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美优品私有化靴子落地 新冠冲击下坚持推进
2020-04-18 15:10 聚美优品

对聚美优品而言,私有化是悬在空中的那只靴子。

2016年到2020年,聚美优品经历了“收到私有化要约”、“撤回要约”、“再收到要约”、“最终完成”的曲折过程。四年间,聚美优品买方团的出价不同,股东态度也发生了微妙转变,同样是私有化,却有了不同的结局,那只靴子终于落地。

第一次私有化:大潮下的浪花

上市两年后,2016年2月,聚美优品收到买方联盟发来的私有化要约,拟用每股7美元的价格,收购聚美优品收购方未持有的全部流通股。虽然价格较聚美优品过去10个交易日平均收盘价高出26.6%,但相较22美元的发行价,已相去甚远。

在一些股东看来,这一收购价会让他们损失惨重。随即,部分股东组建了维权QQ群和微信群,以抵制聚美优品私有化。维权群内,中小股东商讨出了多种维权方案,包括海外集体诉讼、国内诉讼、向SEC申诉等,不断向聚美优品收购方施压。

最终,收购方撤回了要约,聚美优品第一次私有化就此夭折。

现在来看,聚美优品进行第一次私有化似乎是退市大潮下的试探之举。自2015年6月起,中概股掀起私有化浪潮,360、当当等30余家中国企业先后启动私有化。

除了大环境的影响,聚美优品自身也确实有谋求私有化的主观意愿。当时,阿里、京东的“猫狗大战”进入白热化阶段,侵占了垂直电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让股东对相关中概股失去期待。2015年11月,唯品会市值在9个交易日内蒸发约57 亿美元,当当网在2015年经历三个季度的亏损后决定私有化。相较上市后的股价高点,聚美优品也跌去近80%,持续地位运行的股价困扰着聚美。

另一方面,聚美优品尚未找到电商之外的核心赛道,业务调整难以获得资本市场认可,成为私有化的另一个动因。2015年9月开始,聚美优品由高毛利率的平台模式转为自营销售,在控制商品渠道和质量的同时,也失去了刚刚上市时的业绩增速,引发股民担忧。

资本市场的投机性,左右着上市公司的价值。2016年聚美优品宣布私有化后,有知情人士曾说,公司业绩其实不难看,但股价楞往下跌,这已经不是我们努力在业务上进取能改变得了的。

第二次私有化:顺势而为获支持

2020年4月,距离第一次私有化四年后,聚美优品终于完成私有化,告别美股。

相关报道显示,聚美优品的第二次私有化,缘于2019年年底股东大会上的提议。多位聚美优品股东提出,若无法提升股价,不如启动私有化。2020年1月,以陈欧为首的买方团再次提起私有化要约,计划以每股ADS 20美元的价格,收购买方团尚未持有的流通股。

此举首先收到了来自资本市场的反馈。2月26日,道琼斯指数暴跌900点,聚美优品股价却因“私有化交易协议达成”而逆势上涨26%。市场反应也从侧面印证了,部分股东对私有化事项的支持。

事实上,当下并非企业私有化的最好时机。

华利安国际投资银行中国区总裁兼董事总经理陈为民表示,很多企业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延迟复工,一定程度上影响正常运营,经营情况和估值或受影响。在此情况下,陈欧仍执着推进聚美优品私有化,并坚持原有收购价格,其决心和诚意可见一斑。

针对此次聚美优品买方团的出价,有美股市场观察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市场动荡不安的前提下,这一价格相对公允。其实,买方团完全可以顺势撤销私有化,聚美优品股价必将应声下跌,届时再重启私有化,收购成本就会被进一步拉低。而最终,聚美优品买方团并未选择撤回私有化要约或下调原有价格,而是坚持20美元的回购价继续推进。

此举赢得了股东认可,也同时满足了部分股东的避险诉求,成为顺利推进聚美优品私有化的关键因素。北京时间4月15日,聚美优品宣布完成私有化,将正式从纽交所退市。

回望2016年,陈欧曾在一封内部信中写道,私有化意味着聚美优品将再次进入创业的过程。时隔四年,聚美优品迎来“迟到”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