前身),在军队磨练1年后调入总参兵总部机关,199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员。

1997年考入解放军军医学院,2001年毕业分配到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八所,从事医学科研。2003年,高杰结婚,丈夫是海军飞行训练军官,第二年就生下儿子,之后转业到一家已上市的大型药厂工作,一干就是10年。

一开始,高杰在这家药厂从研发实验员到医学部经理,29岁就担任全国市场总监、全国销售总监。

高杰曾负责一个临床濒临淘汰的肝病药品,早在军事医学科学院时,便研究过这类生物制剂,肝病患者一年要肌肉注射180针,患者的依从性差,并且临床应答率只有30%,可想推广的难度。随即,高杰带团队开始进入儿科市场,因为呼吸道感染的市场空间巨大,孩子多是病毒感染,抗生素滥用是主要的问题,高杰就对所有呼吸道病毒的敏感性进行排序,组织儿科专家进行临床大规模的试验,并发表学术文章。

根据北京儿童医院流行病学统计,3岁以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96%是病毒感染引起,86%是呼吸道合疱病毒引起。但当高杰推动企业市场转型时却遇到了困难,6个董事会成员有4个坚决反对,理由是儿童使用剂量小,市场规模太小。

在所有人不看好的情况下,高杰决定用数据说话。她带着团队把销售额从7000万做到了1.2亿,并留下了大量临床试验样本,现在儿童使用的雾化干扰素背后有她的一份功劳。

自愈后自燃 开启创业路

在人生春风得意之际,上天却和她开了个大玩笑。2013年,高杰的丈夫因为飞行事故不幸牺牲。那是她人生最黑暗的半年,“我眼前常常浮现出那天早晨他对我的最后一个微笑和微信中留给我的最后一句话。”“我无法面对年幼的孩子和他的父母,不知道时间该如何度过,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唯一能让我感到安全的是拥有自己的事业,把我们的孩子培养好,给父母足够的钱养老。”

从此,高杰放弃了百万年薪,开始创业之路。“第一笔启动资金是先生留给我的200万抚恤金和借来的300万。”

后来她在朋友圈分享了这样一段话:

一个有能量的人必须具备以下两种能力:

第一,自燃。无论有多疲惫,遇到多大的困难,挑战,只要一出现在公众面前,立马激情四射,光芒万丈,活成一种沸点的状态,无形中影响别人。

第二,自愈。大成者都是大磨难者,领袖必须有愈合自己伤口的能力,才有机会接收更大的挑战,变得更加卓越。

自愈后的高杰重燃斗志,仅仅10个月,高杰就挣到了人生第一个1000万。

依托大数据“精准诊疗”

斯丹诺是高杰成立的第三家公司,这个名字背后的故事是:普罗米修斯偷了天庭的圣火撒向人间,从此人类有了光明和生命,而他却因此被绑在高加索山上接受老鹰白天啄食肝脏的惩罚。

高杰的英文名字是Crystal (水晶),希腊语的发音是斯丹诺,寓意像水晶般坚韧,像修斯般执着。

斯丹诺的前身是“北京亚太肝病诊疗技术联盟”,是一家NGO组织,有1000多家医院和5000多名医生,注册患者超过5万名,主要帮助会员医院搭建远程会诊系统,组织全国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同时开展医疗的培训和医疗就诊服务。围绕“精准诊疗”管理肝病大数据。

2015年9月成立至今,斯丹诺通过独有的“3+1”服务模式,向医院输入“资金、技术、专家和移动医疗服务”,打造区域协同医疗平台,快速形成基层医院的肝病医疗服务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与数字化医疗服务能力,解决基层肝病患者看病难题。

目前,斯丹诺已实现营收600多万,与300多家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平台有注册医生6000+。

斯丹诺的盈利模式是通过向基础医院提供品牌专家和技术培训和问诊服务产生收入,同时通过帮助医院构建标准化诊疗中心所需要的硬件(包括设备、耗材、药品等)变现。

他们有一个“医生集团”,聚拢名院名医,同时名院名医把他们的品牌和资源输送到下游,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基层患者不用出县,3小时路程以内北京专家自动上门服务,既保障医生收入,同时也帮助基层的患者。

2017年4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有关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和诊疗的报告。中国现有肝病患者2.8亿,其中乙肝和丙型肝炎患者将近1.3亿,脂肪肝、酒精肝、药物性肝损伤等患者将近1.4亿到1.5亿,超过3000亿的诊疗费用,市场规模庞大。但只有9%的人通过诊断知道自己患有肝病,同时规范化的诊疗只有1%。每90秒钟,就有一人因为病毒性肝病而死亡。

目前慢性乙肝病毒携带是终生的,没有治愈性药物,只能长期控制病毒不复制,唯一治疗途径是吃药,患者经济负担非常重。斯丹诺给出治疗方案,帮助患者进行慢病管理,同时降低国家医保投入,依靠医疗大数据的支撑,一方面做精准诊疗,另一方面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未来,斯丹诺还将与百家传染病医院合作,通过远程培训现场手术、现场问诊服务患者。

互联网打不通医疗?

当下,移动医疗的很多app倾向于轻问诊,但对于真实的医疗行为来说,未经全面了解下的轻问诊其实是个伪命题。对于医生来说,在开放的问诊平台上更注重自己能提供多少有治疗价值的建议。但由于无法全面了解患者的真实病情,问诊更倾向于健康宣讲,更多的时候医生只能指引患者去某个科室检查,但往往患者并不能接受这一现实。

医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C端,一个消费群体,不是做简单的轻决策,二是每天做很多的重决策。诊疗、手术、用药,面对这些重决策,用互联网打法是打不通的。

高杰也尝试过互联网,目前还在摸索中,但她更相信大数据的精准算法。来到十四期黑马营后,她的视野更加开阔,“医疗是一片净土,虽然前面尝试移动医疗的公司并不顺利,但未来5年一定会改变。未来只要拿出手机,一定会知道脉搏多少,是否吃药,个性化的差距在哪,因为精准医疗依托的是大数据,这是本质。但是需要一个互通互认的系统、大数据、智能化共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