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妆巨头下场做VC
2022-11-21 11:07 美妆 VC

2美妆巨头下场做VC

来源:猎云精选(ID:lieyunjingxuan)作者:盛佳莹

当新消费VC放缓后,这些产业资本逐渐站上台前。

11月15日,资生堂中国宣布其全新增长计划,其中一项是要继续加码投资,其专项投资基金——资悦基金的规模最高可达10亿人民币。

从5月成立资悦基金以来,资悦基金已出手近亿元领投重组胶原蛋白生物材料企业创健医疗A轮融资。

此次资生堂中国也明确了资悦基金的投资方向,即聚焦美妆、健康等前沿市场新兴品牌及上下游相关技术公司。

近年来,欧莱雅、贝泰妮、珀莱雅等一众美妆巨头公司们都在纷纷下场做VC,当新消费VC放缓后,这些产业资本逐渐站上台前。

01 从收购、LP、孵化到VC,美妆巨头投资变向

在做VC之前,欧莱雅和资生堂在中国其实很早就开始了投资动作。

2003年欧莱雅收购了国产护肤品牌小护士,第二年,欧莱雅又收购了彩妆及护肤品牌羽西。通过这两笔并购,欧莱雅不仅收获了更多的市场份额,更重要的是欧莱雅因此拥有了小护士和羽西在湖北省宜昌以及上海的两个生产基地,生产能力从1亿件猛增至2.6亿件。

2014 年欧莱雅又收购了当时如日中天的美即面膜,这些收购动作都是欧莱雅从生产基地、渠道等方面考虑,也是为了初期快速打开中国市场的举措。

但在站稳中国市场后,欧莱雅开始转变了投资思路,已以LP的身份活跃在VC圈。

2019年,欧莱雅投资了凯辉基金旗下的跨境风险投资基金,该基金投向涵盖了从电子商务、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数字化平台到金融科技、健康、新移动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领域。

彼时,欧莱雅北亚总裁及中国首席执行官费博瑞表示:“欧莱雅投资凯辉不是单纯地追求财务回报,而是希望借助凯辉来推动其全球创新布局。”

2021年,欧莱雅再次出手,成为了高榕四期基金的LP,高榕资本则是完美日记的投资方。同年,凯辉基金宣布联合欧莱雅集团、开云集团和保乐力加集团共同设立凯辉消费共创基金,聚焦消费品与零售领域,共同挖掘并孵化高成长的早期项目。

不同于欧莱雅通过GP间接参与了中国本土创业公司的投资,资生堂起初则是选择了孵化这条路。

2019年,资生堂设立中国事业创新投资室,致力于探索深度参与本土创新的战略路径,2020年初,资生堂在上海开设了首个共享办公空间 “资生堂致美创新中心”,据资生堂表示,致美创新中心未来将成为一个社区空间,旨在将消费者、创业者和初创企业联结起来。

2021年8月,资生堂中国又宣布与博裕投资合作,成立中国大陆首个国际美妆专项投资基金,聚焦美妆、健康等前沿市场新兴品牌及上下游相关技术服务公司的投资机会。

连续三年资生堂都在寻找连接中国本土创新科技企业的方式。

直到今年,资生堂和欧莱雅都殊途同归到VC这条路上。5月资生堂和欧莱雅相继宣布成立资悦基金和美次方投资基金。

目前,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资生堂和欧莱雅的资悦基金和美次方投资基金都只出手了一次。资悦基金首战投资的是重组胶原蛋白生物材料企业创健医疗。美次方投资基金首战则是投了一家中国本土香水香氛公司“闻献DOCUMENTS”。

在成立美次方投资基金时,欧莱雅只透露了会投资美妆科技,但在最近的进博会上,费博瑞进一步表示:“除了投资富有潜力的中国美妆品牌之外,美次方还会关涉猎新数字化消费体验、先进供应链技术、未来科学等领域的创新项目。”

资生堂则明确表示了资悦基金将重点聚焦美妆、健康等前沿市场新兴品牌及上下游相关技术公司的投资机会,并以此为起点,与被投企业探索联手的战略合作空间。

除了资生堂和欧莱雅之外,贝泰妮、珀莱雅近年来也都成立了自己的投资基金。

珀莱雅在2019年宣布成立基金嘉兴沃永投资,其出手瞄准了合成生物学企业中科欣扬。这是一家成立于2015年的合成生物学创新智造企业,在产品应用方面,中科欣扬立足于化妆品护肤原料产品,并逐步向食品、保健品和医药等行业扩展。

贝泰妮则是接连成立了三家投资公司,重点关注皮肤大健康产业、营养保健品等领域。

除此之外,联合利华、拜尔斯道夫均已推出了针对初创企业的孵化中心,已有数十家美妆、个护和宠物领域的新锐品牌入孵;华熙生物则在今年4月出资4000万做LP,主要投向皮肤科学与生命科学领域,及上游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及从事相关科普、专业内容运营等支持性生态公司的非上市公司股权。

或许之后,这些美妆巨头们也将加入VC的队伍。

02 投资成美妆巨头们“新战场”

今年以来消费领域投融资普遍遇冷。

根据IT桔子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美妆个护行业投融资达到高峰,年内共发生132起投资事件,估算涉及总金额约136.19亿元。进入2022年后,行业投融资回归疫情前的水平。截至今年8月,共有投资事件38起,投资金额约34.92亿元。

当新消费VC们放缓后,与美妆个护赛道整体增长放缓不无关系。

根据国家统计局官网的数据显示,2022年8月,化妆品类商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6.4%,为288亿元。

美妆巨头们的业绩也都呈现出疲软的状态。

根据资生堂2022年Q3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资生堂中国地区销售额同比下降14%,为近六年上半年业绩降幅最大,也成为资生堂在全球范围内销售额降幅最大的市场。

而欧莱雅中国市场所在的北亚区在第三季度的增幅仅有0.3%。

华熙生物Q3营收13.85亿元,同比增长28.76%,净利润为2.042亿元,同比增长4.86%。但这两项数据是华熙生物近两年来的最低值。

与此同时华熙生物的市值也蒸发接近1000亿元。无独有偶,贝泰妮的市值也从巅峰时期的1200亿滑落至如今的573.98亿元。

美妆巨头们需要一个新抓手做增长,同时也需要通过投资品牌来丰富自身的品牌矩阵,来加强对年轻消费群体的号召力。

在投资闻献DOCUMENTS时,费博瑞就坦言:“新消费和新科技是未来市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同时也是满足人们美妆需求的重要动力,而中国拥有着全球需求最高且最考究的消费者群体、全球最具活力的科技和创新生态圈,也拥有人数最多的‘科技原生’消费者。”

被投资品牌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以及在年轻消费群体中的影响力,是其投资的重要标准。相比于之前“粗暴”的收购,投资品牌对于这些美妆巨头们而言更具有价值和意义。

事实上,相比于新消费VC们,产业资本们对财务回报的要求没有那么高,投资期限也更长。费博瑞就曾公开表示:“我们对美妆科技的投入,既是对今天投资,也是为未来投资。对于美妆科技的投入,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坐等回报’的一次性投入,它是持续不断地在中国进行研究和创新,与中国的美妆科技共同成长。”

并且,产业资本们由于深入产业,给初创企业除了带去资金之外,还将有更多战略合作的空间,资生堂就曾提到“在肌肤洞察、研发实力和品质管理体系等方面,都将助力新兴企业的发展。”

在消费赛道竞争日渐白热化的今天,初创企业能够获得美妆巨头们在营销、研发、供应链等方面的经验和支持,也更利于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如今,这场投资“战事”才刚刚开始,美妆VC们能书写新的“传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