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显泽: 这一轮在很多国家已经发生
2008-10-16 02:24 特别策划

因为看到了第一轮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经验,所以我们今天所做的应对、准备都是必然的

口述 | 苏泊尔集团总裁苏显泽 采访 | 本刊记者 周一

中国20年都是顺风顺水的状态,我以前经常跟圈子里的朋友聊“水的速度和船的速度”,目前因为整个经济大势好,大家顺水开船,好的不好的都往前流,但不是所有的船都开得好。现在看船慢下来,实际是水流的问题,相对在水中没有速度的船就会停在那。大家会说,怎么不会开船了?这种情况实际上在很多国家已经频繁发生。

欧美的产业转移第一轮并不是到中国,而是韩国、台湾、菲律宾、新加坡。转移到一定程度,财政收入、居民收入都在增加,但出口开始减少,因为货币在升值。中国目前的情况,日本、韩国、台湾都发生过:房价在涨,工资在涨,财政收入增加,本币升值。全球制造转到中国差不多了,增量的转移已经没有了,越南等比中国落后的国家劳动力成本还很低,必然会成为新的转移地。

很多人说,去救这艘船,我认为只能寄希望于中国企业做强,扩展自己的国际空间,不要认为能改变大的环境。对中国经济来讲,这轮震荡是必然的,这些制造业国家的经验可以借鉴。

因为看到了第一轮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经验,所以我们今天所做的应对、准备都是必然的。我们之前依靠成本领先战略胜出,现在没有了成本领先,活下来的唯一出路是创新。我们的企业战略很自然地从成本领先变为差异化。中国很多企业做OEM,我们率先做ODM。我们现在为国际大品牌终端网络设计产品,自已开发的产品,设计、知识产权都来自苏泊尔。

我们的战略很简单:一是在国内强化品牌开发产品,深耕渠道;二是在国际设立自己的假想敌,我们在考察越南、印度、巴西、墨西哥,在越南建立基地,这些是我们很强劲的竞争对手。

2002年我去越南考察市场,2005年,我去印度,看他们的物流、商场、卖场。我们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竞争对手,设定我们的假想敌。我们不是在吹牛,2006年我们投资建越南基地,我们在越南的工厂4月28号已经开工了。原来我们在浙江台州,1996年我们在武汉建了第二个制造基地。基地的合理布局对整个公司战略非常重要,要贴近消费者、贴近市场,要寻求在综合体系上有竞争力的基地。

可以说很早我们就预见到了广东今天的情形,从2001年开始,我们在广东一直是租工厂,而不是建。我到东莞去,当地100万常驻人口,另外有6倍多的外来人口,我们感觉到广东未来会有很多问题,会很麻烦。600多万的人一走,留下的是空城。

从OEM到ODM,很多人能看到,但从看到到做到是个跨越,根本在于企业对品牌的追求到了什么程度。

其实提价策略很简单,你要有议价能力,就不会患得患失,不会担心加价客户会跑掉。苏泊尔对所有客户,都摊在桌面上谈价格。我们的报表是公开的,原材料价格多少,人民币升值多少,跟客户公开讲,我们只要合理的利润。多年来我们建立了信任,所以我提出加价,加上提供充分的材料支持,再给他设一个缓冲期,答应他三个月内不加价,我们与客户具有平等的议价权。没有议价能力的企业是因为没有核心竞争力,所以只能把价格压得很低。

2005年,我们对于要不要提价也有分歧。营销部门反对加价,他们担心损失市场。其实有些东西,行动了即使失败也好于坐以待毙。1994年我们做压力锅时,当时猪肉是2-3元一斤,压力锅卖100多元,现在少吃几斤猪肉就能买个锅。我们先选择一些品种去加价,市场没有预期的反应,就逐步都去加价。不敢加价是太在乎眼前的患得患失。

企业不盈利是最大的犯罪。企业应该进入良性循环。我们苏泊尔,工人待遇行业最好,税收在同行业中交得最多,管理层工资发得很高,产品价格市场比较高,但同时消费者也是最满意的,这样才是良性循环,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影响全局。

现在我们的利润率还是在上升,17个季度环比都在增长。但增长率比较缓慢。只要把自己做强,客户和利润都能增长,但不要飞快地增长,否则会有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