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刷趣头条,吃汉堡王,还被「下沉」的P2P坑了100万”
2020-07-17 17:03 315晚会 汉堡王

2“我刷趣头条,吃汉堡王,还被「下沉」的P2P坑了100万”

作者|套路编辑部   来源|运营研究社(ID:U_quan)

昨天的 315 晚会大家都知道了8?

大家熟悉的汉堡王、下沉市场巨头趣头条纷纷翻车,让人不禁怀疑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是可以相信的。

不过,成年人的世界本来就这么残酷,比如我们熟知的 P2P 骗局,就已经开始收割老家的爸妈了……

前一阵,P2P 头部公司爱钱进爆雷,代言人汪涵和刘国梁也相继被顶上热搜。

我心里还想:这都 2020 年了,咋害有人信 P2P 投资呢?

结果当晚就收到了我表姐的消息,说她妈妈在 P2P 投了 100 多万,结果爆雷了……这笔钱本来是准备买婚房装修用的,现在还不知道能不能追回来。

细问之下我才知道,原来老人家根本就不了解什么是P2P,以为只是新兴的理财存款,再加上周围朋友都购买了,才也跟风投了钱。

一开始本金和利息到期就能收到,尝到了甜头之后就越投越多,结果现在都收不回来了。

我赶紧查了一下相关资料,发现这居然不是个例......

01 

P2P骗局没有消失,是下沉了

P2P 刚出现的时候,被骗的大都是具有一定金融知识的中青年。他们在大城市打拼工作,能够很快接受这种外来的投资概念。

现在,随着监管愈发严格,这些 P2P 公司开始“下沉”,他们盯上了小镇居民,也就是我们的“老家亲戚”。

我家只是三线城市的农村,但也被从北京来的 P2P 渗透了,家里的叔叔听了村里人的介绍之后非要买,死活都劝不住。

老家亲戚投资 P2P, 现在平台开始清退,钱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拿回来

上网溜达了一圈,我发现这些被骗的小镇居民们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 缺乏风险意识。

他们很难去辨别 P2P 与定期存款间的风险差异,这就导致他们对 P2P 的错误认知 —— 以为 P2P 只是“收益率很高” 新型储蓄产品,就放心地把钱都“存”了进去。

再加上小城市的人际关系较为紧密,有些人架不住七大姑八大姨的劝说,看身边的人投资都赚钱了,就盲目跟风投资,最后赔得血本无归:

我家只是普通的农村家庭,没什么积蓄,前几年我妈不知道被哪里来的熟人洗脑,没和家里人商量就自己买了 P2P,现在提不出来了,她还坚信是公司转型......

尽管 P2P 行业的监管政策越来越严,但还有一些平台利用这种“认知差异”打小镇居民的主意。

为了让“老家亲戚们”不再上当,我扒出了 P2P 割韭菜的套路:

02 

P2P 割韭菜都有哪些套路?

要了解 P2P 的“坑钱”套路,首先我们要知道它的运作原理:

P2P 并不复杂,只是网贷的一种方式而已。

简单来说,就是出借人在 P2P 平台上获得借款人信息, P2P 平台充当「信息中介」和审核员,负责审核借款人的风险,并赚取一定的管理费用:  

但是,只要是借出去的钱,总有要不回来的可能性,这个道理大家其实都明白。

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去投资 P2P 呢?真不是我们太无知,实在是“敌人”套路多啊!

1)堆砌外部元素,取得用户信任

P2P 割韭菜的第一步,就是要取得用户的信任。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平台们会借助各种“外力”增加可信度,常见手段有以下 3 种:

① 明星艺人代言

请明星代言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首先,平台们选用的明星不仅具有很高的国民度,而且人设都是“老实可靠”类型的。

比如爱钱进选用的汪涵、刘国梁,都是 0 污点的明星,给人的感觉一直都很靠谱。

像早就爆雷的团贷网,也是选用王宝强这样的艺人,甚至利用王宝强的角色人设来增加可靠性。

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说,这些艺人更加脸熟,更值得他们信赖。不信你回家问问你爸妈对王宝强的印象,答案肯定都是正面的。

其次,明星的代言费大多不菲,平台邀请这些高知名度的明星做代言,也是展示自己公司实力雄厚的一种方式,这也可以增加用户对平台实力的信任。

据微博大 V @烧伤超人阿宝 爆料,在几年前曾有 P2P 平台找他做广告,报价比他预期的最高价位还多了一个 0 。

对一个自媒体人出手都如此阔绰,可想而知付给明星的代言费,肯定也是天价了……

在这次爱钱进爆雷之后,不少人喊着让汪涵出来赔钱。

但实际上,明星代言只是一种商业行为,并不意味着明星本人为平台做了法律担保。只要广告没有进行虚假宣传,明星本人是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② 挂靠权威机构

挂靠权威机构也是一种很常见的方式,这种方式也更容易博得“老家亲戚们”的信任。

不过,即便是挂靠了权威机构,也并不意味着平台本身可靠。

以爱钱进为例,它在 2017 年加入了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这是一个经过国家批准成立的正经协会,准入门槛很高,但爱钱进还是爆雷了。

因为,协会只能规范这些他们的行为,最严重的处罚也只是取消这些平台的会员资格,并不能为会员单位提供法律担保。

2)追逐热点概念,误导用户认知

为了进一步取得用户信任,很多投机分子会利用一些热点概念来误导用户认知。

比如著名的 e 租宝事件,就是趁 P2P 这个概念刚从外国传进来,大家都觉得很高大上,就降低了警惕。

e 租宝利用大家对 P2P 还不熟悉,于是偷换概念,把非法集资包装成了新兴起的 P2P ,吸引了大量小白用户。

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 e 租宝的资金存量高达 700 多亿,相当于一个中等商业银行的规模。 

现在,距离 e 租宝暴雷已经过去 5 年了,今年初才开始首次清退很多受害者还没有拿回投资的本金,可见其危害之大。

虽然大部分年轻人都已经了解了 P2P 的风险,但我们的父母、老家的亲戚们,因为信息传播的时间差,还不了解 P2P 背后的风险。

而很多 P2P 平台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只宣传高收益率来吸引他们,但对于投资 P2P 的风险却只字不提。

3)弱化风险提示,吸引用户下单

提示风险是这些 P2P 平台应尽的义务。

但是,他们却费尽心思地把风险提示挪到难以被发现的角落,把高收益或者历史业绩明晃晃的摆在屏幕中央。

比如爱钱进的官网页面,就把高收益率、高回报、和平台备案等信息放在了最显眼的地方,但并没有任何关于风险的字样:

那风险提示在哪里呢?

在这儿,就一句干巴巴的风险提示,字还特别小,眼神不好都看不见。

网贷有风险,出借需谨慎

然后是在网页最下方,也是那句干巴巴的风险提示,用的颜色还和网页背景颜色差不多,想看清都很费劲。

找了一大通,最后我才终于在出借项目界面的最下方,才找到了一份《网络借贷风险提示书》。

点开一看我就懵了,密密麻麻全是字,根本就不想让人看明白:

哪怕是成天和文字打交道的我,都很难去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完这份风险提示书,并理解其中的具体含义,更别提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的老一辈人了。

爱钱进不是个例,这种弱化风险提示的行为在 P2P 平台中很常见。

极光金融直接就把“国资控股”放在了搜索结果标题栏,点进官网逛了一圈,连“网贷有风险,出借需谨慎”这句话都没看见。

可以说,非专业的投资人很难去自主了解这些 P2P 产品的风险,何况,还有一堆伶牙俐齿的销售员,用尽各种手段,打算拖你下水……、

4)购买流程藏猫腻,用户盲目下单

如果在网上购置理财产品翻车的几率较高,那在线下银行购买是不是就绝对安全了呢?

事实告诉我们,哪怕在银行网点购买,也并不是 100% 安全。

① 银行代售高风险 P2P 产品

首先,银行网点为了“冲业绩、揽客户”,可能会代销这种高风险的 P2P 产品。

但即便是在银行网点销售,也不意味着银行会承诺担保本金 —— 所谓的保本保息不是由银行担保,而是由第三方平台担保。

像广东南粤银行就曾经上线过名为“南粤e融”的 P2P 类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高达 9%,吸引了很多投资者。

事实上,这款产品与南粤银行本身并没有什么关系。

② 银行工作人员私自挪用客户资金

其次,银行工作人员可能会偷偷用你的钱,购买 P2P 理财产品。

有网友爆料,她在银行工作的姐姐,就利用亲戚们的信任,把钱私自挪去购买 P2P 产品,赚取收益差:

好一点的情况下,还可以拿到本金和较低的利息,一旦出了问题,那么就是 1 毛钱都收不回来了……、

③ 银行工作人员虚构理财产品

比之前两种更严重的情况,则是银行工作人员根本没用你的钱去购买理财产品,而是自己私自挪用了。

前两天,就有一个光大银行的客户经理因为兜售假理财产品被判入狱。

为了博得客户的信任,这位客户经理在光大银行的营业网点,明目张胆地向顾客推荐虚假理财产品,通过自制假章的方式与顾客签订虚假合同,将赃款用于个人炒股: 

这位理财经理还专挑老人骗

而这些“骗局”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 利用银行信誉做担保,趁着用户被收益冲昏头脑时,推销用户下单购买。

骗子们为了收割“韭菜”,套路真是花样百出,我看了都觉得防不胜防,就更别提我们的父母了。

为了让我们的父母和老家亲戚们少上当,我总结了避免被割韭菜的方法,看完一定要记得转发到家庭群里,让大家都了解一下。

03 

如何避免被割韭菜?

其实,避免上当的总体原则很简单,只有四个字 —— 不要贪心。

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难度有点大,所以我们总结了以下 3 点小技巧,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1) 年收益率超过 8% 就很危险

首先要看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如果预期年化收益率超过 8% 就要警惕了。

这不是我随口胡诌的,而是由银保监会主席 —— 郭树清给出的判断标准:收益率超过 8% 就很危险,如果超过 10% 就要做好损失全部本金的准备。

我对比了几家大型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发现基本都在 2% - 5%左右,收益率随投资期限有所波动。

但即便是收益率最高不过5%的理财产品,银行还是做了「中风险」的等级提示 —— 也就是说,有损失本金的风险

所以,那些号称低风险、高收益的 P2P 理财项目你还敢信么?、2) 选择正规购买渠道

即便是购买收益较低的理财产品,选择正规的渠道也很重要,我咨询了我在银行工作的朋友,她推荐了三种渠道:

① 银行官方手机 APP

如果是首次在 APP 端购买理财产品,最好是先做「风险测评」

如果一款产品超过了我们的风险承受能力,那我们将无法购买该产品,大大减少了我们承担超出自身能力风险的可能性。

② 银行网点自助机器

现在,很多银行网点都有这种自助机器,可以在上面进行在线购买。

用自助机器的优势是减少了人工干预,避免了签订虚假合同的可能性,但对于理财产品的收益及风险,还需要我们自己来仔细了解。

③ 支付宝官方理财频道

支付宝官方理财频道也是一个可以信任的购买渠道。

首先,我们不会在上面买到虚假的理财产品;其次,支付宝也会测试你的风险等级,并注明理财产品的风险供我们参考。

通过以上三点我们可以看出,正规的购买渠道一定会尽到告知顾客产品风险的义务,并在顾客购买时,对顾客是否能承担产品风险作出判断。

3)警惕他人推荐

在过往的 P2P 骗局中,因为周围亲朋好友推荐而上当的是最多的。

一定要提醒家里的长辈们,别以为熟人推荐的理财产品都是好的,那些传销之类的不也都是从熟人开始下手!

老一辈的情感关系往往比我们这代人更加紧密,他们会认为这是“大家一起赚钱的好事”,但实际上这都是 P2P 平台的拉新套路。

其实有些熟人给你推荐就是为了拿到高额提成,有网友爆料说,某些 P2P 平台的业务员提成可以达到本金的 20% 。

虽然不知道这位网友爆料的真假,但一些平台确实会许诺给业务员较高的提成,上限一般是 5%,也就是说如果我通过业务员投资了 1 万元,业务员就可以拿到 500 块的提成。

这还只是一线业务员的提成,做到客户经理的提成还会更多,所以他们当然就会卖力吆喝,向周围的亲朋好友们推荐了。

其次,有些 P2P 平台是“层层分佣”的:

拉来一个新用户 A,提成 5‰

A 购买产品,提成 3‰

A 再拉人,提成 1‰

……

相比有风险的投资,拉人买理财不仅能躺着赚钱,也不用担心损失本金,多划算!

为了提成,这些大爷大妈们也会格外卖力地向亲朋好友们宣传、拉投资……

所以,一定要和老家的长辈们强调,当有熟人推荐理财的时候一定要警惕、警惕、再警惕,千万不要因为拉不下面子拒绝,就草率购买!

人家不是为了“一起赚钱”,是为了“自己赚钱”啊!

04 

结语

其实,道理我们都懂 —— 想不上当,就一定不要太「贪心」。哪怕是再精明的人,也有可能因为贪心而上钩。

但还是架不住那些“镰刀”们花样百出,变着法儿的割韭菜。你要人家的利息,人家想要的是你的本金。

最后,一定要把这篇文章转发到家庭群里,让七大姑八大姨们看看这些套路,多一个人转发,就可能少一个人被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