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陈欧的投资逻辑:为聚美引入新流量,延长保鲜期
2019-09-19 16:13 聚美 陈欧投资

2解析陈欧的投资逻辑:为聚美引入新流量,延长保鲜期

你以为他是在“追风口”“追热点”,却不知他的一举一动其实都暗含自己的商业判断和战略眼光——这句话用在陈欧身上,分外贴切。

从2015年起,陈欧的每一次投资,比如注资宝宝树,投拍电视剧,入主共享充电宝品牌街电等,都能引发热议。从表面上看,母婴、影视剧、共享充电宝这些看似完全跨界的投资,确实与聚美的业务没有直接关联。但随着这些投资开始逐渐初显成效,外界才突然发现,原来陈欧当年的投资布局,都是以聚美为核心,尝试为其构建一个线上+线下硬件+大数据的多维流量池,从而延长聚美的“保鲜期”。

流量博弈 自建流量池才是王道

为何陈欧要如此“迂回曲折”地为聚美创造流量?原因是:在粉丝经济越来越盛行的当下,获得新增流量越来越不易。曾有公司在对市场上的各类流量深度分析之后称,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流量分层的世界。就拿音乐圈来说,周杰伦在9月16日发布的最新单曲《说好不哭》,新歌上线后总销量很快破千万,甚至以一己之力推动了腾讯音乐的股价由跌转涨;而另一面,是95%的音乐人无法仅靠音乐收益来养活自己。

流量之争又何止是在音乐圈?在早已白热化的电商领域,竞争更为激烈,为此电商品牌们也各显神通:有电商公司牢牢与BAT绑定以期获取流量的,有不同的电商品牌携手合作取暖的,还有更多是只能“卖身”“关店”甚至消失得悄无声息的……

情况更为严峻的是,进入互联网的下半场,流量已经从中心化进入了“去中心化”时代:这意味着流量更分散,也意味着以往那个随手就能捞到大把用户的时代过去了,获客成本也同步急剧上涨——在这种情况下,电商平台为自己建立一个能源源不断引入新流量的蓄水池也就迫在眉睫。而陈欧通过前几年的布局,已经为聚美的流量池打好了地基。如今,也开始迎来了收获的季节。

街电稳居行业第一 线下流量将反哺聚美

2017年,共享充电宝成为除共享单车之外的另一个“风口”,彼时一轮又一轮的热钱涌进。当年3月,陈欧也以3亿巨资入主街电,但当时没有人看好这笔投资,王思聪甚至还放言称,“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为证。”

image.png

事实胜于雄辩。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在最新的行业数据报告中,街电凭40.5%的用户份额成为当之无愧的行业第一。而共享充电宝这一行业的未来显然更有想象空间。有数据表明,到2020年,中国共享充电市场将达到400亿。得益于互联网行业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街电或在接下来的几年间继续保持用户和增长方面的优势。

而街电保持的行业领先优势,也将给聚美创造源源不断的价值增量:一方面是线下流量,街电能通过用户的每一次扫码和每一次支付,为聚美带来更具活力的潜在用户;一方面是大数据,由于街电有精准的定位能力,这就能够清晰了解用户的消费场景。而无论是基于消费场景还是用户习惯的推荐,对聚美来说都极具想象力。

母婴、影视剧IP  聚美“出圈”收获新流量

除了街电,陈欧投资宝宝树和影视剧IP也同样为聚美创造了流量新增量。

2015年,陈欧力排众议以3.72亿投资了宝宝树,而当时的宝宝树正值亏损状态,很多人都不理解陈欧的这一举动。然而随着全国二胎的开放,宝宝树一路逆袭至2018年在香港成功上市。有媒体估算,陈欧此次投资获得的增值可能超过6亿元。但宝宝树给为聚美带来的不仅是资本收益,还有更长远的未来:有数据显示,宝宝树覆盖了80%的中国互联网妈妈群体,同时根据宝宝树发布的2019年上半年财报数据,其平均月活数达1.56亿——宝宝树的人群让聚美从年轻女性扩展到了母婴群体,海量数据则为聚美开展社区电商提供了想象空间。

影视剧方面,陈欧的种种动作则“剑指”更为年轻的客群。2016年,聚美影视投拍了第一部IP剧《温暖的弦》,于2018年在湖南金鹰独播剧场播出,截至电视剧收官其全网播放量突破70亿,收获不俗口碑;之后独家冠名的网综《奇妙的食光》也在上线之初就获得年轻粉丝的关注。通过影视剧和综艺,聚美让自己的品牌触达到了更为年轻的人群,而他们即将成为社会的主要消费力。

image.png

无论是投资街电,还是注资宝宝树、投拍IP综艺,陈欧的每一个举动看似“毫无章法”,但实则都是依据“为聚美构建流量池”这一基础逻辑来进行的。如今陈欧在这些领域的尝试已初见成效,可以预见的是,聚美将在这种多维引擎的推动下,迎来新一轮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