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播网杜昶旭:AI取代老师是个伪命题,用技术提升效率,才是教育和科技的结合点
2018-09-25 10:36 火柴盒 朗播网 杜昶旭

未来教育要解决的是如何确保效果和提升效率的问题,而科学要解决的是一些通用性问题

9月22日,由PingWest品玩主办的HAY!18第三届品玩科技节在北京751D·PARK 东区故事圆满落幕。朗播网CEO杜昶旭就 “科学邂逅教育”为主题发表演讲。在他看来,未来教育要解决的是如何确保效果和提升效率的问题,而科学要解决的是一些通用性问题,如果某技术或理念只能解决单一特定问题,那么这个东西一定不够科学,如AI取代今天的老师就是个伪命题,用技术提升学习的效率,才是教育和科技真正的结合点。

以下为朗播网杜昶旭演讲实录: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一个最近很火的话题,近几年,发现大家都在说要改变教育,教育里听到了各种各样的新词汇,可能我们需要换一个角度去看它,到底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其实在我自己身上,也有很多不同的标签,通常从一个标准的理工钢铁直男嘴里听到的所有东西不太懂,比如EDA是个啥?这几年大家经常看到的芯片都是与此相关的,那是我博士研究的方向,这与科技有很大关系。另外一些标签是这样的,一个搞技术的人跑去做了十多年的教育,并且教成了国内最有名的英语老师没有之一。

一个技术男沦为民办教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这几年大家开始有各种各样的词来描述我们这样的群体,以前有些人说跨界,现在我们叫斜杠青年,所以当技术与教育融合在一起的时候,变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教育和技术结合会是什么样的?比如说这几年有一些所谓的AI,包括一些智能化学习体系概念,就有很多的投资人包括企业家跑来问我,说未来教育的终局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样考虑线上和线下的结合,科学和教育到底是不是能融合到一起?

去年,我们看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报告,这个报告是,未来的人工智能一定会代替很多职业,让很多人下岗,但这个报告里提到一点,说最不容易被AI替代的可能是教师这个职业。

我当时看到以后就觉得很搞笑,因为很多人一提到科技就觉得科技要把某一个行业给干掉,把某一些职业给干掉,虽然这只是其中一部分的任务,但这两个的融合不是谁要干掉谁。

从我的视角来看,科学是要解决的是一些通用性问题,如果你的某一个技术或理念只能解决某一个特定的问题,这个东西一定不是科学。

首先,在我的第一个关键词中,其中有一条叫一辈子不信中医,这不是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漠视,而是因为我觉得它解决不了通用性的问题,只是个体的问题,所以作为一个理工男,如果有人说你去找一个中医看一看的话,我会特别地不安,但如果拿到公众场合,很可能被人打。    

第二,科学一定是理性的,理性的背后是逻辑,世间万物皆为因果,很多的事情都有关联,比如说为什么这样的因产生了那样的果。提到教育,我们为什么能把孩子教成那个样子,我们为什么会把这个人从这个样子变成那个样子,世间万物皆为因果,这是科学的特征。    

第三,科学家会比较冷静、理性地面对所有的问题,PingWest写了很多关于科技的文章,你会发现科学一定是理性冷静的。谈到教育呢,这个世界上有一群非常焦虑的群体叫妈妈。在座如果有妈妈的话,你们肯定会说“嗯,对对对。”因为她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变成一个更好的样子,所以她会很焦虑,我老说一句话是焦虑源于恐惧,恐惧源于无知,为什么她焦虑是因为她怕,怕自己的孩子未来收不到好教育,她不懂教育是什么样的,所以她看了很多的文章,可是你会发现网上讲教育的文章基本上都是鸡汤。

过去很多家长跟我说,我觉得我的孩子特别有个性,有人说“老师,我觉得我们家孩子如果能好好地培养,以后一定能得诺贝尔奖。”我不知道哪里来的自信。这些表现都源于他们的焦虑。

我每次跟他们说,你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蠢得很别致的,你看到的只有你的孩子,所以你觉得你孩子充满了个性,但事实上我们看一群人的话,你会发现所有人都是一样的。

因此,这背后是有通用性东西的,你会发现教育和科学之间其实是有关联的,而教育是感性的,没有一个可以量化的标准。

比如怎么界定他聪明呢?怎么界定他智慧呢?怎么界定这个人是善良的呢?所有的这些描述都是感性的。这时候大家说教育应该是温暖的,我们不应该把人教成一个冷冰冰的机器,这中间的鸿沟特别不好逾越,但其实并没有大家想的复杂。

前两天有人说,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很简单就是知识传达和情感传达,我经常说,每个人生下来其实都是精神病患者。你们观察一下非常小的小朋友,他们的很多行为放在大人身上,你一定觉得这个大人是精神病患者。后来为什么治好了呢?教育在其中起到了很多的作用,教育给了他各种各样的情感,社会上告诉他为什么这样干,成年人中有那么多的奇葩就是因为教育没有给他治好。   

在知识传达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过去我们犯了一个错误,我们将教育的过程与上课这件事划上了等号,大家在谈在线教育的时候都会被问到,你是提供一对一教学还是一对多呢?大家基本上把教育或者整个学习过程等同于上课了,这其实是不对的。

教育的过程,应该贯穿一个人的整个生命周期,从始至终,所以我们说上课其实解决的只是那30%(知识传达)。这个划分来自于哈佛大学的一个物理学系教授,同时也是一个教育学的专家叫Eric Mazur,他说知识的过程包括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知识传递,是靠上课来解决的,但更大的一部分是靠剩下的70%,也就是我们说的吸收内化。

假如说一个孩子只是不断地上课,他一定学不好,这不是教育的全过程。在知识传达的过程中你会发现知识可以融入在哪些环节中,既可以融入在知识传递中也可以在意识内化中。如果是情感传达,大家讲的是相对比较感性的东西,比如说很多人喜欢这样的话,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你听了之后觉得挺有道理,可是并不知道怎么回事,这叫不明觉厉。

杜威说,教育的本质是让受教育者自己能教育自己,这个话特别好。

他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养成了一个好的习惯,让自己慢慢演变成自学的个体。这个其实是我们所谓的感性部分。所以当科学和教育融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样解决他们之间融合的问题呢?或者说业内大家是怎么理解这个问题的呢?

首先如果把教育和科技融合在一起,最终我们其实要解决的目标是两个,第一是需要确保教育的效果,第二是要提高教育的效率。我相信没有人会反对,是因为我们都希望受教育者得到很好的教育并且得到更好的教育结果。

对于教育结果而言,由于过去的教育没有科学成分的介入,完全是一种靠幻觉的存在,过去我们的教育体系也基本属于玄学,所以你并不知道一个人从一个精神病患者到最后被治好是怎样的过程,其实里面是有规律的。换句话说我们是可以总结出一些通用的法则来用科学的手段来实现。

对于教学效率而言,很多人花了大量的时间在教育上并没有起到好的结果,原因在于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做了他不该做的事情。如果我们把这两个目标,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你会发现有很多的理论在今天看起来会觉得非常奇怪和荒谬。    

比如,大家经常听到是不是要用AI老师来取代今天的老师,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当人们认为学习过程只是在上课,老师便是整个环节的唯一角色。那如果我们整个学习过程不只是在上课的话,那么AI取代老师这个事情就变成了一个伪命题了。

如果我让老师做的事情只是去传递知识的话,这个事情跟AI完全没有关系,我把老师的客录下来,如果你特别喜欢某个老师,我们就用AI模拟出情感、语调,像今天大家用的导航一样,比如林志玲、罗永浩或者郭德纲都是AI模拟的。

AI老师并不是取代老师,而是用技术提升学习的效率,这才是教育和科技真正的结合点。    

今天大家讨论到在线教育的时候,我们看到那么多公司,在我看来他们都不是真正意义的在线教育,教育的本质是服务,服务是教育提供的,我们看到的线上教育是人在提供服务,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一对多,只是把这个服务从线下搬到线上我认为并不能解决问题。它只是空间和时间的优化,这是互联网最基础的作用,它并没有提高效果,确保效率的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和教育要实现真正的融合,我们把AI算法或是新的科技元素能融入到教育中,我们能做的事情是要建立一个标准化的模型,所有服务不依赖人,人是非标的,所以很难在非标的模型下应用科技的力量。很多人不明白,如果没有对教育环境构建标准化模型,很难在上面实施任何的先进的技术。

比如你会发现,麦当劳是标准的,它的服务是可控的,服务只是加载在标准化的一部分,如果教育能做到这一点,是不是真正意义上能够用科技的手段解决所谓的效率提升和效果保证的问题。我们到麦当劳去吃饭,我们不会关心这个汉堡到底是谁做的,但至少它的品质是稳定的,好不好另说。    

标准化的形态才是未来教育有可能存在的形态,关于个性化问题,像麦当劳点餐,就是个性的存在。我相信在座的没有任何一个人会认为这个东西不是标准的产品,但是你们从来不会担心买了它以后你的个性不能得到释放。而在教育如果没有标准化模型支撑,仅靠服务,买到的东西都是不公平的,因为你花了三千我花了三千,你的老师水平和我的老师水平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俩其实是不公平的。    

所以,朗播网做了一套自适应的学习系统,我们确保所有人在我们这里的学习最终都是标准的,且个性的。我们把所有的技术融入在标准化模型里面,在自适应学习系统中我们能保证通用的部分就是通用的,个性化的部分就是因人而异的。

我们认为,在这种标准化的模型下,我们看到的结果才是可以保证的,而且它的效率是可以得到提升的,科学和教育,看起来好像是两个不太相关的东西,但实际上我们可以把它放到一起。

我们最熟悉的一句入门级程序叫Hello World,作为一个研究教育或从事教育行业的人我也希望大家记住我们是朗播网,我们可以给所有的英语学习者提供一个标准且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谢谢大家!

火柴盒创投群

火柴盒观察 观察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