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易观创始人于揚:客户需求推动企业精益成长 || 企服独角兽
2019-02-28 09:40 易观 大数据分析 精细化管理

2专访易观创始人于揚:客户需求推动企业精益成长 || 企服独角兽

易观,从2000年成立至今已19年有余,在19年中,易观3次升级,从数据分析切入数据产品,进而转化为数据智能平台。

互联网的出现使得机器、人、万物相互连接,人们的任何动作都可以被真实记录,编辑、统一、分析、甚至模拟,数据已经成为一种战略资源。

经由计算这一环节,数据还可以产生智能,且通过数据归集、分析即可为企业输出管理的策略依据,从而助力企业管理,推动科技、社会与生活的发展。在此背景下,通过数据驱动企业精细化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代一个真实可触摸的愿景。

趋势推动产业更迭,与此同时,一批大数据公司开始崛起。

易观,从2000年成立至今已19年有余,在19年中,易观3次升级,从数据分析切入数据产品,进而转化为数据智能平台。

“每一次危机来临之前,都是探索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启动点。”在i黑马&数字观察的专访中,易观创始人于揚坦言。 

那对于一家品牌历史渊源近20年的企业而言,易观到底为何3次升级业务方向?而选择从咨询切入数据智能平台,背后的逻辑又是什么?目前业务线和产品矩阵是如何搭建?易观的差异化打法又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读下去,为你揭开易观曲折19年成长路背后的思考逻辑。

大数据服务领域,95%以上的公司更倾向于从业务层延伸到产业层,即从自研产品入手,通过产品输出积累定量客户,以此为再扩展公司的业务线,如分析、咨询等。

而易观却是数据智能公司中一个反向操作的特例。

2000年易观以咨询业务和研究报告起家,到2012年,易观则成立了大数据公司,正式从数据挖掘、分析走向数据产品,再到2017年,推出数据智能平台 “易观方舟”,并逐步形成了易观万像、千帆、方舟等一系列大数据产品矩阵。

谈到易观的“逆向”成长路径,于揚却告诉i黑马&数字观察:“易观的成长逻辑以客户需求为根基,产品和服务在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中一步步升级和进化。”

2000年到2011年,易观把数据分析作为公司的主营业务,起初作为Gartner在中国区的战略合作伙伴,主要负责为Gartner出具针对中国IT等行业的分析报告。

这一时期易观的业务发展得益于中国互联网的快速成长,迅速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数据报告公司,形成了易观博阅、易观司南等分析服务品牌。 

可是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互联网进入争夺下半场,易观在外部和内部都遇到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于揚认为,从外部来看,PC互联网的流量红利已经触顶,市场竞争开始从增量向存量过渡,易观必须要通过APP抓住新趋势——移动互联网。而且,如果仅将目光局限于咨询业务,行业门槛比较低,无法构建自身竞争壁垒。

从内部来看,易观则面临着以下难题。首先,分析报告的生产周期长达半月,且更新频次非常缓慢,时效性较差。其次,分析报告的颗粒度多集中在行业级,与企业经营脱轨。最后,报告内容难以与企业的应用场景相结合,无法提供运营、业务上的真实帮助。

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浪潮冲袭,在企业飞速发展的背后,数据却显示出一番颓势:一方面 APP增速放缓,流量聚集头部企业;一方面人口红利趋向消失。通过大数据技术挖掘用户,实现精益成长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中的强烈诉求。

困境与机遇并存,因此易观团队下定决心,要基于数据智能方向做业务升级。

2012年易观开始从数据分析机构向数据智能公司“演进”, 2015年推出第一款大数据分析产品易观千帆。2016年后续开发了易观万像、标签云等,不断丰富企业的产品矩阵。

步步前进中,易观逐渐确定了远行的航向。

2017年易观推出推出基于用户分析的大数据平台——易观方舟。依托于大数据引擎“易观秒算”,传承老本行“分析业务”,基于平台帮助企业建构数字用户资产管理体系,同时,通过产品联动为企业输出整体解决方案,主打三个场景:用户运营、用户营销、产品迭代。

在外人看来,易观十八年的成长之路颇为曲折,可却也正如于揚所言:“无论是从产品业务到咨询,还是从咨询走向产品业务,都是殊途同归罢了。”

目前易观的业务体系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数据产品、数据服务以及数据平台。

数据产品主要有两个:易观千帆和易观万象。

易观千帆定位为互联网产品评估和竞品对标分析工具,解决的是客户关于自身产品与竞品间的比较问题。

通过易观千帆,客户可掌握其所处细分市场上同类产品的具体情况,而且,通过相关指标分析,客户可以衡量其产品的优劣势,以及在行业产品中的位置。易观千帆主要的应用场景是竞争分析、运营分析及投资分析。

千帆

千帆

易观万像则立足于互联网用户分析和人群洞察,主要是为客户解决目标用户人群方面的相关分析需求,从而指导获客的营销投放。

万像

万像

千帆和万像作为统计型的产品,数据基于算法还原,算法的学习集和验证集来自于自有设备的SDK、运营商的数据和外部数据。

数据服务主要包括第四张报表(企业非财务数据资产评估报告)、流量审计(企业用户资产评估)、数字用户管理、数据增值服务和易观博阅。

通过以上产品结合数据分析,可以帮助客户改善企业运营,并为转型中传统企业提供数据化路径咨询。

数据智能平台中,产品“易观方舟”主要用于协助客户做用户分析和精细化运营,打通大数据营销闭环,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 

易观方舟通过前端应用接入SDK和埋点进行用户行为数据的采集或者接入客户已有的CRM、POS等业务系统的数据,方舟为客户收集各类用户行为数据,进而为客户提供从数据采集、数据的实时计算,到数据分析和应用的全流程支持。

易观方舟应用场景包括用户行为实时分析、精细化运营、线上线下数据打通、投放策略支持、用户画像等。不同的行业中,易观方舟的应用价值有所区别。

方舟

方舟

谈到易观深耕十年的老本行 “分析咨询”业务,于揚告诉i黑马&数字观察:“通过赋能规模化产品,咨询业务已经成为了易观独一无二的优势,”

同时,于揚也坦言:为了让咨询团队、产品团队以及基础运营之间彼此信任,创造价值,易观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协同。

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易观方舟”为立足点,产品、服务、平台并行的模式。面向客户时,往往由咨询团队、分析团队来主导企业运营的框架设计,然后通过数字化分析与产品发生联动,以引导解决方案的后续部署。

目前易观瞄准的客户群体主要是传统企业,涉及的具体细分行业有银行、证券、品牌零售、旅游、汽车、教育及泛互联网行业等。

于揚告诉i黑马&数字观察:“传统行业企业的数字化程度比较低,从业务咨询更容易帮助企业发现价值,深挖痛点后可基于根本业务推动企业的产品部署。如:精准营销、提升转化、客单价等等。”

例如:易观为某银行的APP提供服务,银行诉求在于推动线下网点用户向电子银行、手机银行转移。

首先,易观通过连接银行系统和易观方舟为用户打造统一的ID,然后根据用户行为区分用户群体,主要包括高价值用户、中价值用户、和低价值用户。

下一步则是淘汰撒网式营销,为银行提供精准营销服务,比如:定向理财产品推荐、信用贷款服务等。营销中客户触达用户的主要方式有短信、APP推送,以及电话中心呼叫。

最后,在后续跟进中,易观通过渠道转化持续复盘,不断调整营销方案,步步尝试,帮助企业提升触达效果,最终形成营销闭环。

总言之,现在的易观更倾向于从理解业务入手,然后提供产品解决方案的模式,这无疑完美契合了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的需求。于揚坚信:“对于企业而言,先服务,再部署,这样产品才会更接近客户真实的痛点。”

相较于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咨询更需要知识库、流程、模型,机制的积累和完善。因此,这已经成为易观杀入大数据市场的独特竞争优势。

同时,基于底层引擎和数据中台,易观兼具PaaS和SaaS两种能力,既能输出标准化产品,也能为大中型企业提供定制化接口。于揚把易观定义为“具有PaaS能力的公有云公司,且有DMP、分析和咨询护航。”

从实际业务表现来看,目前易观的营收已达到亿级,未来随着产业互联网的深入发展,易观也将继续深耕现有产品和业务,加强在企业级服务领域的产品布局,坚持“让数据能力平民化”这一初心,最终帮助企业实现数据驱动,实现精益成长。

此外,谈到融资,于揚表示:“目前现金流充裕,融资方面会比较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