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斌,启承资本创始人&管理合伙人,黑马加速导师。
曾负责京东集团的战略投资,于2016年创办启承资本,专注消费投资,助力新一代消费冠军。已经投资了十月稻田、锅圈食汇、源氏木语、植护、果子熟了、零食很忙、钱大妈、薛记炒货、海马体、M Stand、林清轩等知名品牌。
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常斌总是启承资本的创始人。他是消费赛道里面少有的,既懂零售本质,又能踩准时代节奏的投资人。
今天,我们有幸请常斌总来到创业黑马,聊一个所有创业者都比较关心的话题:
感觉商场的人越来越少了,但为什么东西还在不停的打折?中国消费是真的不行了吗?
常总带来的答案,可能完全超出你的想象。按照过往的风格,他不会讲宏观趋势,而是从真实的投资案例直接切入。
比如,他投过的钱大妈、零食很忙、十月稻田,为什么能够在冷清的市场中逆势增长呢?背后的逻辑到底是什么?
如果你正在做消费零售领域做品牌,或关心未来的生意该往哪走。这一期内容,或许会给你非常扎实的启发。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的启承资本创始人常斌的观察和思考。
以下为经编辑后的对话实录:
01
线下商场门可罗雀,大家都不愿花钱了吗?
罗浛予:常斌总,不知道您有没有这种体感,现在走进商场,会发现人越来越少,甚至连一些刚需用品都在降价。这背后,代表着一种什么样的消费趋势?
常斌:现在确实可能处于一个转变时刻。有些商场周末也门可罗雀,好像穿着三个颜色的外卖小哥还多一点。但是有一些的商场,比如上海的大悦城、北京的合生汇等,人群拥挤的也受不了。这说明,其实在不同的场合里,消费者群体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分化。
究其原因,如果商场还像原来那样千篇一律,大家可能就没有那么喜欢。但如果你持续锐意创新,持续从消费者的需求中找商机。无论是什么样的新业态,都有机会能赢得用户喜爱。
以超市为例,我相信过去几年,中国线下的很多超市,其实都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但近几年,我们中国很多超市老板都跑到许昌去看胖东来是怎么做的。
前段时间,我们团队也去到了东北,看到了比优特等。总体看下来,中国消费市场这么大,大家都在一个转换期。如果你还在用过去5年、10年那种老方法做事情。今天消费者对你的信任和选择就会降低。
另一方面,我们中国消费市场也在发生一些很大的结构型变化。从消费者的信心角度来看,过去两年,一二线的市场其实相对是承压的。金融、互联网、教育等行业,在过去几年遇到了一些挑战,大家普遍其实压力会大一点。
但是我们也看到,三线四线城市的普通消费者,他们的消费信心还是蛮好。
这两年,你可能也能看到,很多高线城市的人,陆续愿意搬回到二线,甚至三线城市。其中挺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今天回到低线城市中,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感会更好。过去几年发展最快的一些业态,比如瑞幸、蜜雪冰城、锅圈、鸣鸣很忙,这些万店的连锁集团,可能有60%以上的店都开在三线以下的城市,也就是所谓的下沉市场。
现在,我们已经旗帜鲜明的把下沉市场叫做:中国正在冉冉升起的主流市场。
罗浛予:您提到的消费分化或新主流市场,会映射到您所在投资领域的实操中吗?或者说,您投的哪些项目,已经体现出您的这一套投资理念?
常斌:2016年,从京东出来开始创办启承资本时,就在思考:中国新一代的零售会是什么样?
如果沿着原来京东、美团的发展轨迹,会不会出现一些线上新业态,来替换掉原来的线下业态。就像我们现在买电器手机,就会选择直接从京东或线上买,不去线下门店买。
但是在2017年,一个特别偶然的机会,我们开始了解到钱大妈,以及这种业态对消费者的价值。
投资钱大妈和锅圈,其实都是我们启承刚创业起步时,就找到的一个非常有希望的赛道和商业模式。
那时候,我有个好朋友跟我说,他母亲生活在深圳,自从楼下开了一个叫钱大妈的店以后,她再也没有去菜市场或大超市买过菜。为此,我们专门飞到深圳,在钱大妈的门店待了一个下午。一个六七十平米的店里,他们有肉菜鱼等一日三餐的基础食材。我们就问消费者,你为什么来这家店买菜呢?他说,这的肉和菜品质很好,就在我的楼下,这比我去超市近。
我们等到晚上7点钟,还发现更有意思的事情。当时钱大妈有个卖法叫:不卖隔夜肉。他们每天晚上7点以后,门店所有的东西,每半小时就要降一折。所以,晚上七八点钟的时候,店里非常热闹。大妈们都不去跳广场舞,就等着买打折的东西。晚9点钟结账时,货架就全空了。
这让我们看到,中国线下业态里,还有一次非常棒的投资发展机会:就是用更好的商品,更方便、更有效率的模式。
当时,钱大妈差不多有200多家店,我们投资后,在短短几年时间,仅在广东就开到了2000多个店,做到了百亿收入。这进一步证实了:中国线下消费还是大有可为。你要用新的模式来做,甚至有机会开始向千店连锁、万店连锁迈进。
后来,我们在2020年,又沿着这个路径遇到了锅圈,在全国范围内做冷冻食品的连锁体系。在2017年,投资了用高品质做中国版711的新佳宜。2020年,又遇到了零食很忙。他们与赵一鸣合并后成立了鸣鸣很忙集团,在2024年年底已经超过15000家店,有550多亿收入。这是中国零售历史上最快的成长速度。
这些企业零售,都是在围绕社区场景,服务消费者的一日三餐和他们基础的食品需求。将来可能会出现几十个这样的品类冠军。
所以,沿着这个路径,我们开始意识到,中国线下专业品类的万店连锁,其实是一个特别好的创业赛道,未来会培育出更多赛道冠军,他们都可能做到百亿收入。
02
资本助力,
是不是万店连锁的必要条件?
罗浛予:常老师,有很多创业者跟我说过,网上老讲社区万店,但不是每个创业者都能做万店连锁的。有人认为,社区万店背后要做到品质好、专业化、门店数量大,就意味着一定要有资本强推助力。
所以,资本助力,是不是万店连锁的必要条件?
常斌:其实不是。
万店连锁背后的真正核心,是商业模式设计。
比如,零食很忙,这一路走过来,不用任何融资,也可以做到今天这个规模。
他们设计的商业模式,对消费者很友好,对产业也很友好。最终,他们用自己的效率,做出了今天的规模。
今天我们创业真想做到“万店规模”,基本要有百亿营收。
百亿是什么意思?
开超市的话,已经是中国超市前20的水平。如果我们都以这个为目标,那确实是很高的。
但是我们倒过来去看,其实每一个万店创始人,都搭出了一个行业生态体系。
今天我们的万店,是万店加盟连锁体系。
这就意味着,在他们这个体系里,每一家都有几千个创业者,包括供应链的链主和商业模式的发明者,一起来去服务用户,并共享生态体系中的收益。
我们已经看到,很多越来越专业的中小规模企业,已经在做万店连锁,甚至他们还能做一些跨业经营。
所以,我们说中国过去这几年,无论是社区万店体系,还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奶茶,咖啡,以及连锁餐饮带过来的连锁化体系。
这个连锁化体系本身,对我们普通创业者来说,也是一次非常好的机会。
罗浛予:总结一下:
第一,做好万店,不一定非得要靠资本助力,但他要掌握招商加盟连锁体系的能力。
第二,普通创业者来讲,可能不一定非得自己打造一个万店连锁体系。
也可以加入到某一个万店连锁体系的生态里面,去变成一个专业的经营商,这个可能也是一种比较好的创业方式。
但招商加盟这个业态鱼龙混杂,有非常多的品牌,有些加盟商搞一阵子就卷款跑了。
从您的角度来看,怎么去辨别一个品牌未来是否具备做万店连锁的可能?
常斌:确实,我们前几年一提到招商加盟,就跟“割韭菜”联系在一起。
因为再往前一点的时候,很多人都想开店,一些加盟商就开始收一次性加盟费,原来这种非常松散的的商业模式,是以赚人钱为组合的。
但是这两年大家明显能看到,市场上出现了非常高质量和长久的招商加盟连锁体系。
首先,成功的万店连锁体系,确实得有一个非常棒的产品体系。
也就是说,你这个店是给消费者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价值。比如,产品好、服务好、性价比高,而且还很方便,让消费者愿意来。
其次,咱们需要从根上辨别的,就一件事情:这个钱从哪挣?
通常,认真做加盟的门店,之所以能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服务,是因为他们全都在后端的供应链上,做了非常大的投入。
这让他们能利用自己的规模经济,进而拥有一个“利润区”。
比如说,咱们都很熟悉的锅圈。
锅圈在众多产品背后,是很多优秀的工厂。这些工厂的优秀产品,可以直接通过门店带给消费者。
没有中间商,加价率很少,质量还更好。这种效率的提升,才让他们有机会能挣到利润区。
再比如,我们熟悉的蜜雪冰城,三、五块钱一杯柠檬水,他们怎么挣钱?也是因为蜜雪冰城在上游下了非常大的力气。
但在这个过程中,想挣快钱的老板,和想挣长钱的老板,其商业模式和战略思考,还是很不一样的。
03
我们熟悉的日常品类中,
还有没有大的创业机会?
罗浛予:刚才我们聊到社区万店连锁体系,在未来消费时代是一个非常好的赛道。这个赛道中还有非常多的需求没有被满足,是可以去创新和升级的。那做品牌或者核心做产品的公司,还有没有大机会呢?
常斌:过去几年,我们也重点投了一批中国新一代的国民品牌。中国的京东、天猫、拼多多、抖音等的平台能起来,就意味着中国可能会有一批新品牌,将借力这些线上基础设施,蓬勃发展起来。
从2020年前后,我们投了一批公司,今天都发展的非常好,包括十月稻田、植护、源氏木语、德尔玛、林清轩等。他们的创始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成长路径:
就是他们在做品牌的时候,不是从当时的线下渠道起家,而是早在10多年前就开始借力阿里、京东这样的基础设施,在线上打造了一个自己的产品和品牌。今天走到线下渠道里,又变成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品牌。
比如,我们在2020 年发现,京东上排第二和第三的,都是比较熟悉的金龙鱼和福临门,但排名第一的品牌居然叫十月稻田。当时他们的市占率已有20%多,而且卖的比这些大品牌还贵。
所以,我们就去拜访了他们品牌创始人——王兵和赵文君夫妇。
他们当时跟其他做粮食生意的人,很不一样。别人可能都是想办法,要么把粮食批发出去,要么通过沃尔玛、永辉这样的线下渠道出货。
但他们在2012年-2013年的时候,就注册了十月稻田这个品牌企业。一开始就到京东去做更好的大米品类,只用了七八年时间,就已经做到了十亿的销售规模,而且还有过亿的利润。更重要的是,他其实已经在线上,悄悄的做到了品类第一。这在当时是让我们非常非常欣喜的一个点。
于是,我们在2020 年变成了十月稻田的股东,短短三年,就从一个销售额10亿的公司,变成了接近50亿的公司。2023年,十月稻田在香港上市完成了上市,成为我们新一代农产品品牌中第一个上市的公司。这些,还是很鼓舞我们的。
因为这意味着,你即使在非常耳熟能详的品类里,也可以用更好的产品,选择这些新兴的渠道。你可能是比巨头更善于经营这样的渠道,这将是有非常好的机会,能让你做到几十亿的收入,还有机会变成上市公司。
罗浛予:除了十月稻田,咱们再聊聊食品饮料。这几年饮品赛道也很热,新品牌也非常多。您投过的饮品项目里,吸引您的主要是哪些维度?
常斌:这两年,食品饮料行业里的确有非常多的创新,就是因为消费者的需求在持续升级。
比如,有个品类叫无糖茶,农夫山泉旗下的东方树叶,就做的非常成功。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创始人坚守了10年才让这个品类跑了出来。也有像三得利这样,耕耘了几十年的公司。
但是我们在两三年前,非常清晰的注意到“果子熟了”。这是一个由90后女性创业者创立的品牌,这家公司的实力可能远不及大公司,但90后创业者也有自己最独特的优势,就是对消费者需求的独特洞察。
当我们提到无糖茶,可能会想第一时间想到乌龙、铁观音、龙井,但这些茶是有点苦涩的。很多女性客户会觉得,虽然你很正宗,但好像没那么契合我。而我们90后的女性创业者,就洞察到了消费者也想喝茶,但希望有更多的香气,比如能不能用花香去做一个系列产品。比如,栀子味的乌龙、竹香味的乌龙、樱花味的龙井,不苦不涩,还有一些刺激。
这就是她对年轻女性,非常重要的一个洞察。这款产品推出来,也就两三年的时间,已经悄悄的在无糖茶赛道里,变成了非常大的一只黑马,直接跑到了行业第二、第三的位置。
04
新一代国民品牌,到底新在哪里?
罗浛予:您能不能试着总结一下,所谓新一代国民品牌,新一代到底“新”在哪里?这些愿意消费的“国民”又在哪里?
常斌:说简单点,新一代品牌主要新在两个地方:
第一,你能不能根据消费者的最新需求,来设计和开发产品。
第二,你能不能用商业模式创新,把效率提高,让消费者用到性价比更高的产品。
中国上一代产品更多是供给为核心,我只要能造出来,只要通过渠道能推到你面前,大家可能就买。但这两年,供给已经是非常多了。所以,你能不能从消费者需求出发,做出品质更好的选择?
那大家可能会说:那东西好了,不就贵了吗?
其实,新一代国民品牌,很多起步就是从线上开始,就有机会跳过中国线下原来的层层分销和加价。他们完全可以直接从工厂,借力于京东、天猫、抖音、拼多多等平台,直接就卖到消费者的家里。
比如,原来的大米可能要周转一年时间,我们今年可能吃的是去年的米。但今天10月稻田的很多大米可能从磨出来送到京东的仓库,也就3到5天。可能你今天吃到的就是刚磨出来15天- 20天的新大米。你因此或许会认为这个产品的品质更高、性价比也更高。
新一代国民品牌,把供应链链条做短,效率提高,就会有机会把产品的价格降下来,让性价比再度提升。
05
品牌要不要自建供应链
供应链企业能做品牌吗
罗浛予:我们很多做供应链的创业者,原来是给别人做代工的。后来看到品牌赚了挺多钱的,现在也希望从供应链厂商转型为品牌商。反过来,也有很多做品牌的黑马学员会问我,要不要去自建工厂,从而形成自己的坚实壁垒。关于这两种情况,您怎么看?
常斌: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呢?当我们想做新一代品牌的时候,要想成功:
第一,你首先得有独特的产品,跟别人有差异化。
第二,你有没有机会做出一些壁垒,让别人很难进入这个品类赛道。
要把一个产品卖得好,其实是有几个环节一起协作。
首先,你可能今天对消费者要有深度洞察。你能不能以消费者的角度,开发出消费者更期待的产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
第二,我们今天要用合适的运营方法、价格渠道、生产制造,至少是这三个环节组合做完以后,还有一些额外的能力。比如,能跟消费者去沟通:为什么去买这个产品?
所以,今天你要问做品牌的人该不该做上游供应链,或者供应链企业要不要做品牌。这完全都看大家有没有机会,在刚才说的这几个能力里,多占到几项。
比如说,从供应链出发,如果你原来只能把产品做的好,性价比高。那坦率讲,你很难做好品牌。那就需要加两个能力:
第一,你对产业的洞察。能不能把用户的需求结合起来?
原来我们很多品类工厂是不接触用户的,那么今天你有没有机会把用户洞察拿来,跟自己的产品开发能力相结合。
第二,今天其实很多品类里,已经可以直接构建通向用户的渠道,比如抖音、天猫、京东。你能不能用定价运营、内容运营、品牌运营的能力组合,让产品多卖出一些溢价。
所以,我们说更主要的,看你有没有多一些环节的能力。
我们很多品牌,原来也只是做产品开发营销。如果在这个过程中,用户需求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大家没法在上游找到合适的供应链。这时候,你就有机会能做出这样的一条供应链,这就会给你一个很大的机会。
罗浛予:可不可以这么理解,不管你是做是品牌的,还是做是工厂的,如果你能多占几个这样的新能力,就有机会走的更远。
常斌:也可以这么理解。今天我们再想做一个品类,就刚才说的这些核心能力,如果你只是单点强,其实已经不足够了。今天你需要3到5项核心能力要都强。
总 结
罗浛予:今天常斌总分享的内容信息量非常之大,特别值得强调的有四点:
第一,消费市场正在分化,但不是没有机会了。
一二线在降温,但三线以下的城市,正在成为主流市场。你要找的不是全国通吃的模式,而是精准匹配不同人群需求的商业模型。
第二,社区连锁的核心是:效率+刚需。
不管是钱大妈,还是零食很忙,他们能成功,本质不一定是因为资本助推,而是因为离用户近、产品靠谱、模式可复制。创业者不要盲目追求规模,而是要先把单点模型做透。
第三,新一代国民品牌崛起,靠的是:缩短供应链+用户洞察。
十月稻田能打赢传统品牌,胜在能从工厂直接送到用户家里,直接砍掉了中间环节。你不是要做一个更贵的品牌,而是要做一个更有性价比的选择。
最后,常总也提醒我们:消费的终极竞争不是价格,而是价值。
你能帮用户省时间、省心力、提供情绪价值,你就有了真正的护城河。
如果你正在消费领域创业,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你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