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青年?当社会开始将35岁渲染成人生转折点时,青年的含义却在时代浪潮中不断扩容,孤勇敢拼、内核稳定、热情好奇…… 这些超越年龄本身刻度的精神特质,正重塑着青年的定义边界,让“青年”成为一场无关年龄数字的代名词。
聚焦五四青年节,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通过与1000名35-45岁受访者展开深度对话,对生活状态、处世心态和消费结构进行洞察——他们在家庭与自我中平衡成长,他们在挑战与经验中不断向前,他们更会用务实的态度将理想落地,更懂得让每一分投入都能精准服务于自己想要的生活,他们对生活充满热情,延续着青年的生命力,成为“顶格青年”。
调研显示:
- 年龄数字不应是定义青年的唯一标准,超7成受访者认为35-45岁可以是青年。其中,42.7%的受访者认为“青年不应该被年龄定义,应该看状态,保持年轻态的都是青年”,还有27.7%的受访者认为青年的年龄段就是14-45岁,所以35-45岁从年龄上就属于青年。
- 有精力、有拼劲儿、有好奇心、有敏感度成为描述青年特征的主要关键词。主要表现为 “活跃的思维和状态,对新事物敏感,对任何问题都能快速地思考和反应”“对人对事保有好奇心和热情,想要积极靠近和了解的态度”“拼劲儿,敢想敢拼,有一股子用不完的冲劲儿”“年轻的身体、旺盛的精力”。
- 在“顶格青年”的特质上,64.3%的人认为要拥有“不被年龄限制的心态”,这是提及率最高的特质,“对新事物的开放态度”“永不服输的精神”“终身学习的热情”和“年龄增长带来的成熟与从容”等特质的提及率也较高。同时73%的受访者愿意被称为“顶格青年”。
- 在面对失败和挑战时,“顶格青年”的态度会更倾向“直面”也会“自我消化”。57.2%的受访者将失败和挑战“视为成长机会,复盘后继续尝试”,42%的受访者会“记录反思日记,避免重复错误”,40.1%的受访者会“通过运动或旅行方式释放压力”。
- 年龄增长会带来资源积累和阅历同时也带来压力,超半数受访者认为需要去考虑平衡现实的压力。同时,在处理问题上会努力保持“情绪稳定”,如果工作不开心,71.9%的受访者会选择“保持情绪稳定去解决问题”,在处理朋友矛盾问题时也会更倾向“自己消化”与“自我冷静”。
- “顶格青年”在时间分配上,工作和孩子成为占据生活精力的两大核心,超7成“顶格青年”的生活自我时间≤“三分之一”。在这个五一假期,54.3%的受访者“重心是家人”,倾向到“户外露营”,也会留一些时间给自己,去“city walk”或是“运动健身”。
- 年龄带来心理与身体变化,也带来消费习惯与消费结构的变化。63.9%的受访者购物消费是以“自我需求”为主,在不同价位商品的选择上,68.7%的受访者会“追求价格和品质的平衡”。从过去四年“顶格青年”的消费结构来看,健康类产品、运动健身类产品的消费支出占比持续增加。改善亚健康状态是“顶格青年”选择健康产品的主要动因,在运动健身的动力上,健康、身材管理与缓解焦虑是主要动因。
青年的界限:年龄数字 or 个人状态
年龄数字不应是定义青年的唯一标准 超7成受访者认为35-45岁仍是青年
正如哲学家塞缪尔·厄尔曼所说:“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当传统年龄划分逐渐弱化,关于“青年”的认知正在发生深刻转变。调研显示,从年龄的理解上来看,70.4%的受访者认为35至45岁这个年龄段仍属于青年范畴,其中,42.7%的受访者认为“青年不应该被年龄定义,应该看状态,保持年轻态的都是青年”,还有27.7%的受访者认为青年的年龄段就是14-45岁,所以35-45岁就是青年。
有精力、有拼劲儿、有好奇心、有敏感度成为描述青年特征的主要关键词,主要表现为 “活跃的思维和状态,对新事物敏感,对任何问题都能快速地思考和反应”“对人对事保有好奇心和热情,想要积极靠近和了解的态度”“拼劲儿,敢想敢拼,有一股子用不完的冲劲儿”“年轻的身体、旺盛的精力”。35-45岁的“顶格青年”人群将“保持热情、保持个人状态、保持好奇心”视为延续青年内核的驱动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在职场上,他们可能已经成为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在生活中,他们可能是支撑家庭的坚实力量。但在他们当中,依然大量的人坚定地认为自己是青年,调研显示,73%的受访者愿意被称为“顶格青年”,而在“顶格青年”的特质上,64.3%的人认为要拥有“不被年龄限制的心态”,这是提及率最高的特质,“对新事物的开放态度”“永不服输的精神”“终身学习的热情”和“年龄增长带来的成熟与从容”等特质的提及率也较高。
生活智慧的积累,也让“顶格青年”在面对传统意义上的“年龄分水岭”时展现出独特的态度,当35岁+被社会普遍视为一个重要节点时,他们反而呈现出比年轻时更加积极的心态:55%的人选择与时光和解,专注于内在提升;53.7%的人则通过健身、美容等方式主动管理外在状态,这种既接纳岁月馈赠又保持进取精神的双重态度,正是他们对“顶格青年”最生动的诠释——他们不再被传统年龄观念束缚,而是以担当扛起责任,用活力保持个人状态,借独立平衡工作与生活,对世界充满期待和热情。
蜕变的关键:安于现状 or 自我超越
主动求变激发成长潜能 超半数受访者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实现自我突破
当“青年” 不再局限于特定年龄范围,而是象征着充满好奇心、韧性与成长追求的精神状态,这种对成长的不懈追求,直接映射在顶格青年的职业选择中,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在主业之外还投身副业或兼职工作,在受访者中,有的人在网约车后座释放着房贷压力,有的人在自媒体账号里播种着创作理想。在这些奔波忙碌的身影背后,深藏着不同的驱动力,52.6%的人怀揣炽热的探索激情,将副业视作理想绽放的沃土,在热爱领域不断深耕;51.7%的人则是为了提升生活质量,用副业收入为家庭筑起更高的保障。
当面对 “年龄增长是否意味着更多可能性”这一问题时,32%的受访者表示“完全认同”,因为阅历让自己的选择更加从容;51.6%的受访者表示“部分认同”,需要考虑平衡现实的压力。年龄增长会带来资源积累和阅历也会带来现实压力,这群以担当、活力和独立重新定义青年内涵的“顶格青年”,同样在用智慧与韧性直面生活的重重压力。调研显示,40.3%的人将生活中不可预测的挑战视为最大压力来源,38.9%的人为住房和日常开支努力,35%的人承受着自我提升的内在压力。年龄增长会带来资源积累和阅历同时也带来压力,超半数受访者认为需要去考虑平衡现实的压力。同时,在处理问题上会努力保持“情绪稳定”,如果工作不开心,71.9%的受访者会选择“保持情绪稳定去解决问题”,在处理朋友矛盾问题时也会更倾向“自己消化”与“自我冷静”。
更加成熟的心理特质让“顶格青年”在应对具体挑战时展现出独特的行为模式,他们未在压力下退缩,而是情绪稳定地解决问题,把焦虑转化为破局的动力,继续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笃定前行。在面对失败和挑战时,“顶格青年”的态度会更倾向“直面”也会“自我消化”,57.2%的受访者将失败和挑战“视为成长机会,复盘后继续尝试”,42%的受访者会“记录反思日记,避免重复错误”,40.1%的受访者会“通过运动或旅行方式释放压力”,也正是这份在压力中淬炼出的从容,塑造了“顶格青年”开放而务实的未来观。
这种理性辩证的成长观,最终会内化为驱动“顶格青年”突破自我的强大力量,让更多人不断提升自我,突破舒适区,获得更好的成长发展。调研显示,改变生活习惯和学习全新领域知识是“顶格青年”突破自我边界的主要方式,用实际行动诠释成长没有边界,他们用持续的自我革新,生动演绎着拒绝停滞、不断突破极限的成长信念。
精力的平衡:家庭责任 or 自我留白
超6成“顶格青年”关注自我需求 健康类及运动健身类消费占比持续增加
在工作与家庭生活的羁绊下,“顶格青年”在时间分配的夹缝中不断寻求自我空间。调研显示,工作和孩子是占据生活精力的两大核心,31.7%的受访者坦言,投入在“自我”上的时间为全天总时间的大约1/3,而选择1/4-1/5的比例也较高,当然也有部分人群的自我时间能够超过1/2。但不管如何,在对话中能清晰地感受到,随着阅历的增长,许多“顶格青年”在工作、家庭与自我之间逐渐找到了更从容的应对方式:一位80后二孩妈妈在谈及她的工作项目、育儿任务与自我投资三线并行状态时表示,“不管工作和孩子让我多忙,我都会给自己一个空间,去持续地学习、去运动,甚至去跳舞,我会以个人兴趣为出发点去盘‘自我时间’,因为在我是“孩子妈妈”这个身份之前,我首先是‘我自己’。”
这种对自我空间的追求,同样体现在“顶格青年”的消费选择中:63.9%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消费主要受到“自我需求”的驱动,这不仅是对个人需求的满足,更是对内心渴望的一种回应。随着年龄的增长,顶格青年的消费结构悄然发生变化,从过去四年“顶格青年”的消费结构来看,健康类产品、运动健身类产品的消费支出占比持续增加,改善亚健康状态是“顶格青年”选择健康产品的主要动因,在运动健身的动力上,健康、身材管理与缓解焦虑是主要动因。
“顶格青年”对健康的投入早已超越单纯的消费行为,演变为对品质生活的深度探索,他们更倾向于将健康管理融入日常,而不是仅仅作为偶尔的补充。相较于18-30岁的年轻人,“顶格青年”更关注健康管理,积累下来的经济实力也让他们有能力购买更多更好的健康商品:他们最常选购的养生保健产品是天然有机食品或零添加食品,占比高达47.4%,紧随其后的是功能性食品和便携营养补剂,占比分别达43%和32.9%。不论是在忙碌的工作间隙随手拿起的维生素软糖,还是在家中晚餐时端上桌的有机沙拉,都体现了他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更流露出对便捷、高效健康方式的青睐。
从日常饮食选择到运动生活方式,“顶格青年”对健康的探索不断延伸边界。在运动健身习惯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超半数的受访者有运动健身的习惯,保持一周1—2次人群比例最高,51.3%的受访者认为“动一动,能健康一点是一点”,47.7%的受访者“为了保持身材和健康” ,36.2%的受访者“用运动缓解焦虑,调节心情”。随着“顶格青年”对运动健身关注度的不断提升,运动鞋服、球类运动装备、骑行装备等运动健身产品获得高速的销售增长,京东运动采销表示,“35-45岁人群在运动装备的支出上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大家越来越愿意为自己的健康消费,从跑步,越野,到羽毛球,骑行等各种体育项目的大幅度增长上看,大家对于健康的投资是越来越大方的。从产品上看,专业属性强,科技含量高的专业产品,增速最快。消费趋势背后的核心需求是大家对于自己健康的重视,大家对于自己消费的重心更多地开始转移到个人的身心健康当中。”
面对未来,“顶格青年们”希望更加年轻的一代在成长时能获得一个更包容的世界,有人希望他们“能够足够强大,可以坦然拒绝他人‘为你好’”,有人希望他们“不被要求在什么年龄该干什么事”,还有人祝愿他们“可以一直追求理想,去否定别人对自己的否定”。这些对年轻一代的未来期望:希望他们不被年龄束缚,永远保持成长的活力;能在承担责任的同时不失自我,让成熟与青春相互滋养;更能将岁月积累的智慧,转化为持续前进的动力。
当“青年”的定义从生理年龄延伸至精神内核,“顶格青年”正在重新诠释年龄之于个体的意义,他们用阅历沉淀从容,却从未停止学习的脚步;肩上扛着家庭与职场的重量,脚下仍积极追求着一条“自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