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商对管理的思索,中小企业应适当融入“精细化管理”
2020-03-31 10:38 圣商

圣商通过相关公开资料看到,中国每年约有100万家企业倒闭,平均每分钟就有2家企业倒闭,8000多万中小企业,平均生命周期只有2.9年,存活5年以上的不到7%,10年以上的不到2%。换言之,中国超过98%的中小企业成立十年内都会走向死亡。那么,圣商思索现代企业中的“精细化管理”,会不会是一个可以提高企业生存机会的解决办法。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在真实的数据面前,中小企业的创业之路就是这样的残酷。在同行业初创型的中小企业,不仅企业的生命周期短,能做强做大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中小企业基本进入了第一年创立、第二年赚钱、第三年就倒闭的恶性循环。挣钱难,花钱易!税费成本、人工成本、场地成本、营销成本……这些不胜枚举的负担正在不断压垮每一个刚刚出生不久的中小企业!

对于初创不久的中小企业来说,它们正处于摸爬滚打的水深火热之中,这期间在行业领域内知名度小,影响力更是微乎其微,规范化管理体系也没有成熟,甚至有的行业都没有可供学习的典型或标杆,企业的发展一片迷茫。于是,很多中小企业主将希望寄于“管理”这块看上去充满无限能量的魔法石上,毕竟打铁还需自身硬。然而在管理这一浩如烟海的大课题中,怎样才能找到让自己脱身泥潭的方法呢?

人们在短短时间内,就将目光落在了精细化管理上,这一在西方被誉为管理圣经的舶来品,瞬时就成为了中小企业主的救命稻草和指引灯塔,然而“精细化管理”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诚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成害!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如果不能做到精密细致的管理,那么则会失去员工的信任,员工如果做不到精密细致的自我管理那么则会迷失自我、错失机会,如果经常有差错出现,那么这个企业将陷入难以挽回的境地。

所谓细节决定成败,这是企业经营管理者们的基本共识,也同样是他们共同的焦虑,而这种焦虑又被对他们虎视眈眈的利益群体包装成了各种春药。

那么为什么说精细化管理并不是万能的呢?

作为圣商集团旗下的一家新三板公众公司,以及中国中小企业上市及股权投融资教育培训细分领域的绝对的领头羊,圣商也曾为中小企业提出发展思路: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第一是科学化,或者叫规范化;第二是精细化;第三是个性化。“精细化管理”可作为深入探索的方向,融入得当的话,它将成为激发中小企业活性的滋补良药,但它不是救命稻草,更不包治百病。

尽管如今精细化管理被包装的似乎成为了中小企业管理上的金科玉律,但很多企业主容易把目标简单的放在“精细”两个字上,实际却是,根据自身情况有的放矢,在核心领域内有目的性的“精细”才是精细化管理的真正内涵和精髓所在。

中小企业本身基础薄弱,负重前行,无论是资源和精力都十分有限,如果将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都融入所谓的精细化管理,很容易增加企业管理成本和运营负担。圣商认为,中小企业应该抓住现阶段的重点问题,将重点放在盈利性、可持续性发展、产品更迭、服务标准化方面,在一个或几个关键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并对“精细化”进行深度认知,有效分析,狠抓落地执行,只有这样才可能在管理上予取予求,帮助企业逐步脱离困境,长久发展。

最后,圣商提醒大家:不要盲目崇拜,不要粗浅认知,精细化管理可以提升企业内功,但这是一个系统而漫长的过程,要从最低层次的“管理”开始逐步发展,最终使之成为一种体系,一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