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Ai发布教育智适应大模型
2024-01-11 11:50 人工智能 AI 大模型 松鼠AI

创业家&i黑马讯  今年以来,以大语言模型及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掀起科技和产业创新浪潮,人工智能应用在大模型领域打开新局面。如何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近期愈发受到关注。

1月5日,AIAED智适应教育大模型学术研讨会在昆明举办。在此次研讨会上,国内科技创新型独角兽企业「松鼠Ai」,正式发布全球第一个智适应教育大模型,并在会上首次公开分享了应用落地大模型技术的思考与实践。据介绍,松鼠Ai智适应教育大模型,是全球范围内首次将智适应技术与多模态大模型结合的探索,在个性化学习服务方面,实现了突破式迭代。这也意味着,松鼠Ai对大模型的探索已率先从技术研发阶段进阶至应用及行业布局阶段。

此外,会议宣布组建 IEEE 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标准工作组(P3428),松鼠Ai创始人栗浩洋任该工作组主席,第一批专家工作组包括北京师范大学黄荣怀教授、清华大学许斌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顾小清教授,后续还将邀请全球的科学家、高校学者、人工智能及教育行业专家、科技教育企业代表等诸多专业人士共同参与,旨在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落地和创新,助推教育行业升级与创新发展。

发布教育智适应大模型

过去一年,大模型技术快速迭代,AI 应用的可能性也在不断拓宽,全球各大科技巨擘竞相围绕其展开布局。席卷全球的“百模大战”之中,教育企业的身影并不少见。例如「可汗学院」推出了人工智能助教Khanmigo,另一方面,Duolingo推出了使用GPT-4技术的 Duolingo Max。作为创新学习工具,这两款产品增加了如语音识别、实时反馈的功能。国内企业也纷纷开启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教育质量的尝试。

在此次会议上,松鼠Ai也带来了自己的最新的技术成果——全球第一个全学科智适应教育大模型,这也是国内首个将智适应技术与多模态大模型结合,运用于教育领域的垂直领域大模型。

作为国内第一家将人工智能自适应学习技术应用在教育领域的科技创新型独角兽企业,松鼠Ai是国内较早布局人工智能的先行者。回溯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已经超过9年。自成立以来,不仅与斯坦福研究中心进行联合技术开发,还曾与卡耐基梅隆大学成立联合实验室,开发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认知科学和人机界面技术的新方法。如今,松鼠Ai在技术实力、数据积累、应用场景研究等多个维度均已做到了国内顶级、全球领先。据介绍,松鼠Ai智适应大模型主要实现了三个突破:

一是产品性能实现突破式迭代,在个性化教育服务方面,多项能力实现超越。

二是推动五育并举、关注学生情感需求,在大模型落地应用实现领先性尝试。

三是加快商业化进程,实现大模型技术在教育领域落地应用、发展及推广。

成立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标准工作组

作为聚焦新技术、新产品、新平台与新见解的行业盛会,AIAED智适应教育大模型学术研讨会邀请了来自政府、高校、企业等各方代表齐聚一堂,就AI大模型的热点技术和垂直教育行业的创新应用展开深入分享与交流。

加拿大工程院及加拿大皇家学院院士、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IJCAI理事会前主席、微众银行首席人工智能官香港科技大学杨强教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前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IEEE Fellow王飞跃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院长黄荣怀教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教育技术学系系主任顾小清教授;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应用专委会主任许斌教授;以及松鼠Ai董事长、首席教育技术科学家栗浩洋均出席活动并作学术交流、报告分享。

大会上,还进行了IEEE 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标准工作组(P3428)的成立仪式,松鼠Ai董事长栗浩洋作为该工作组主席,与北师大黄荣怀教授、华东师大顾小清教授、清华大学许斌教授共同启动该工作组,各位嘉宾并对全球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标准的建立展开讨论与分享。

据其介绍,未来工作组将吸纳更多专家成员、企业家,充分发挥各领域专业人士的优势,为中国教育大模型技术发展及行业落地应用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未来,松鼠Ai也将基于在教育智适应大模型领域的技术创新成果和经验积累,充分发挥落地应用的先发实践优势,聚力行业合作伙伴,为中国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全球教育行业智能化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