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往往死于自杀而非他杀
2013-04-10 16:04 自杀 企业之死

这阵子我们在聊Jim Collins的Great by Choice,以及他所谓“10倍者”的种种特质,包括:Fanatic Discipline狂热的纪律,Empirical Creativity实证的创造,以及Productive Paranoia有生产力的神经质。但这些是强者创业CEO本人的特质,公司毕竟是一个组织,光是领导者一个人自己在那边有纪律的执行既有商业模式、摸石头过河的找寻新机会,并且神经兮兮的为最坏情况准备,那是不够的。

所以我们还必须研究要如何把这样的意志贯彻到整个组织,并且让同仁能够切实遵守,面对创业过程中的起起伏伏与不断出现的诱惑,都能坚守而不动摇。

SOP

你第一个会想到的大概是SOP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也就是把执行细则一条条详列在一本类似“操作手册”的东西之内。或者用烹饪来解释,SOP 就是“食谱”,它让厨师只要照着操作,就能够煮出非常接近原创的菜色。

但也就像食谱很难顾及食材的新鲜度、季节性,以及不同调味料品牌间口感的差异一样,SOP 往往无法兼顾每个同仁的性格与能力,或是执行过程中碰到的种种状况。因此再厉害的SOP 顶多也只能让你的团队达到60 分、80 分,但很难靠着它达到100 分的地步。

况且SOP 发展的越巨细靡遗,同仁越照着它去执行,往往也就越可能陷入“僵化”,甚至进入“目的”与“手段”混淆的局面— 原本写食谱是为了“煮出好菜色”,但最后“遵循食谱”却变成公司的最高指导原则,反而忘了注意菜到底好不好吃。这种僵化对追求卓越的组织来说,是一种负面的力量。

SMaC = Specific, Methodical, and Consistent

因为这样的缘故,要贯彻领导者意志,在组织内长出一个灵魂,我们需要一个比坊间流行的SOP 更好的方法。关于这点,Collins 在比对分析了所有的10 倍企业后,归纳出了一个结论,就是他们都有一组长期坚守着的“铁条”,Collins 称它为“SMaC”,意思是“明确” 、“条理分明”并且“长期一致”的守则。

举例来说,在80-90 年代美国航空产业民营化的超白热竞争过程,最终脱颖而出成为伟大企业的的西南航空,有十个著名的SMaC:

坚持做一个“短程”的航空公司,只飞两小时内的航段

只用737 一种机型

坚持飞机的高使用率与快速“回转”,大多数上下客在十分钟内搞定

载客,不载大包裹或航空邮件,只载小包裹— 因为它们利润高且处理成本低

坚持低价与高班次频率

机上不供餐

不与其他航空公司合作提供转乘— 开票成本、税、电脑系统与我们独特的机场策略不允许我们提供转乘

最重要的是维持在德州的优势,只在找到其他短程高乘量市场时跨州

维持家庭式的服务感受与欢乐的气氛,员工们是我们的骄傲

维持简单— 持续提供现金柜台售票,十分钟前可在登机柜台取消订位以利候补,简化的电脑系统,商务舱提供免费饮料,候机室提供免费的咖啡与甜甜圈,不提供座位选择,预录的机舱安全简介,每晚把飞机与组员带回达拉斯,维持一个总部与一个维修站

好的画地自限

你很难去归类SMaC 是什么??,它??们有点像是策略,但又不是策略;有点像是注意事项,却又不是注意事项。我认为比较好的比喻是“画地自限”,也就是由领导人去非常明确的说出,在这家公司,什么事情我们做,什么事情我们不做,然后让这样的守则长期的贯彻到全公司,成为公司的意志与灵魂。

这背后的逻辑,我的领悟,是当公司越来越成功,全体会慢慢染上一种接近吃了“无敌星星”的怪病,开始认为“我们什么困难都能克服”、“什么产业都能切入”。但还记得吗?公司往往不是他杀的,而是自杀的。当你什么都想做,势必会把人才、物资分散在过多的事业之上。景气好的时候金鸡母一直生钞票出来给你用,所以过度扩张也不觉得怎样,但这时万一碰到景气震荡,一不小心周转不灵就会导致整个帝国的崩盘— How the Mighty Fall(中译:为什么A+巨人也会倒下)归纳出来倒下的伟大企业,全部都是死于这个症状。

所以SMaC 等于是领导人为全体同仁,包括自己,未雨稠缪所画下来的红框框,它把大多数的门关上,只允许公司在既定的范围中,高度的限制下创新(还记得吗?成功的是那些创新的不多不少的公司),同时把“纪律”、“摸石过河”与“神经兮兮”的态度贯彻到整个组织。所以我说它是一种贯彻意志,注入灵魂的过程,让企业无论在成功或挫败时,都能坚持自己的信仰。

以上,与所有创业CEO 们分享,或许你可以趁着年假想想,你公司的SMaC,又是哪些“铁条”。

Via ? 商业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