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 | 获黑马基金天使轮融资,真机智能要用无人配送机器人解决“最后一公里”魔咒
2017-07-27 11:24 真机智能 无人配送机器人

机器人配送,是否能解放200万快递小哥?

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是场惨烈的战役。

电商和O2O当年的烧钱大战也让配送行业的竞争走向恶化,各大平台之间的对峙时常见诸媒体。直到资本寒冬之后,这个市场才渐趋理性,重新向注重服务质量和精细化转型。但这,才是难度加大的真正比拼的开始。

艾媒咨询发布的《2017Q1中国即时配送市场研究报告》中显示,2014年至今,即时配送用户规模在稳步上升,用户规模以较快速度增长,由2014年的1.24亿增长至2016年的2.31亿,2016年增长率达35.1%。

配送市场规模在扩大,“最后一公里”却仍然陷入魔咒之中:快递和外卖的电动车在马路和人流间险象环生地穿梭;用户无法按时收货带来大量人力耗费;快递柜虽然能够部分解决二次派送问题,但仍然满足不了随时随地的配送需求,也与网购其他环节脱节……

2015年,当电商和快递公司都在试图用无人机解决“最后一公里”时,美国的初创公司Starship表示,用自动驾驶机器人会更加适合: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也减少了能耗。目前,Starship已经和美国的外卖与众包物流公司合作,进行交货测试,为客户提供服务。

现在,Starship也有了自己的中国同行。日前,作为国内首家无人配送机器人公司,真机智能宣布,已经完成了黑马基金投资的天使轮融资。此前,公司在成立初曾获得硅谷知名孵化器PNP的种子轮融资,并被评选为清华大学十佳创业团队。真机智能推出的无人配送机器人,专注于解决大学校园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目前已迭代至第三代产品,并已经在部分校园进行了实测,即将开始商业化进程。真机智能创始人刘智勇表示,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核心技术强化,以及产品运营和市场营销方面的投入。

“最后一公里”的机器配送员

“有数据表明,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成本,是之前1000公里的5倍。”刘智勇说,“用人力来作为配送的末端,是非常不经济的。”

刘智勇是前阿里巴巴“瓦力超级大脑”项目负责人,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计算机系(ETH)博士休学生,研究方向是机器学习。同时拥有帝国理工学院(IC)和中国科学院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研究经历,也是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他是2017年度清华大学《创办新企业》入选成员,清华大学x-lab下一代技术教育基金获得者和清华大学创+种子基金获得者。2016年7月,刘智勇创建了中国第一个专注物流最后一公里的无人配送机器人公司。

真机智能创始人刘智勇

在刘智勇看来,物流配送的末端,和电商、社交、搜索一样,是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触及生活本质的刚需。然而,这个需求,却一直在用最原始的方式去解决。电商、社交和搜索可以由互联网解决,但配送需要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来解决。用机器人来替代人工,本质是让生产资料也充当生产力。

2016年,真机智能成立。这家诞生于清华大学x-lab的公司, 创始团队包括来自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帝国理工学院、清华大学和阿里巴巴的机器学习以及机器人技术研究者,凭借着在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和经验积累,他们用几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无人配送机器人第一代无人车的原型。到今天,已经迭代至第三代产品,公司发展到20余名员工,包括机器人导航、计算机视觉、嵌入式控制、机械设计等多个方向。

在北京中关村智造大街真机智能的办公室里,黑智见到了这台无人配送机器人。它是一辆高不到1米的六轮小车,可承重30-50千克,据刘智勇介绍,它可以实现每小时10km的低速行驶,续航达到70-80公里,标准实现3-5km内区域范围内的配送工作。六轮结构保证了它的行驶稳定性,能够在载重情况下顺利通过各种不同情况的道路,如草坪、减速带,爬上35度以内的坡度等。

在真机智能的配送机器人上,配备了激光雷达、摄像头和传感器等。配送机器人通过真机智能自主研发的导航技术,实现实时的构图定位和导航,减少误差。在行进时,机器人通过激光雷达和视觉算法,理解环境、构建地图,实时规划路径。在校园等有限环境中,配送机器人也会面临路况变化、行人众多等复杂环境,机器人通过摄像头进行行人检测、车辆检测和路面分割,以及激光雷达进行障碍物识别,采用深度学习的环境建模技术识别行人和危险物体,提高避障的准确度。

由于路面环境复杂和不断变化,路径规划也会面临突发调整,真机智能在云端建立了智能调度技术,依靠机器学习模型进行预测和分类,实现控制决策。在避障、寻找路径和设置多个配送点时,机器人可以实现最优的调度方案。

无人机配送快递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被“劫机”。而这也是快递机器人同样要面对的情况。据刘智勇介绍,当无人配送机器人携带包裹行进在路上时,其配备的智能锁从里面锁上机柜,只有下单的接收快递者可以用手机解锁取出物品。同时,稳定的六轮减震驱动结构保证机器人能够平稳行驶,保证物品的安全无损。同时,无人配送机器人内部,还内置了警报系统和跟踪系统,确保机器可追踪和召回。

切入校园快递商用场景

真机智能无人配送机器人瞄准的最先落地的场景,是校园内快递的物流配送。

校园快递,是片异常庞大的市场。年轻人构成了网购的主体,而高校学生,又是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据2016年首份《中国高校校园快递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快递包裹量206亿中,高校快递数量超过7.2亿,占整体的6%;同时创造的206万就业中,有7万人是高校快递直接带动的。但是,校园快递的“最后一公里”,却又是痛点最为明显和突出。大部分高校校园都规定了快递员不准许进入的制度,快递柜也难以设置,学生必须要步行到快递点收件和寄件,不仅麻烦,而且等待时间长。

但这“最后一公里”的空白地带,对于配送机器人而言,却提供了较为利好的条件。校园是个相对封闭的有限环境,校区内的道路环境,比起校外,显然复杂程度也大大降低,有利于配送机器人的测试和迭代。但在未来,机器人会逐渐走出校园,实现真正最后三到五公里的配送,并成为城市的基础设施。

而利用真机智能的配送机器人,校园内快递配送可以通过复制快递短信,安排送货服务,机器人自动规划路径、智能送达货物。对于快递公司而言,也可以节省配送的人力成本。

要想保证产品商业化顺利推进,成本和价格自然是首要因素。“我们是个拥有综合技术实力的团队,为无人配送机器人而生。从机械设计、底层电路的设计,从机器学习模型到系统集成,全部都是一体化研发的成果。”刘智勇说,“这就使得我们能够从整体上把控和适应产品的需求。从传感器的选型和算法的适配上,在适应需求的基础上,尽量在配置上节约成本。”据刘智勇透露,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真机智能配送机器人的单机成本,基本能够控制在极低的水平。

也正是在一体化研发、成本控制的基础上,刘智勇为真机智能的配送机器人,设置了一条“共享租赁”的商业化模式。这是一条类似于摩拜单车和OFO的产品路线,即由真机智能作为配送服务平台,提供机器人配送服务,按单收费。在刘智勇的设想中,真机智能未来并不是一家硬件提供商,而是服务平台,一端连接起上游的B端客户,一端连接起C端用户。而这样一台机器人配送的租赁费用,仅仅是现在人工配送成本的一半不到。

“当用户的满意度日益提高,”刘智勇说,“配送机器人将成为人力配送有益的补充。当速度和效率越来越高时,它将逐渐替代人工。”

真机智能已经为未来的进入校园做好了准备。据刘智勇介绍,公司已经打造了10-20台的小规模机器人群组,并在线上和线下服务端都进行了设置。在7月份校园路测之后,真机智能已经和部分高校进行了合作沟通,并将新学年开始运营,和新生一起“入学”。

之后,真机智能也计划逐渐向外卖配送等服务扩展。“成本高、管理难,是这些企业面对的共同的痛点。”刘智勇说,“这是他们的核心需求。只要技术足够成熟,它们会很快接受这一改变。”据刘智勇透露,目前,已有部分外卖和零售平台,和真机智能达成了合作意向。

机器人智能物流的广阔市场

在短途配送上,除了Starship外,美国的Dispatch也已开始测试机器人送餐。而在国内创业公司中,类似于真机智能的短途物流配送机器人还是鲜见。用物流机器人代替人工的趋势,虽然还是刚刚显露出头角,但是已有大型物流公司玩家准备下场。在海外,亚马逊有货架机器人。在国内,去年菜鸟推出了小G机器人;今年的618大促上,和京东的电商打折一起亮相的,还有其推出的快递配送机器人。

但巨头的入局,在刘智勇看来,也并不会对创业公司们造成压力。“相对于业务多元化的大型公司,创业公司更为聚焦和专注,在产品迭代和发展速度上,也相对跑得更快。”

同时,给予他信心的,还有这个市场的巨大潜力。据刘智勇测算,目前每天快递订单量是3000万单,外卖日订单量是1800万单,而线下配送量仍然在以每年120%的速度增长。而在清华大学这样规模校园里,至少需要25台这样的配送机器人才能满足配送需求。全国高校内,则至少需要1万台机器人。

这个市场也仍然受到众多的制约。提高技术、教育市场、政策法规的限制等,都是物流配送机器人企业面对的问题。

但是,在刘智勇看来,机器人做物流,“是一个必然的大方向。而现在,切入的最好的时间点已经到了。”在他看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逐步走向成熟、硬件成本的降低,以及人力成本的不断上升,推动物流配送机器人,走到了市场爆发的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