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与北上争雄,深圳还有哪些课要补?
2019-08-27 16:27 深圳

2想要与北上争雄,深圳还有哪些课要补?

 作者 | 何书瑶、陆泓  编辑 | 唐也钦 

来源:DT财经(DTcaijing)

2019年4月的一个周六,张五常、高尚全、樊纲、海闻等知名经济学教授聚在深圳南山区的华润大厦里,参加了《深圳奇迹》的新书首发式。

满头白发的张五常用粤语回忆,自己曾夸张地向朋友说过,深圳“有朝一日会成为整个地球的经济中心”,还推断“ 深圳一带将会超越上海……深圳将会是这湾区的龙头 ”。这个发言一时引起诸多争议,显然,要实现张老的期许,深圳还要创造一个更大的奇迹。

四个月后,深圳迎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新使命——契机来了。

大家热烈地讨论着,深圳或许会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城市级别最高的“桥头堡”。兴奋之余,也有人务实地问, 年轻的深圳想成为真正的龙头和标杆城市,还需要多努力?

回顾深圳高歌猛进的40年,在优惠政策和地理优势之外,外来人口绝对是城市发展的最大底气。而现在要追求更高的城市级别,深圳需要更强大的人才储备。

DT财经尝试从这个角度切入来分析深圳的竞争力。

我们将城市吸引年轻人的能力命名为“青和力”,并从城市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多个维度出发,建立了一套量化评估青和力的指标体系。在即将发布的《2019中国青年理想城报告》中, 我们通过大数据拆解了全国100座主要城市 。( ?戳链接看活动详情 )

4087c305c51141986bc43_1.png

这给我们提供了研究素材,以青和力的指标为标尺,将深圳与北京、上海和广州放在一起对比,就能明白这座城市到底有什么样的核心竞争力,又有哪些不可回避的劣势?

深圳的优势是什么?

直接看青和力各项指标的表现,深圳的优势很明显:工作机会含金量、居住便利度和环境友好度得分都比较高。

4087c305c51141986bc43_2.jpeg

将指标背后的数据展开后,我们更详尽地看到了深圳的吸引力所在。

在经济和产业发展等城市硬实力方面,深圳与北、上还有一些差距,但在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后发先至、达成领先。

从大的经济数据来看,2018年,深圳的GDP总额超过2.4万亿元人民币,广州将将逼近2.3万亿。从代表经济与产业发展活力的经营主体来看,深圳的500强企业、独角兽、新经济上市公司以及创业公司的数量也全部超过广州,接近上海水平。

4087c305c51141986bc43_3.jpeg

华为、腾讯、大疆、柔宇、恒大、万科、平安……从深圳走向各个行业顶端的企业,都是深圳作为产业沃土的证明。

得益于这些发展旺盛的前沿创新产业,深圳捧出了大量优质的工作机会。数据显示, 2018年,深圳1000人以上大公司提供的岗位数量超过上海和广州,仅次于北京,全市吸纳的应届毕业生数量更是几乎与北京持平 ——这对于奋进的年轻人来说尤为重要,在DT财经发起的“什么样的城市才能留住年轻人”调研中,“能够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机会”获得了最多人的投票。

4087c305c51141986bc43_4.jpeg

此外,通达的公交系统、密集的便民购物商店、选择丰富的餐厅和外卖、干净的空气、大片绿地和公园……共同搭建起深圳最为便捷舒适的生活,让它在青和力居住便利度和环境友好度的百城排名中都位列首位。

拆解完上面几项指标,我们可以这样总结深圳的吸引力:年轻为深圳标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城市精神和产业沃土,为更多人提供了奋斗与向上的机会以及与快速发展相匹配的便捷生活,这正是年轻人选择城市时最看重的两个条件。

不过, 当我们将视线转向其他方面,深圳的劣势开始凸显 出来。

劣势一

饱受诟病的“文化沙漠”

最饱受诟病的就是文化。深圳被贴上文化沙漠的标签,已是老生常谈。

“深圳是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城市” ,孙新这样告诉DT财经。孙新是深圳南山人,但在回国后,他却没有选择留在深圳,而是在香港一家金融公司任职。

留学时,喜欢运动的孙新是各种比赛的常客,但回国后,他发现深圳并没有太多现场观赛的机会。虽然高质量比赛的缺位并非孙新暂时离开深圳的全部原因,不过在香港的生活让他明显地感受到了两座城市在文化活动上的差异。

根据数据,我们发现孙新的感受具有普适性。DT财经结合城市里承载文化活动和生活学习热情的基础设施和一些年轻人喜爱的“时髦”应用数据,对深圳的文化软实力与北上广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估和比较。

4087c305c51141986bc43_5.jpeg

深圳除了新消费体验和文娱活动指数略胜于广州,其余各项软实力指标几乎都排在一线城市的末尾。

具体来看,深圳的同城活动数量有限,类别也不够丰富。根据豆瓣数据,和北京、上海相比,深圳的展览和戏剧演出偏少,数量几乎只有北京、上海的四分之一。 戏迷、球迷、车迷们在深圳往往有一种“都不知道看什么”的啼笑皆非 。

深圳的文化基础设施也相对较少,排在它前面的城市除了北上广,还有成都、重庆和杭州,差距主要是被书店、剧场、博物馆、展览馆和科技馆拉开。在大型场馆建设方面的落后,还是 因为深圳相对于其他城市过于年轻,其大规模建设文化场馆的历史始于上世纪80年代,但短时间的集中建设还是拼不过历史悠久、细水长流的积累 。

而且,即使代表城市文化的建筑、剧院和体育场馆都可以在短时间内搭建起来,但是文化精神归根到底还是由人来展现的。大概是受务实、奋斗的城市精神影响,深圳人没有太多闲暇与热情在各种平台上记录和分享内容,于是深圳在生活创造力上尤为落后。

虽然常常有人为“文化沙漠”深圳平反,称深圳已经形成自己的开放、包容和奋斗的城市标签,这也是一种文化。但事实上, 当大众提到城市文化和文化软实力时,往往是指更狭义偏文艺的概念,它们能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许多国际大都市经验已经验证,这是吸引创造力阶层人群的关键 。

而对于想要实现更大野心的深圳,这是注定要补、但却并不那么好补的课。

劣势二

难成的区域交通枢纽

在青和力的一系列指标中,深圳的区域交通枢纽度仅排在全国第15位,几乎是它表现最差的一项 。区域枢纽度的计算包含了铁路可到达城市、春节车次和航空中心度,上海、北京和广州分列前3名。

德国人文地理学家F·拉采尔曾指出“交通是城市形成的力”。 在城市化成熟地区,交通对于一座城市吸纳人口、对外辐射的“拉力”作用在更大程度上塑造着城市本身及其所在的区域。

如果以大湾区龙头城市的定位来看待深圳,那么其铁路与航空的辐射力,还不够强。

目前,深圳通过铁路与187个城市实现连通,而北、上、广三个城市的连通城市数量分别比它多出了49%、30%和22%。 而2018年春节期间,通过深圳的车次数量,仅为广州的63%。

航空枢纽度上,深圳同样与北上广有着较大差距。深圳宝安机场的中心度(中心度在这里代表区域内的航空枢纽度)排在全国第8名,落后北上广多个名次。2018年,深圳宝安机场的总吞吐量接近5千万人次,广州接近7千万人次,而北京和上海均已破亿。

4087c305c51141986bc43_6.jpeg

曾在深圳一家智能驾驶公司工作的潘潘告诉DT财经,几乎每次规划假期选择航班都让她十分头疼,有时不得不去广州乘机,“因为深圳的飞机实在太少了”。

除了北京、西安、郑州等几个区域核心交通枢纽,深圳与大部分的北方城市在高铁和航空上的连通度都偏低。

深圳很明白这一弱势项,并早就表现出相当积极的姿态。2017年初的市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深圳将建设国际航空枢纽、全国综合铁路枢纽和世界级集装箱枢纽港,打造“海陆空铁”全方位立体化战略通道。

但要实现也颇有些难度,即使暂且先忽略南面的香港,也很难越过北面的广州。而且, 广州在两个月前刚公布的新一轮国土规划草案中着重提出,要强化国际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它同样有一颗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龙头的心 。

劣势三

还不够均匀的城市群梯队

研究深圳的竞争力,除了其自身的各项数据指标表现,肯定是要将它放到城市群里,去考虑更复杂的区域格局问题。随着城市发展越来越成熟,未来的竞争关系必然是发生在城市群间的。

在走向国际前,粤港澳大湾区将先面对国内最强劲的对手,长三角城市群。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长三角城市群似乎有更强的组团作战能力,这一点在城市青和力排名中也显现出来。

暂不考虑香港和澳门,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在青和力得分排名中分布如下:深圳和广州作为双龙头引领风骚,东莞和佛山紧跟其后,四座城市都进入百城青和力排名的TOP20;下一个梯队中山、珠海和惠州三座城市位列TOP40。 而在这三座城市之后就出现了断档 ,直到江门进入TOP80,而肇庆则未能进入青和力百城的评选。

4087c305c51141986bc43_7.jpeg

而在长三角城市群的26个城市中,有17个进入青和力百城名单,它们构成了一个相对均匀的金字塔城市层级结构。上海稳稳坐镇龙头地位,紧接着还有杭州、南京、苏州、宁波、无锡等强市,在TOP40的梯队和TOP60的梯队中也各分布着5个和6个城市。

两相对比,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很难搭建起层层递进的结构。而且,大湾区存在广州、深圳、香港多个综合头部城市,不可避免会陷入区域内部角力——这让深圳没有足够多可以协同的力量,也很难集中发挥出区域龙头的势能。

按照目标计划,2025年深圳的经济实力、发展质量将跻身全球前列,文化软实力上也会有大幅提升,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还有6年。

从前沿产业水平超过广州、GDP超越香港开始,深圳就开启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Hard模式。而在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优势之外,深圳在软实力和辐射力上都还有长足的进步空间。

年轻是实力也是压力,深圳又站到了进击的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