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舌尖3》不好看了?
2018-02-24 10:25 舌尖3 美食纪录片

《舌尖3》是一部好的美食纪录片吗?

来源 | 犀牛娱乐(ID:piaofangtoushijing)

作者 | 杨震宇

伴随着人们陆陆续续回到打拼的城市,开始了新一年的工作,这眼看着又一个新春佳节就这么过去了。今年严厉的禁炮令和话题度越来越低的春晚,让寻常百姓所谓的“年味”更加显得格外稀少和珍贵。

然而春节除了春晚和院线大片之外,能让一家人都值得期待的年度节目其实并不多,《舌尖上的中国》系列可以算的上是一个。而继第二季之后,时隔四年,从大年初四开始播出的第三季,自然也是吸引了全国吃货的目光,话题度还未开播就已经很高了。

作为中国纪录片中最知名和成功的IP,随着第一季黑马似的爆火,《舌尖上的中国》系列一直被认为是国内美食纪录片的标杆,这次的第三季也被寄予了观众们对于春节一饱眼福,欣赏美食的厚望。但是播出后,豆瓣评分6.5分的成绩,以及网络上关于广告和剧集中不少错误的争议,让这个经历了制作团队全新更换的《舌尖3》,刚刚播出,就出师不利。

新一季背后团队大换血,

导演和制作公司都换了

2012年陈晓卿导演的第一季《舌尖上的中国》,凭借对中国美食的深刻解读、精致的镜头展现、灵动的配乐和精良的制作,迅速俘虏了全国观众的心,一夜爆火,取得了豆瓣9.3分的超高成绩,让纪录片这一种影视形式走进了主流观众的视线里,被网友评论道为“下饭神器”,足可见其当时的影响力。

而两年后原班人马的第二季,在展现美食之中尝试加入一些生活故事,探讨人和食物的关系。虽然在口碑上有所下滑,但还是整体上中规中矩,依然还是熟悉的味道。

但是让人期待久违了四年的第三季,在预告片预热阶段却引发了不少的议论,观众们发现导演和整个制作团队都换人了。

为新一季《舌尖》执导筒的,是1993年开始在央视《东方时空》栏目组从事纪录片创作,制作过《中国人的活法》《中国人在非洲》和《我们这五年》的女导演刘鸿彦。

变换的不光是导演,这次《舌尖3》背后的制作团队也换了,来自于一家新三板影视公司:苏州传视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传视影视)。

这家成立刚满3年的影视公司,在上市前期实现了不错的收益,而随着其发展壮大,业务重心也逐渐从宣传片、纪录片、影视剧协调发展,转向为侧重于影视剧和综艺业务,传统的纪录片和宣传片比重不断减少。

据悉这次传视影视的初次参与,为《舌尖3》提供了包括前期航拍、DIT数字影像工程管理、后期剪辑以及包装等专业服务。

可能看了一个假的《舌尖3》,

这是《国家宝藏》吗?

正是全新的导演和制作团队,让《舌尖3》区别于以往两季,有优秀出彩的地方,也有不那么让人满意的缺陷,这点从观看体验上可以明显感受出,也正是观众和网友吐槽的重灾区。

不难理解,期待了四年,又赶上春节,全家围在一起看电视的日子,观众自然要求和期待非常高,对于节目的画面内容,剪辑节奏等都是很大的考验。

很多观众都是打开电视,正襟危坐,准备来一场关于美食的视觉盛宴。但是看完节目后,一脸懵逼,先前极高的期望瞬间转化为失落,最大的感受是,美食在哪里,说好的“舌尖上”的中国呢?

看完已经播出的几集之后,留在头脑中唯一的感受,就是贯穿全片的“离题感”。第三季共8集,每集50分钟,主题分别是“器具”“宴席”“厨人”“小吃”“点心”“食养”“时节”“融合”。可以看出,这一季导演希望脱离出前两季单纯围绕美食的框架,着重描绘中华饮食文化对于平凡百姓生活的意义。

本意是寻求区别于前两季的突破,和整个系列内容的升华,但无奈有些用力过猛,矫枉过正,力道使得不讨好了,再加上50分钟不短的片长,缺少着重刺激点的设置,让有些乏味的套路显得更加不够吸引眼球了。

以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第一集《器具》为例,本意是希望通过中华饮食文化中器具多样性的描绘,凸显人和器具,器具和食物的全新关系。但新的制作团队带来了新的行片节奏,整体给人感觉非常开门见山,直入主题,缺少相对的适应性的叙述铺垫。

其次快镜头的频繁使用,和快速的视角转换等拍摄剪辑手法也给人非常明显的区分感,总感觉导演希望拍很多东西给你看,但你最后却什么都没看到。

观众带着看美食的心情打开电视,看到的却好像是“大国工匠”或者“国家宝藏”类的节目。明白创作团队希望寻求突破,但是《器》显然没有表现出器具和美食之间的共鸣,更多的是讲述手工匠人遵循传统,钻研手艺的匠人精神,对于真正的主角“扣碗条子”、“小酥肉”等菜肴的镜头却是一带而过,给人一种是来看碗的而不是菜的错觉。

后面几集也有类似的问题,过于寻求田园牧歌似的角度。由一个故事和人引出一道菜是《舌尖》系列的一贯传统,但是最重要的是那道菜,是美食。显然有些混乱的剪辑和叙事手法,对于美食的刻画比重显得有些不足,无论是食材或是制作手法,《舌尖3》都没有彻底的讲好一道菜。

知乎上一众网友表示第三集「宴」是有史以来最烂的一集,《舌尖》首先是个美食节目,再靠美食来穿起食物背后的文化,匠心,乡愁。「宴」一没有讲个好故事,二没有对美食的极致追求,三没有传达出美食之美,在用典上还一塌糊涂。

就拿婚宴这节来说吧,从全藕宴到全鱼宴来回穿插,剪辑上十分破碎。没有说明全藕宴用了多少烹饪手法。婚宴有藕之外,有多少吉祥的寓意?扯出来的一句“因荷得藕”实在让观众捉摸不透,原对的经典就经典在“因荷而得藕”的对仗句“有杏(幸)不需梅(媒)”。

这让不少网友都在吐槽导演功底、文化底蕴不足。不仅摄像上滥用大光圈和微距而且跟焦还一直跟不上,剪辑也是一片混乱,不知所云,让观众看的头昏眼花。而对每一个菜,每一个宴,都没有说好说透,对于前面铺垫的人物故事倒是占了巨大篇幅,但这铺垫的故事跟后文的菜其实也没有多大联系,菜的烹饪方式全都是一笔带过,明明很多菜都可以仔细品味,但是却详略失当。

如果说对于美食的匆匆带过和刻意的煽情,是让观众失望的原因,那么第三季为店家打广告的嫌疑,确实是让《舌尖3》一度处于风口浪尖上。

无论是淘宝上卖到断货的“章丘铁锅”,还是朋友圈里的“淮阳菜刀”代购,都让这个美食纪录片的讨论点脱离了节目本身对于美食诠释的价值和意义,一旦和商业挂钩了,我们很难再去用单纯的影视作品的角度去评价好与坏了。

一同被讨论的还有第二集中出现被推荐的“八婆串串”和“红姐煎饼馃子”,前者被爆是为了开分店招加盟商,后者被传出所谓的十年老店是刚干了几个月的新摊儿,并不好吃。

对于种种传闻,作为观众我们无法直观辨认其真假还是炒作,但是经过这一番脱离节目本身的争吵后,再看《舌尖》上的美食,那个悸动的胃和心,难免也有些凉了。

那么最后,

《舌尖3》是一部好的美食纪录片吗?

首先,这一季还是有不少值得看到的亮点存在的,比如和画面配合精妙,层次深厚的背景配乐;其次是色彩和环境的切换非常体贴眼睛,观感良好;还有录音部分也很出彩,很好的烘托了食物的质感。

这样来看,如果拿掉前两季所创造的口碑和成绩,单看第三季,《舌尖3》算是一部合格的通过人和故事来讲述中国饮食文化的纪录片。

而如果非要加上前两季的影响,那么显然第三季是不令人感到惊喜或满意的,强烈偏离美食的“离题感”和例如“回访”建立于唐朝等客观错误的出现,也让全片槽点多到观众不知道怎么吐了,如果要想挽回口碑,那么还需要看后面几集的具体表现。

现在整个系列拍到了第三季,《舌尖上的中国》,最终到底是讲舌尖上的那点儿事,还是讲故事中国的那些事,这个平衡感和布局的拿捏,还是需要后面拍摄“舌尖”系列的导演所要仔细思考和揣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