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由中国科学院主管、科学出版社主办的《互联网周刊》联合德本咨询、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发布“2025汽车智能服务企业TOP50”榜单,蘑菇车联凭借物理世界实时数字化AI网络建设成效入选榜单,成为榜单中唯一的AI网络企业。
交通运输部最新发布的《智能交通发展白皮书》显示,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已建成20个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区域,示范通道总里程突破6.2万公里。通过路侧传感器阵列与云端AI调度系统的协同,道路通行效率提升22%,突发事件平均响应时间从15分钟缩短至8分钟,真正实现了“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数智交通新图景。
作为智能交通发展的重要支撑,AI通过与交通场景深度融合,通过实时分析路网流量、精准预判风险隐患、动态优化信号配时、辅助驾驶决策等方式,让路网运行更高效、车辆行驶更安全。
一直以来,蘑菇车联致力于构建智能体与物理世界实时交互的AI网络,自主研发物理世界大模型MogoMind,首创将物理世界实时动态数据纳入模型训练,突破了传统模型依赖互联网静态数据的局限,构建起“感知-认知-决策-反馈”的闭环智能体系。
MogoMind通过深度整合路侧传感器、车载终端、交通摄像头等多模态数据,形成对交通环境的全局感知、深度认知和实时推理决策能力,使城市交通管理者能够实时获得、理解并响应交通信息,推动交通系统从“单点智能”迈向“全局智能”。同时,MogoMind赋予自动驾驶车辆和智能网联车辆超视距感知能力和自主决策能力,极大提升交通安全保障能力。
基于MogoMind大模型核心能力,蘑菇车联构建起物理世界实施数字化AI网络,成为未来城市智能交通体系的关键支撑。区别于传统互联网的虚拟数据处理模式,蘑菇车联所构建的AI网络是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深度融合的基础设施,通过路侧传感器、车载终端、云端算力中心的全域连接,实现对交通要素的实时感知、智能决策与精准控制。
AI网络与MogoMind大模型协同配合,不仅能精准识别车辆、行人,还能对交通流密度、车道级流量及异常事件进行精确分析,构建起“事前预警-事中干预-事后追溯”的全链条安全体系。通过路侧基础设施实时监测路面隐患,车载终端实时预警危险场景,云端平台自动生成事故风险地图,推动交通管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调控”升级进化。
通过构建AI网络,蘑菇车联全面赋能城市交通管理与智能辅助驾驶。2024年11月,桐乡与蘑菇车联共同建设的首个全息实时数字孪生路口运行。该数字孪生路口可显示路口与连续路段的动态实时交通数据,准确率接近99.9%,端到端应用时延小于0.1秒,数据质量达到业界最高的“双SL3”技术要求,充分满足车企需求。同时,网络率先支持C-V2X和5G-A双模通信,可结合各地不同基础设施条件灵活部署,为AI网络大规模落地提供有力支撑。
2025年4月,蘑菇车联在海口市环岛旅游公路连续部署了两个AI智慧路口,形成4.6公里AI道路体验路段。该路口由MogoMind大模型与路侧的感知、通讯、计算设备协同配合,实现400米双向路口无盲区覆盖,全天候、不间断获取路口动态信息,并将路况信息实时下发至周边车辆,为自动驾驶和各级别智能网联车辆提供实时决策支持。
在自动驾驶领域,蘑菇车联自主研发全球首款AI驱动的前装量产L4级自动驾驶巴士MOGOBUS。该车通过“单车智能+MogoMind认知网络”融合模式,将决策系统深度融入AI网络,使其具备交通环境实时感知、道路数据分析计算、突发事件自主决策等多项能力。目前,MOGOBUS已在全国10个省份实现规模化部署运营,安全行驶里程突破200万公里,服务乘客超20万人次,有效提升城市、景区公共交通和公共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未来,蘑菇车联将持续聚焦智能体与物理世界的实时交互,积极探索AI技术与交通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将AI由技术工具进化为基础设施,为城市和交通的高效运转打造坚实的“AI数字基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