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p变“硬”
2019-06-26 17:54 王宁 Keep AIoT Keepland keepers

2Keep变“硬”

健身APP是Keep的原点,但它已经走出很远。

文 | 李夜

在Keep第二次技术开放日,有一个现场互动,Keep问台下观众,Keep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答案五花八门,但没有Keep想听到的答案:Keep是一家运动科技公司。

显然,大众,甚至是Keep用户对Keep的认知还停留在过去:Keep只是个健身APP。

健身APP是Keep的原点,但它已经走出很远。无论是keepkit、keepland还是keepup,都是Keep挣脱原有标签的尝试,它开始走向家庭、城市和生活等新场景,宣示自己的存在以及它和keepers(keep用户)所标榜的年轻健康的生活方式。

图片 1

Keep创始人王宁的梦想是希望当人们运动时,能想到的是“Keep一下”,就像人们搜索时想到“Google一下”一样。这个年轻而又低调的90后,丝毫不想掩饰自己的野心。他在公开演讲中表示:

“Keep 的愿景是希望成为一家全球化的运动科技公司,用科技力量改变全世界人的运动和生活,我们希望让世界的每一个人都动起来,让世界都可以动起来。”

他还提到,如果Keep只是一个App,那就“可惜”了。

截至目前,Keep并没有透露成为世界级运动公司的计划。从披露的信息来看,它一方面面向家庭、城市、生活积极布局新产品,另一面是keepkit、keepland能够获取维度最准确、最真实的数据,反哺数据算法使其更智能,让用户的运动更有效。Keep的价值在于先让用户运动起来,再让用户运动更有效。这是Keep成为世界级运动公司的起点,也是根本所在。

Keep盔甲与软肋

2018年年初,由于Keep程序员一次小小的失误,造成服务器宕机超过30分钟,登上了微博热搜榜第一名。用户在微博上抱怨,没有办法完成当天训练。截至上个月,Keep已经有1.85亿用户。其中,日活为600万,月活是4000万。在运动健康领域,Keep长期保持在App Store第一的位置。

但Keep护城河是什么?

一年前,Keep认为是内容。截止目前,Keep 有超过 1200 套健身内容。除了健身品类之外,Keep还不断丰富内容品类,将瑜珈、户外骑行、跑步、登山等一系列品类囊括其中。这是PGC,也即平台生产的内容。另一部分Keep上的内容是UGC,是用户生产的内容。常见的UGC包括,用户的运动打卡、个人锻炼数据,或者运动时发的运动动态等。这是Keep和外界认为的壁垒或者护城河。

“数据积累下来以后,退出成本就很高,所以运动这个行业假如真正把住No.1这个位置很难下去的原因就是这个。”Keep硬件系统部负责人刘煦告诉i黑马&黑智。

但刘煦也指出,内容护城河有一个问题。

就PGC内容而言,“它的抄袭成本特别小。现在,比如说我给你投1000亿,砸钱搞一个内容,我可以马上翻拍一个跟你一模一样的,内容不存在壁垒,只能说是优势,是用钱砸出来的东西。”

就UGC内容而言,Keep积累的用户数据虽然量大,但是这些数据的真实性和数据维度都存在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数据价值。有一个Keep的资深用户向刘煦反映了一个他在使用Keep过程中遇到的问题:Keep最开始没有离线保存的功能,他去的那家健身房没有网,每次练完之后,结果保留不了,不得不出去又放一遍再打卡。

刘煦也提到,“我们有22亿条运动数据。比如对着屏幕去进行一下训练,我知道你是哪个人,这个人是男女,在几点练了每一项训练、卡路里消耗多少。这些,我是知道的。这个数据是有一点用的,但是不精准,甚至有没有练我都不知道,就是开了把这个视频播一遍我就觉得你练了,我不知道你练没练,但是,我也无法给你指导,你做得准不准,我不知道。”

如果数据不精准,“让用户运动更有效”则成为一句无法落地的口号。盔甲出现了裂痕,那么如何修补?

keepkit、keepland以及今年上市的智能运动手环或是Keep修补的举措之一。“硬件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收集的数据很真实,也很可信,它提高了数据价值,这也是我们Keep公司一个想法,这三年我们是在健身领域做的No.1,核心壁垒在哪?

肯定是要有一些技术上数据的东西,我们沉淀了这么多用户的数据,硬件这个事情是帮助数据变得有价值,有22亿条的数据和有22亿条用户运动的真实数据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之后做一些运动方面的、健康相关的,这个数据就是我们的壁垒。”刘煦表示。

Keep手环一经上线就被一抢而空,截至目前,KeepKit 跑步机已经卖出了6万多件。Keep CTO彭跃辉在技术开放日的演讲中提到,目前通过课程达到减脂、增肌的目的的用户占比为30%。

他希望硬件的引入能够提升这一比例。在他看来,硬件能够观察到用户使用的深度和使用的频率。“目前,硬件的量和用户的量比起来还是偏小的,它现在还没有明显效果,可能等出货量更大之后会有一些帮助。现在,这些硬件设备得整个的影响肯定有正向的作用,但是现在影响还比较小。”

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硬件,Keep希望其销量能够成为行业的TOP3。对于Keep来说,规模很重要。除了能够带来更多的用户、更多的数据之外,因为每一款硬件能拿到的数据是确定的,规模越大,数据的效应也会越明显。

Keepland

Keepland面向城市空间。“我们特别希望 Keepland 最终可以成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像邮局、银行、便利店一样,而且我们相信,终究在城市的每一个街区,都将有一个空间是属于运动的。我特别希望Keepland可以承载这样的使命。”王宁说。

从2017年开始拓展,至今,Keep在北京开了十多家店。

Keep一直不希望外界称呼keepland为健身房。在开放日上,彭跃辉强调,“Keepland跟传统健身房有一个本质的区别, Keepland更注重用户的体验。”

在彭跃辉看来,“健身房是一门生意,它的本质区别就是在于你怎么让这个生意可以持续。传统健身房选择的就是收割,收割带来的问题是今年办的卡但是一年没有来,明年还会不会办?不会来的。

我们的出发点把它当成一个产品,我们希望用户能留下来…我们希望keepland持续产生价值,不是今天我们一次性把一年的收入都收割完了,如果一个用户能够一年留存30次,这和办年卡没有本质差别。

这个差别会决定我到底是以销售导向,是以去让大家办卡,还是去让每一节课的平效更高?传统健身房并不是不知道这个,而它的模式无法把坪效提到一个地步,所以它没办法走keepland的模式,因为它没办法做到这么高营收的效能。“

Keepland提高坪效的方式是团操课,一对多,一个人服务更多的人。“这决定了你不可能去摆20台大型器械。这样,坪效就起不来。”从获客成本上来看,Keepland一部分用户都来自线上。“我们每个老师每一场可以服务20人左右。”

其实,也有热心用户向Keep建议Keepland向高端带私教的健身市场转移。但Keep往往说NO。这背后是定位的问题。在本次技术日上,彭跃辉也在用反问回应这一建议:真正能够请得起私教的比例连1%都不到,你到底是想去拿99%的市场还是拿1%的市场?我们肯定是先把更大的市场拿到。

彭跃辉认为,Keepland也算是一次升级。“它其实比你用Keep的成本还是要高的。”

目前,Keepland还是Keep使用自有资金打造样板的阶段。但是自有资金不足以实现Keepland 最终实现成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希望。Keepland还需要向资本市场证明,自己的模式是可以盈利的。

“我们的规划很简单,前一百家店我们都是自己做,我们要在市场上做到一个比较大的规模,大家才不会忽视你。或者我们已经验证了这件事,你再加入我们,只是合作的关系,我不是需要你帮我做更多的事情。你不做的话,我们可以按照我们的速度来做。对我们来说,你的加入只是让系数更大。而且,线下这一块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不像线上一样效应那么明显。现在我们还不是所有的店都盈利,等到所有店都盈利的时候,可能会给这个行业带来一些改变。”

IoT

“我们的目标是内容和 AIoT 结合,我们做的是 IoT “下半场”的事情”刘煦说。

刘煦认为,IoT 的“上半场”大家都在做一件事情就是“连接” - 把成千上万的设备连入互联网。而到了 IoT 的“下半场”,用户将不再满足于设备上只有的开关和数据收集,用户将会对 IoT 设备有更多的内容需求。他拿移动互联网类比,“移动互联网的上半场,大家都在抢着去做搜索,应用市场这些入口。而下半场,却是各种垂直和内容类的应用大放异彩。”

要做内容 + AIoT的硬件项目是需要投入较大的资源的,而在一年前,说服一个软件基因的公司做硬件并不简单。

“公司内的资源分配会更复杂一些,能不能拿到更多的资源做这件事,最重要的还是长期价值。公司会判断你这个东西是否有upset 和长期价值,还是只是个噱头,一个创业公司的资源是有限的,很难去投入较大量的资源在短期噱头上。”刘煦说。

硬件的长期价值显而易见。它对用户、对Keep有双向的价值。“运动跟硬件这个事情是一个非常好的结合点,我们运动的时候需要一些硬件帮我收集数据。而 Keep 也正需要这份数据,来提供更好的内容,这个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天然场景。”

从彭跃辉透露的信息来看,Keep希望硬件产品能够最终用户和 Keep 之间可触摸到的桥梁,能够拥有规模用户。这对刘煦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压力。目前,刘煦的压力有二:

第一,硬件上的学费还没交够,还没有从大学“毕业”。第一代硬件产品,比如手环,难免会遇到续航、表带质感、屏幕在高光下的显示问题等等。随着用户的数量越来越大,五花八门的吐槽和需求将会随之而来。

第二,现阶段,数据和内容的结合,还没有做到令人满意的状态,在用户数据分层,和针对分层推荐上还有很多需要去优化的点。希望最终数据和内容能形成一个闭环,让用户完全不需要关注数据本身,而是直接体验推给他的内容,并享受它。

不过,硬件持续做下去,就一定能够大学毕业。在Keep的逻辑里,IoT 之争,最后比拼的是软件能力。虽然它现阶段数据分层优化做得并不好,但刘煦认为Keep已经积累的海量的内容和智能分类算法结合,能够使得Keep的硬件更具优势,

“华为、小米做手环,App只是起到数据记录的作用,但是Keep 不一样,它会告诉你这个数据怎么用、怎么提高,它通过内容的方式告诉你这个数据应该怎么改善,可能最开始改善不准,但是我们数据量一旦多了,因为智能分类算法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我觉得海量数据一定能解决所有问题。”

今年年初,王宁曾在演讲中说,他有理由相信未来将有更多年轻人穿着KeepUp,用着 KeepKit,走近 Keepland,去体验 Keep 打造的新一代运动品牌和精神。他还是Keep都需要为了这个相信,努力一段长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