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田“未选择的路”
2008-09-16 04:14 封面故事 王中军

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王长田都将以这样的形象留在我的脑海中:他穿着西服,大步流星地走进办公室,肩膀上扛着一桶水。他走到饮水机旁边,弯腰哐叽哐叽给换上,然后把领带顺回胸前,拍拍手,说,咱们开始吧?

文|本刊特约记者 雷晓宇

这是王长田的一贯风格,他习惯亲力亲为。据说只有在2006年和软银谈融资的时候用过一个秘书,但是没多久就“把人家赶跑了”。他说他不知道该怎么用秘书,总觉得不用吧可又老让人坐那,怪难受的。

这个细节对于想要了解王长田的人可能有那么点象征意义——他实在太像个居家好男人了。他在媒体圈子的朋友说这是他的优点:朴素、不像暴发户、不嚣张、不膨胀,多少还有点书生气。这种气质在普遍被认为成功的男人中显得难能可贵。好吧,这位朋友就是他在北京电视台做记者时认识的老朋友于丹。一直到现在,王长田每天中午还吃他妈给他带的爱心盒饭。

不过,企业界的熟人则有所保留:“长田是公司所有的事他都要自己管。你不用担心他不够勤勉,他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公司了。可投资人对他有爱有恨,爱的就是他整天专心干活,但是不喜欢他可能也是这一点,就是说他太埋头了,他老是在自己公司里混。将来可能由于他优柔寡断的性格而丧失掉一些重大的机会。”

他自己说,不融资不是一件荣耀的事情,不融资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有行业管制、没有充分市场化的原因,也有自身性格的原因。有人说他就像老跟风车作对的堂·吉诃德,他老跟市场作对,他自己也承认,每一次融资没谈成,最后核心的问题都是价格问题。“如果出5亿美元,王中军可能就把公司卖了,可王长田可能还是觉得自己值8个亿。”另外,王长田不喜交际,他创业10年,也没有一个稳定、成熟、有商业价值的社交圈子,这也让他丧失了一些机会,比如私募资本的来源。

有投资界人士分析说:“再这样下去,可能对他的心态有影响。这就跟炒股似的,第一次该卖你没卖,下一次就会想,一定不能比上次更低吧?所以你到后来考虑事情就不够聪明了,或者说你会特别急迫,说我再不出去人家就说我了,我就永远出不去了。你匆忙之中做的决定很可能就是错的。”

那些曾经失去的机会成为王长田人生中“未选择的路”。“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选择了少人行走的那条,这就造成了一切的差异。”

路一天没走完,胜负就未分。于丹对王长田还有个评价:“他是灰堆里的暗火,他不是明火,但你弄不灭他,他会一直燃烧。”这话出自纳博科夫《微暗的火》。

没能完成的两次融资

我一直没有融资,为什么?

一方面,光线前几年挣了些钱没乱花,能撑住。另一方面,我拿了钱到底干嘛呢?当年派格拿了房地产公司的4、5千万,欢乐拿了外资的一个多亿,可还是没起来。所以,电视这个行业不是靠钱就能解决的,症结在你和电视台的关系,这个关系是钱搞不定的。

不过,拿钱也不见得是错误,我也一直在反思,如果当时拿到钱了,我们可能做一些对公司有意义的业务。我不是没机会。

没有融资有很多原因,我不排除我们自己太保守的原因。国内的联想投资、郭广昌都谈过,但还是价格不理想。另外,也有部分人对我的前景有担心,觉得电视台没有市场化。不是说没有融资就是一种荣耀——你看我10万块做到了现在我多牛,不是这样。这只能证明我在没钱的状况下还能把事做好,仅此而已。当然,如果你有钱,还能保持头脑清醒,就可以做得更好。

也有人说,我之所以老谈不成是因为我个人风格太强。的确,我好像属于别人主导我有点难的,表面看没什么,其实很有主见。必须是我的风格,否则不干。我都苦成这样了,还是别人的风格,那不更苦了。

没有哪个别的行业像电视一样,在中国做得这么辛苦。说你做一个市场的事吧,又不是真正的市场,你说不是吧,也有市场的成分在里面,特别痛苦。现在这样还不是你能力的问题,还不是你拼不拼的问题。就算国有股份也不解决问题——比如中央台做了我的股东就一定给我开放吗?人民日报做了我的股东就能搞定任何一个电视台吗?完全没用。

有时候我想,我要是整个商业计划做好了,业务逐渐开展起来,把公司卖掉会怎样?想归想,但没办法。我有两个副总、6个总经理,他们是有股份的。我一直说给,但是没法给。我想上市,不是为了退出,是为了改善他们的生活,实现他们的价值。等到那一天真正到来,对我心理上可能是一个解脱。我老有焦虑感,上半年有问题觉得下半年也许会好,今年有问题觉得明年也许会好。

不过,现在我反倒不急了,我可以等。去年是融资不错的时机,但我认为现在更好。我现在不会再拿利润跟他们说话了,我就告诉他我下一步做什么,可能会怎样,我的市场地位会怎样,收入会怎样,然后你觉得有什么问题,哪些地方是可信的,哪些地方是保守的。我最近就在做这个计划,我有信心说服自己,有信心说服投资人。

没能成为的人

最近冯小刚说了一句话,他说我特想做一种人,人人都知道这个人,但人人都没见过这个人。知道吗,我就想做这种人,但没办法。

我想像人家那样,但我不是那样。有几个人我特别佩服。比如默多克,做CNN的特纳也很牛。这个人非常偏执,个性不太讨人喜欢。后来他不该把公司卖给时代华纳。国内的?刘长乐我比较佩服,战略上非常厉害。还有就是美国有个叫做巴里迪勒的人,不得了。

虽然我做娱乐,可没人觉得我像那种生活精彩的娱乐大亨。我是传媒行业的人,我的公司主要是传媒公司。你说我用明星的方法去跟电视台领导打交道能行吗?那些人还是比较严肃的。

王中军是把生意做成了娱乐,他是一个娱乐人物。我是把娱乐做成了生意,一旦做成生意,这事就没什么乐趣了。我有一点一直逃不掉,人家说一日为记者,终生为记者。他是娱乐人,我是传媒人加商人。

真要拿王中军跟我比,他有他的乐趣,骑马、打球、开车、请客。我有我的乐趣,我就喜欢跟同事一起上馆子吃饭,再有就是盲人按摩。跟我的同事一起,我很快乐。

像王中军他朋友多,可能老能给他出主意。说实话,我不认为外面有什么人能够给我带来非常大的帮助。这个行业我看得比较清楚了,真正大的问题是没有什么人可以解决的,有什么能够帮你解决中国市场机制的问题呢?像马云、江南春,虽然比我年纪小,但是我跟他们不是一个重量级的。这些人可能对我有帮助,或者最起码可能你看到什么东西了,他会促使你,帮你下决心,推你一把,不一定提出什么,但是支撑着你。不过这些只有股东会做。我跟他们的接触只是生意上的接触,不是玩的接触。我基本不浪费时间,都是就事论事。我不需要生活的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