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入16亿,厦大博士带队冲击IPO
2025-05-15 18:16 富友支付

2年入16亿,厦大博士带队冲击IPO

来源:直通IPO 作者:韩文静

冲击A股市场“折戟”后,又三次递表港股。

5月9日,上海富友支付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富友支付”)在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在香港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申万宏源。

回顾富友支付的IPO之路,颇为坎坷——在三次冲击A股市场“折戟”后,富友支付又改道港股,于2024年4月、2024年11月递表港交所,如今已经是富友支付第三次向港交所发起冲击。

引人关注的是,这家支付巨头自成立以来多次触碰监管红线——曾被最高检点名,还卷入47起P2P相关诉讼,其合规风险已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核心焦点。

在监管趋严的行业背景下,这家带着“合规历史包袱”的支付机构,能否跨越头顶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成功在资本市场突围?

厦大校友创业,年营收达16.34亿

富友支付的诞生,与创始人陈建有着紧密联系。陈建于1988年7月取得厦门大学的政治经济学学士学位,并于1996年6月取得厦门大学的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

作为中国数字支付行业最早一批的从业者,陈建在金融及支付行业拥有约28年的经验,他曾在招商银行任职,还参与了中国银联的组建。2011年,陈建在上海正式创立了富友支付。

成立当年,公司就取得了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为各类型客户的真实交易商业场景提供综合数字支付服务和数字化商业解决方案。富友支付不仅在中国境内拥有完善支付牌照体系,同时还拥有中国香港及美国的支付牌照。

基于牌照优势和底层科技能力,富友支付构建了广泛、稳定且智能的支付网络,能够连接全球主要的卡组织包括Visa、万事达卡、美国运通、JCB、Diners Club,国内清算机构银联、网联、连通等和超过93家全球银行合作伙伴。

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富友支付的收入分别约为11.42亿元、15.06亿元、16.34亿元;同期年内利润分别为7116.5万元、9298.4万元、8432.5万元。

根据招股书,富友支付主要业务分为综合数字支付服务、数字化商业解决方案。

具体来看,综合数字支付服务主要包括商户收单服务、信用卡还款服务、基金支付服务、跨境数字支付服务等。数字化商业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商户SaaS解决方案、智能营销服务、账户运营服务等。

其中,综合数字支付服务业务是富友支付最重要的营收来源,2022年、2023年及2024年,该板块营收分别为10.82亿元、14.14亿元和15.12亿元,占公司全部营收比重超9成。

来源:招股书

招股书指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富友支付已处理的TPV(数字支付业务总支付额)为15.10万亿元,处理超545亿笔支付交易。其中2024年处理的TPV为2.08万亿元,按单年TPV计,富友支付在中国综合数字支付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8位,市场份额为0.8%。

IPO前,富友集团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约61.00%,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富友号持股3.66%,上海添资持股1.98%,其他股东持股33.36%。

来源:招股书

多次收到监管罚单,“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

与规模扩张伴随的,是富友支付频发的合规危机。在第三方支付行业,合规经营是企业稳健发展的基石。然而自成立以来,富友支付因业务合规问题已多次被监管处罚。

2014年3月,央行点名富友支付等8家机构,因其在预授权交易中存在商户实名制未落实、交易监测不到位等问题,要求从4月1日起全国暂停接入新商户。2020年1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点名富友支付及深圳分公司员工为虚假股票交易平台提供资金结算服务。

近两年来,监管处罚更为频繁:2023年11月,因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反洗钱报告缺失,富友支付被央行上海分行罚款455万元;2024 年3月,又因违反经常项目资金收付规定,被外汇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1.75万元并处罚65万元。

此外,尽管富友支付2019年已大规模终止与P2P平台合作,但仍有47起相关诉讼缠身,主要涉及公司于2019年底大规模撤销与P2P平台的合作之前发生的交易。

招股书中,富有集团表示,经中国法律顾问确认,其当年向P2P平台提供支付服务并未违反任何须遵守的当时现行的中国法律法规,但在某种程度上,此类诉讼仍损害其声誉与合规形象。

在支付行业监管持续趋严的大背景下,如何完善内部管理与合规体系,解决长期存在的合规顽疾,将是富友支付未来发展道路上亟需攻克的难题。否则,这把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将随时可能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