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百度、支付宝,哪个平台小程序的机会更大?
2018-07-31 13:18 英诺天使基金 华创资本 有赞

7月27日,“B2B圈小程序沙龙”在京成功举办。

整理:梦云

7月27日,“B2B圈小程序沙龙”在京成功举办。英诺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林森、华创资本投资人张金、有赞资深运营专家、白石互动CEO廖荣、LOOK创始人兼CEO严明、快推CMO李敬列席,并就“小程序究竟是真风口还是伪风口?”进行了圆桌讨论。

圆桌上,核心探讨了以下4个问题:

——拼多多已经IPO,基于小程序生态,还能不能产生下一个独角兽或准独角兽?

——微信、百度、支付宝,哪个平台小程序的机会比较大?

——APP生态还能存在吗?会不会被小程序替换掉?

——对于以小程序为突破点的公司,有哪些建议?

以下为对话实录,经i黑马&B2B圈编辑:

主持人:小程序听起来小,但江湖很大。拼多多已经IPO,基于小程序生态,还能不能产生下一个独角兽或准独角兽?

张金:拼多多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小程序电商,它只是借用了这个抓手。回归到本质,电商要做该做的事,该去深耕供应链,该往上游走,该去下游提供服务,如果做SaaS的话,就应该踏踏实实给B端客户,提供自己的价值。

所以,小程序应该被当做一个有效的流量抓手,至于做多大,事在人为。虽然在微信生态里,微信提供了土地,提供了养料,但是能长到多大,还是看本身价值有多大。

严明:拼多多不算普通的小程序电商,在H5的时代,它已经做的非常大了,是从今年才开始用小程序慢慢取代H5。所以,它本质上是一个微信生态电商。当然在微信生态里,还会有非常多类似拼多多、百亿美元以上的独角兽出现,基于两个原因:

第一,微信已经变成互联网生态,或者已经变成OS了,PC时代出了多少独角兽,移动时代出了多少独角兽,一半的时间在微信上,微信就应该占掉整个互联网市场的一半。

第二,微信通过程序贯通生态商业化的能力、流量以后,不管是PC,还是移动互联网,速度都很难与之匹敌。所以,拼多多用3年走了京东10年,再去看其他工具类的程序,像黑咔这种,也就在几个月内,做到过亿的用户。

以前只有互联网,大家闷头扎进去,从头开始摸索,现在不是的。所以,拼多多3年到现在,和整个中国物流的建设是分不开的。

廖荣:从运营角度来讲,微信这些年,一波一波的红利期,早期在2016年时,200、300万的费用就能做出一个几百万粉丝的大号。小程序的最大价值,就是迅速和更多用户产生连接,获取更多的流量,至于把它变成一个更好的商业模式,更好的变现,获取更大的商业价值,是完全存在可能性的,只要你的用户数量足够大,再不断的迭代和改进。

我们看到很多,比如十点读书、差评这些大号,粉丝量级都是600万级、700万级的,每次活动的订单数量也是上万单的。它们没有什么投资,就是几个90后,7、8个人弄一个项目,也没有任何的独角兽概念,但他们的营收做的非常好。从我们的角度,把小程序和现有的业务结合起来,抓住这个红利机会,让业务能够往上再走一步,这是我们比较关注的。

李敬:我补充两点:第一,百度时代,后来环信和融云时代,时间确实很慢,做出一个独角兽可能是几年时间,后来是2、3年时间,现在2、3个月就结束战斗了。其实不重要,生意很重要,是不是独角兽真的不重要。

第二,之前有个数据,微盟的竞争对手有150多个,从第4家到第150家都赚钱。大风口的时候,如果你有本事争到1、2、3,也可以吹的很高,也可以去敲钟。如果不是,挣点钱呗。从产业链角度去看,这叫实在。

林森:行业都会出现高潮和低谷,目前还是不理性,一大批人往里冲,教育市场,其中一批人死掉,这一部分人就会作为头部的营养,被头部的人吃掉。微信生态的社交性强,马太效应也非常强,聚集的效应会更明显。在未来的半年、一年,在某些行业会出现倒闭,然后被整合,头部公司会做的更大。

主持人:不仅微信在做小程序,支付宝在做,百度也在做,哪个平台的机会比较大?

林森:小米也在做呀。

主持人:小米也在做,微博也要推。

林森:其它不用考虑,就是微信这一家。原因非常简单,小程序是一个APP,谁都可以做,问题是多少人用呢?没有社交,找不到人,找不到群体,意义在哪呢?第二,有支付吗?没有支付的人更不要玩了。

李敬:支持林老师,之前好多社交平台来找我们,也想孵化2B业务、孵化生态链,问我们不能迁移?转不了,很简单,技术在哪儿,用户在哪儿、生态在哪儿。

廖荣:第一,微信对企业来讲,已经需要我们花很多时间去探讨和研究了。能把微信做透、做好,就已经具备了引爆的势能。第二.过往的用户数据都沉淀在微信生态里,就是一个open  ID,这个ID就能够带来很多基础的东西,用户的购买行为、订单信息,都能够抓取到。

严明:BAT三家小程序生态肯定不是一个量级的,毫无疑问,每个人的判断都是一样的。具体分析,还是看企业的阶段,如果你已经C、D轮,就要考虑布局。要覆盖全流量,关注别的生态。如果你是创业者在行业格局还没明朗的情况下,分边基本上就是找死。不同的阶段想不同的事。

张金:在社交关系、时长、打开频次方面,别的平台都及不上微信。

主持人:APP生态还能存在吗?会不会被小程序替换掉?

张金:现阶段是并存的,小程序的留存强度会差一些,黏度也更差。APP存在了那么久,在IOS或者安卓生态里,它是一个相对固定、稳定的状态。像拼多多60%,甚至70%的交易又拉回APP了。微信现在是扶植的态度,但如果有一天它采取封闭或者对创业公司不利的政策,你所有的业务都在那儿,就会比较尴尬。

严明:看现阶段你想做什么。目前大的流量APP还是比较谨慎的,拼多多是以H5分享占更大的比例。为什么?因为把用户导到APP,小程序导不回去的,H5可以导回去。

廖荣:小程序对电商项目是非常好的,从拉新和推广的角度,这个工具能迅速获取很多用户。小程序、公众号、APP应该有一个分工,小程序拉新、拓展新用户,把一些有购买能力、深度关系的用户,往APP上引导,再做深度服务。

很小,但很常用的功能,放到小程序上会非常好。有一个冥想的APP,推出小程序之后,我几乎不打开它的APP了,因为我只需要每天早上、中午、晚上10分钟的时间,那个小程序足够了。但对APP的运营来讲,这是一个很头疼的事情,APP里,可以卖课程,卖周边,小程序里就没有这些机会了。

李敬:这是一个伪命题,小程序不一定取代APP,移动互联网有了,大家还在用PC,一样的。

小程序适合干什么呢?原来APP能干的事,在小程序上都能做了,腾讯给了很多接口,甚至都模板化了。从我的角度来说,可能会变成服务工具,企业和用户的服务业务放在上面,快捷方便的获取这些信息服务,更重一点、更沉淀一点、靠后端一点的,可能会在APP上。

林森:首先,我觉得对创业者来讲,别想APP了,APP就扔掉。原因非常简单,太浪费时间了。要搞清楚用户需求是什么,先做一个东西让用户赶紧用起来,用完之后测试用户到底喜不喜欢这些东西。

毫无疑问就是小程序,所以别想了,等你公司有10亿估值时,再想APP。先解决用户需求,跑通流程,先攒500万、1000万用户,让自己小程序的日活能达到某个水平,再想后面的事情。

说实在话,我们看到每天出来的新想法,都特别有意思。几百亿美金的巨头,10几亿、20亿美金的小巨头,都有可能心里一寒。

主持人:对于以小程序为突破点的公司,各位有什么建议给他们?

廖荣:第一,小程序的运营也好,公众号运营也好,最本质还是要回到你的商业模式,到底给什么人提供什么价值,用什么产品、什么服务来提供这个价值。如果这一点是错误的话,你整个推广的效率就会非常低,用户拉新留存都会很失败。

第二,要很熟悉腾讯的游戏规则,因为整个微信和小程序生态,腾讯有非常明确的游戏规则,什么事情能做,什么是不能做的。虽然我们都知道,它不让我们做的事情往往效率最高,但你终究是在这个平台里面做事情。

第三,用户增长的方法,在微信生态里,已经非常熟练了,如果3年前还是一个很新的东西,到今天怎么用微信红包裂变、礼物的裂变、拼团的裂变,等等,这些已经有非常成熟的套路和方法了。这些打法很成熟,无非要做的是把一些关键节点做到,把握好营销场景、用户需求,游戏规则的设计要合理一点。

李敬:涉及到一个学习问题,你要学习规则,学习别人家的套路。另外,要高速迭代试错。

林森:建议还是先找老司机带带路,要跟市场上的成功者学习。

另一方面,有太多的工具了,我建议各位把精力放在运营上,放在用户的需求侧了解上,以及设计你自己的商业模式上,别把精力放在做小程序上。

回归到业务本质,回归到事情原有的状态上,能用什么工具就用什么工具,赶紧搭一个东西,冲出去让你的客户用一用,觉得好不好。如果好的话,再来琢磨后面的事情,那个时候再搭技术团队都来得及。

小程序给各位无穷的创业空间,这个才是大家的机会,不再说我想到一个什么事情,创意很好,必须要懂一个懂编程的宅男来干这个事,但最后拖了3个月才推出来。小程序一天就干完了,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