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以全链条服务能力,推动具身智能向更多产业场景落地
2025-05-20 18:08 腾讯云

“在具身智能领域,腾讯已逐渐形成了数据共建、算法能力到仿真环境的开源开放平台,也拥有具身智能产业的全链条服务能力。”5月16日,在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广州峰会AI与具身智能专场,腾讯集团副总裁、政企业务总裁李强表示。

腾讯集团副总裁、政企业务总裁李强

 

随着大模型技术在诸多产业场景广泛落地,今年以来,具身智能成为AI发展的新高地,也被广泛认为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加快向各行业落地应用。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核心承载地,也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创新高地。2024年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2200亿元。截至 2025 年 3 月,广东省注册成立的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超过 37万家,数量位居全国之首。这些亮眼数据,充分展现了广东省在 AI 领域的雄厚实力与蓬勃活力,为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孕育了丰厚的土壤。

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执行会长张崟表示,腾讯云是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的理事单位,作为国内领先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腾讯云以卓越科技能力助力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是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的重要力量。

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执行会长张崟

 

会上,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智能中心首席科学家王凡分享了具身智能的发展方向和重要意义。他强调,具身智能时代,通过大规模语言元学,机器人或将具备自主总结与发现知识的能力,甚至去影响及改变世界。

具体而言,让机器人大量地进行人为交互,逐步地像培养儿童一样,去培养机器人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使得机器人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通过实践积累经验,从而收集第一手数据,从中总结出客观规律。目前,王凡的研究团队正在打造面向跨场景、跨任务、跨本体的通用具身,以及具身智能体的基座模型。

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智能中心首席科学家王凡

 

腾讯云南区解决方案总经理蔡鹏首次系统性披露腾讯在具身智能领域的技术布局与产业实践成果,重点展示机器人本体研发成果、独有的微信联通工具、算力支撑等全链条服务能力。

蔡鹏介绍,腾讯自2018年以来,腾讯已迭代推出四代机器人产品:第一代自研平衡轮式机器人实现基础移动能力;第二代轮腿结合机器人增加触觉感知能力;第三代四足机器人Max登上《自然》子刊封面,具备多模态运动能力;最新一代轮腿结合、灵巧手复合机器人“小五”专注于康养及服务场景,并预计于今年下半年发布机器人云平台,并将大模型、仿真、训推一体等系列平台作为开源社区对外开放,面向行业提供开源支持。

与此同时,腾讯也拥有具身智能产业的全链条服务能力。遍布全球的云计算基础设施,领先的音视频解决方案,以及全栈云原生安全体系等技术优势,这些能力为具身智能企业提供从GPU底层算力、基础模型到上层应用适配的一站式服务。目前,腾讯已与智元、越疆科技、蔚蓝智能、开普勒机器人等头部企业携手,在机器人大脑训练、智能控制、远程交互等场景中不断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腾讯还构建有TweCall产品,可实现智能设备打通微信通信及通话的独特能力,并打造出音视频与大模型的结合产品TweSee,其视频内容提炼技术可将大量视频进行精炼摘要,未来还将应用于机器人操作和远程控制方面。此外,在算力资源方面,腾讯云目前部署超20EFLOPS算力规模,为具身智能的国产化发展提供算力支撑,助力具身智能产业跨越成本与泛化能力瓶颈。

腾讯云南区解决方案总经理蔡鹏

 

招商局集团人工智能首席科学家、狮子山实验室主任张家兴在主题演讲中指出,当前具身智能领域正经历由大模型驱动的技术革命,机器人从“理解数字世界”向“改造物理世界”跨越,而大模型与云端协同将成为突破产业瓶颈的关键。他强调,云端协同将成为释放大模型潜能的关键。通过将学及推理算力部署在云端、构建'云端大脑',可突破端侧算力限制,保持大模型完整能力,使具身智能真正具备通用性,为机器人产业开辟新增长空间。

招商局集团人工智能首席科学家、狮子山实验室主任张家兴

 

深圳市越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副总经理刘主福首次披露与腾讯云的战略合作进展,此次深化战略合作聚焦具身智能及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研发、多场景应用与产业体系创新,加速推动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向工业、商业、家庭等场景的规模化落地,携手推进具身智能向场景化走深向实。刘主福介绍,越疆经过十年发展,打造了全球协作机器人最大的生产基地,能够达到最大年产能10万台的生产规模,目前全球超80家世界五百强企业使用越疆协作机器人。

深圳市越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副总经理刘主福

 

众擎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姚淇元在分享中介绍,作为具身智能领域快速崛起的机器人企业,众擎机器人在探索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新模式进程中,围绕科研到商用场景,构建起三类机器人产品矩阵。SA科研机器人以全开源架构覆盖科研及高校市场;PM商用机器人则重点布局商业服务与文旅场景;SE全尺寸机型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形步态的行走,具备面向更多行业领域应用的可能性。姚淇元表示,未来在具身大脑及生态共建领域,与腾讯也将有极大的合作空间。

众擎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姚淇元

 

广州蓝海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冼志军展示了具身智能在光伏行业的深度布局和技术创新,其围绕环境感知、运动控制、路径规划和决策技术三大场景打造了光伏全生命周期的“智能+机器人+装备”的解决方案,将具身智能技术与工业场景紧密结合,实现了显著的应用成效。蓝海机器人通过深耕光伏行业,验证了具身智能在工业场景的应用价值,为行业提供了可参考、复制的落地范例。

广州蓝海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冼志军

 

自变量机器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COO杨倩在分享中阐述了公司通过打造具身智能大模型解决机器人物理世界操作难题,推动通用机器人发展。杨倩介绍,具身智能大模型采用端到端发展路径,使机器人具备复杂操作的泛化能力,机器人在刚性物体、柔性物体、及混合交互场景中都展现出超过90%高成功率,并能泛化至未见过的物体和任务。同时,通过自主探索和实时决策,机器人可处理多步骤任务,动态调整操作策略。目前,自变量机器人与腾讯云正逐步开展相应合作,包括在底层基础设施建设、场景应用落地等方面探索更多合作可能。

自变量机器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COO杨倩

 

在腾讯集团副总裁李强看来,AI及具身智能产业的繁荣,绝非单一企业的独角戏,需要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对于腾讯来说,将始终秉持开放协同的生态理念,专注做好大模型时代最值得信赖的数字化助手,以开放的技术平台、丰富的生态资源、成熟的服务体系,与行业客户和伙伴携手构建具身智能产业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