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头条号内容生态到底是怎样的?
2017-08-22 13:59 今日头条 内容生态 金字节奖

金字节其实只是告诉了我们内容创业下半场的残酷。

来源 | 俊世太保(ID:lijun_taibao)

文 | 李俊

“优质的深度报道给我带来丰富的信息输入,很大程度地满足这需求。相信有这种体验的人不止我一个,也许,这就是深度报道的价值所在,” 几天前的今日头条金字节奖颁奖典礼上,今日头条CEO张一鸣揭示了金字节的初心和使命。

在这个内容创业的时代,有幸还能见证这样一个针对优质内容的颁奖典礼。在这场被将被誉为科技媒体含金量最高的盛宴,我们看到了诸多优质的科技原创报道。但这却和真实的内容创业生态相去甚远。

金字节奖,只是证明了我们还不能没有编辑

在这次颁奖典礼上,今日头条副总裁赵添对外公布了不少头条号科技资讯的数据,在她看来,科技已经成为全民话题,并在消费科技内容的人群地域在下沉,优质长文仍然被用户所青睐。

 

“一年时间,科技内容的日均阅读数从去年7月的8700万,增长到今年7月的1.7亿,今年是去年同期的1.9倍。日均文章数,今年7月日均则是去年同期的1.2倍。每5个头条用户中,有1个为关注科技的用户,”

“对比后发现,金字节候选文章的阅读量,则是远远高于科技类文章的平均阅读量。金字节候选文章,每篇文章的阅读量为6万;科技类,每篇文章的阅读量为7946。从阅读量上看,前者是后者的7.6倍。”

赵添的结论以及对外披露的数据,自然没有问题。但问题在于,金字节候选文章阅读数会远高于科技类的平均数,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智能分发下,优质长文被用户青睐,而更多体现的是今日头条的人工干预。

例如财经杂志的《共享单车:资本局中局》就被Push弹窗过,这些文章在经过人工加权后,得以在极短的时间触达到数百万科技兴趣人群,获得的阅读数自然会远比普通科技类资讯高,但这些优质内容的传播对整个行业却并不具有借鉴意义。

张一鸣曾在多种场合下强调,“我们是一款基于机器学习的推荐引擎,用户在任何时候打开它都会有新的结果。我们没有编辑团队,完全基于机器来决定给不同的人看不同内容,所以我们将自己看成信息的分发渠道,我们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把用户感兴趣的内容推荐给他。”

但实际情况下,今日头条有大量的编辑团队存在。只不过移动互联网为今日头条带来了海量的内容,这些编辑和原本门户时代的编辑职权出现了很大的差异化。36kr在《最后的角力:媒体的崩坏和重塑》一文中对新媒体时代的编辑职权的变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建议大家去仔细阅读。

“在新的内容生态里,新秩序尚未建立。众所周知,微信公众号是新时代中生态建立得较好的地方,微信号有建立自己品牌、维护住粉丝的动力,它也逐步建立起了对版权的保护,有侵权投诉机制。但在信息流中,文章和媒体的关系被打散了,用户没有主动关注的过程,往往对作者是谁并不在意。这使得作者缺乏保持高质量的驱动力,更加倾向于加热词、标题党、抄袭等方式挣快钱。”——《最后的角力:媒体的崩坏和重塑》

再以财经杂志的《共享单车:资本局中局》为例,根据过往的经验,在今日头条上这样的标题+配图,如果没有人工加权,最后能获得的阅读数很可能不会超过1000。所以金字节的出现,表面上看是对优质原创内容的尊重,但更大意义上还是在说明:个性化推荐时代,我们仍缺不了编辑。即使内容生产机制已经去中心化了,但机器仍然很难对优质内容进行识别,编辑的价值观仍然不可替代。

残酷的现状,真实的头条号内容生态到底是怎样的?

虽然金字节奖对当下的内容创业生态不具有借鉴意义,但赵添在颁奖典礼上的数据,还是透露了当下的内容创业残酷的生态。

今日头条科技类文章日均总阅读数为1.7亿篇,每篇文章的平均阅读数是7946,也就是说,今日头条上每天产生的科技资讯大约为3万篇。每天分发超过3万篇科技资讯,这的确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数字。但这个数字却建立在无数底层内容创业者辛的辛勤劳动基础之上。

众所周知,今日头条是第一家扶持内容创业者的平台。最著名的扶持计划是「千人万元」和「百群万元」计划,再加上近期头条号推出的「礼遇计划」,在头条号平台上,每个月至少有1200人能够在原有收益基础上,获得1万元的现金奖励。

但这些配额相比数十万内容创业者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至于分配到科技类的名额数量其实就更少了。按照今日头条现有的分类来看,这个比例很可能不到10%。以每日3万篇科技资讯、每位头条号作者每天生产3篇文章来计算,头条号的科技领域的作者大约有1万人。1万人只有120人获得了原创补贴,这并不是一个乐观的数字,而这也意味着绝大多数人依靠的仍然是广告分成。

那么想要在头条号平台一个月分成超过5000元,这个难度到底有多大?按照现有的分成机制,今日头条平台的原创图文分成差不多是1000阅读1元,想要实现单月分成超过5000元,这意味着一位作者单月累计阅读数要达到500万,平均每天的阅读数要达到17万。

按照赵添公布的数据,每篇科技文章7946的平均阅读数,这意味单个科技作者想要实现月入5000元的理想,需要每天生产22篇文章,很显然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绝大多数头条号作者每天的产出也就是3篇左右,平均每天的阅读数2万。换句话说,绝大多数科技类头条号作者每个月的分成不会超过1000元。

而我们要知道这样的分成比例,还是针对有「原创标签」的头条号作者。在《今日头条的这4个小改变,对内容创业者意味着什么?》一文中,我曾提到:由于原创标签会决定一个头条号作者的分成系数,同样的阅读数,拥有原创标签的头条号作者比没有原创标签的作者分成高10倍。但对一家面临巨头围剿的企业来说,并没有足够的实力对所有作者进行补贴,所以在开放原创标签这件事头条一直比较谨慎。

实际上的残酷还远不如此,头条的推荐机制是「爆款的文章会被推荐给更多的人」,这种推荐机制之下往往会导致一个直接的结果:流量大部分都被分配给头部内容,这意味着,绝大多数科技资讯的阅读其实是远低于7000的。当绝大多数科技作者单月分成都没有超过1000元时,还有人会觉得内容创业很繁荣吗?

开心是一位来自贵阳的头条号内容创业者,去年过完年后,他辞掉了现在的工作加入到内容创业的大军。“做了3个头条号,每天写15篇稿子,再把这些文章同步到其他平台,一个月差不多能有4000元分成,在贵阳这样的城市算是一份体面的收入,我的目标是未来一个月赚1万元。”不过事与愿违,随着今年头条号不断下调作者分成系数,如今他的月分成已不超过1500元。

我们可能见惯了逻辑思维、一条、二更这些内容创业时代的佼佼者,但更多的内容创业者还是生活在底层,缺乏有效的变现方式,也不会获得平台的支持。内容创业给后来者的机会正在不断减少,对于头条号的内容生态也同样是如此。

今日头条的出现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正如知名媒体人尹生的一篇文章《谁也阻挡不了中国互联网的今日头条化》所说的:“不是今日头条本身有多厉害,而是用户的时间越来越被内容所占据,而内容中自有黄金屋。互联网商业史表明,谁远离了用户,谁就将被潮流抛弃。”但这家公司在如何实现内容生态共赢方面,恐怕还需要做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