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给了你创业的基因 ——“中欧观”第一期
2008-11-16 06:56 心灵

这是一个关于你是否拥有创业基因的“性格测验”

你决定创业了吗?过去几年你的无数职业人朋友可能都转身创业了。当我们大声向他们恭喜时,可能对无数人来说,那是一条充满灾难的歧途,无数事实使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人并不适合创业。显然,并不是有梦想就能到达。如果一个适合做管理的人去创业了,或者一个适合创业的人去做管理了,接下来可能会有一连串的不幸发生。

所以,在你做决定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你究竟适合哪种道路,那些创业成功的人是否天赋异秉,有不同于常人的特质?也许你的童年经历已经决定了你必须创业,决定了你是否具有领导力,甚至包括决定了你创业的方式——合伙还是独裁??

这是一个关于你是否拥有创业基因的“性格测验”,听听新鲜创业人酷6网董事长李善友,皓辰传媒CEO王超,饭统网CEO臧力,以及主持人太美科技梁冬的现身说法吧。

创业跟童年相关?

梁冬:我们几位都在创办公司,都在中欧读书,今天邀请几位师兄,很想聊一下,到底创业是怎么一回事情?善友,我想问你第一个问题,我知道你以前在搜狐,我们觉得你还有一点点腼腆,有高管、总编的样子,后来听说你消失了,说要去搞视频网站,你当时如何想到出来创业?

李善友:我觉得我们几位,也包括你,都一模一样,在别人家的公司做高管。放弃很多东西出来做自己的事,是偶然也是必然,如果放在很长的时间里来看,很多偶然的东西都是必然的,至少我们自己的内心深处有一种东西,这种气质就适合创业。

梁冬:你以前就知道自己适合创业吗?

李善友:我不知道,但是后期总有一股劲告诉我要做什么事情,我离开搜狐前半年是我做决定的半年,半年里总有一个声音告诉我、有一股力量催着我,我就想我可能真的需要做一点自己的事情。我从小做班长,在搜狐、在任何一个地方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我都要对这个领域有很大的掌控权。我后来回顾自己,好像从读书开始,每一段都有当头儿或者类似的冲动。

梁冬:创业者应该具备那些特性?

李善友:乐观,乐观是很重要的指标。创业是很难的事情,创业的时候会发现遇到10件事情你有9件事情做不了,这个时候什么会帮助你呢?乐观。在特别艰难的情况之下,能够保持很从容的心态,微笑的面对对创业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遇到挫折以后百折不挠地去做。还有一个,爱折腾、屁股底下有火的人,比较适合创业。比如咱们大伙儿照相,肯定有两种人,一种人是你推着我照相我就照,但另一种人在不停张罗,这种人适合创业。

臧力:我创业的时候也很痛苦,同样的问题,但是我觉得创业的人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内心有激情,不甘此生为凡人。总觉得这么混下去不行,30多岁,再混下去要跳楼了,没什么意思,这是内心的欲望带动的。第二点就是外部,比如攀比,上了中欧一看,人家都是中等偏上,我们就中下(笑),于是这种攀比会迫使我们有压力来释放。

李善友:创业者最重要的特质是什么呢?坚持自己的意见。其实臧力做饭统网的时候,是在2003年年底,那个时候你知道还没有到互联网创业的高峰,还是低谷,他跟所有人聊,谁都觉得做不了、做不大,但他还是坚持去做了。

梁冬:当时是什么东西在支持你?

臧力:我觉得他们都看错了,太没眼光了(笑)。

李善友:这就是很重要的一点,当所有人都说不的时候,他说可以。

梁冬:今天他干成了,大家就认为是坚持的结果,但这其实有逻辑上的悖论。有一个所谓的假设前提:自己是不是能够坚持,成为创业成功的充要条件?

李善友:如果要创业,这一点非常重要。左边听一句,右边听一句,你就没有办法做。

王超:这就是定见,可能不在于别人说的是什么,关键是你一定要有主意,要认定。现在说的是一个品质上面的特性,创业者的特质,从对和错来讲,这取决于能力和经验,这是两个不同的东西。如果这个人没定见,基本上这个人是不能够自己创业的。定见是一个必要条件。

梁冬:什么东西导致定见,是父母给的?还是血型或者其他什么?

臧力:国外研究,小的时候你的经历很关键,比如说你父母是不是让你去做主;现在父母都不让孩子做主,所以就没有定见。

梁冬:所以你看,今天我们聊到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其实某种程度上创业跟童年有关,小的时候你适不适合做组长,做了组长以后想不想做班长,做了班长以后想不想做大队长。父母小时候给了你足够的选择,起码在某些细节上让你不断地选择。我们来看一个人如果在童年——13岁、15岁以前——没有太多定见的话,是不是这个人就不能创业呢?很显然,在人群当中只有5%的人才是这种有定见的人。

臧力:这就是一个成功率的问题,也许咱们都在这5%的里面。这5%的成功率也许是50%,那剩下的95%的成功率也许是40%或者是30%。无非就是成功率,不会是绝对的东西,95%一定有其他方面的优点,比我们更强的优点。

天赋领导力?

梁冬:那天我跟太和麦田的宋柯聊天,他说为什么他去做李宇春的经纪人,他看见李宇春的时候,发现这个人一站到舞台上,就有一种“范儿”,就有人想追随她,这一点很重要。这也就是我们在中欧上课时,经常会提到的“领导力”和“管理力”,你觉得他们之间有区别吗?

王超:抽象一点讲,领导力可能是基于感性的理性;管理力要求的是理性的理性。意思就是有领导力的人都有一些非逻辑的东西,过于严谨反而不好。严谨是优点,做职业经理人越理性越好;但是做创业者,首先你要是感性的,要有自信、激情、直觉。

梁冬:自以为是,足够的自以为是。

王超:他直觉能到、感觉能到、激情能到,就能够沉下来,把自己的事情想清楚,这样的人能够成功。这一点我比善友和臧力要差一些,我可能是理性的地方多一些。

臧力:我是这样的人,有时候会,我觉得是这样。创业的人是有双重性格的,我认为不是单重性格。比如这个杯子有时候挡着我们,有时候我们会踢开它,有时候我们会绕开它,有些错误我们是能容忍的,当然我们也会去冷静的思考一下,为什么会犯这种错误,下一次怎么办?

李善友:领导力是Do right thing,做正确的事情,决断力、判断力是第一重要的;管理力是Do thing right,正确地做事情,强调更多的是执行。我认为领导力特别重要的就是做决断,判断一些事情该不该做、要不要做,但是管理力一定要执行。

梁冬:我想起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如果有一个人决断能力很强,但是管理能力很弱;但上面有大老板,他管理能力很强,但是被命运推到了领导的位置上,这是一个悲剧吗?

王超:是一个灾难,两个人都很痛苦,有些人懂得非常多,说起来头头是道,但他做不了选择,犹豫不决,这在商业中是最危险的。别管对错先选一个干,说不定就对了,或者开始的时候你的反应能力要快,不怕错,不行再缩回来,这些就是撞出来的路。有的人一定要看清楚,排出三年的计划,这样的人肯定就完了,可能就是参谋长,当个职业经理人还行,不能当正手。

臧力:但团队中这样的人一定要有,见多识广,有很多东西可以告诉你。

梁冬:从你们自己的经历来看,创业中如何发现自己可以成为这样一个人,同时发现自己不足的地方?然后怎么做调整?

李善友:我发现我自己能创业,这也是一个过程。刚才讲领导力和管理力,其实做职业经理人大多需要的是管理力。但是我发现自己的特性,我特别爱做决策,咱们叫“管理老板”,我还经常替老板拿主意。你慢慢会发现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我自己出来创业的时候,我会带几个兄弟出来,然后江湖上面又找几十个兄弟聚集在一起,慢慢地磨合。现在有两年多了,核心团队基本上磨合成功了,有做领导的,也有做管理的,各司其职,基本上大家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才能把公司里面的角色磨合到位。

臧力:从某种程度来说:第一,你肯定已经具备了所谓的管理力,否则你是没有办法来具体创业的,创业有很多东西是具体的事情,所以对这些细节都要比较了解;第二,我觉得多数时候领导力实际上是一点点“退出来”的,你最开始是亲手管所有的细节,慢慢团队强了,让他们来管,培养人才,再强了,请来无数的高手,人家要权力,我们得把权力分出去,这个时候又要往后退,开始指导方向、研究未来,这是一个退出的过程。

合伙还是独裁?

梁冬:很多人创业是合伙制,合伙就有一个问题,谁拿主意?由一个主要的人决定,还是什么事情大家商量决定?合伙人发生冲突怎么解决?你创业需要合伙人吗?

李善友:基本上我老大,有绝对的决策力。在中国创业一股独大很重要,非常重要,比如说两个人或者三个人合伙,我不能说一定,但失败的机率要远远大于一股独大的机率。有些时候做决策,虽然错了,做的过程也许会带你走出一个新的方向——当然也有错的方向,但也可能会走出一条路来。就怕一开始就决定不下来。合伙三兄弟创业那种我不看好。

臧力:我跟你相反。我最开始创立时,就是两个同学各50%,一个星期就开始赚钱了。但三个月以后就吵架了,我就说我撤了你来吧。这证明合伙不行,后来我曾考虑如果再做的话是不是应该自己一股独大。但是真正做饭统网的时候,我实际上仍旧采取合伙制,因为我自己做宏观、战略这一块强一些,但是我做销售、技术弱一些,所以一定要有人专门负责技术,另外一个人专门负责销售,这样等于三条腿支住了整个公司体系。

管理董事会

梁冬:怎么样管理你的股东,管理董事会?如何让他们相信你呢?

李善友:我做什么事都向他们公开,不论好的坏的。他们想赚钱,最根本的就是先找一个可以信任的人,他们信任我的判断我的执行我的领导力,才会投资我们,这样想,我们就不会在董事会上发生冲突。

一个创业者面对董事会有两种心态。一个心态是在搜狐的时候,张朝阳跟董事会之间很难受,包括王志东、丁磊和董事会之间,那时候潜意识里感觉是要防备董事会的。

每个人都不是完人,我以前是职业经理人出来的,很多判断力是不够的,而我的董事会他们经验很丰富,反过来他们可以给你当老师和顾问,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心态变化。当我把他们当做我的朋友或者伙伴的时候,我什么都对他公开,效果更好。

王超:我的感觉是这样的,跟董事会相处,你的思维不能总有一些阴暗的想法,就像大家摊在桌面上打牌或者下棋,是博弈,“偷子”或者是类似的事情最好不要干。但是如果你能成为一个创业家,就这一盘棋来讲,你应该是水平最高的,看这个局面,无论是策略的选择还是什么,我不相信董事会比你看得更明白。

第二,公司在不同阶段,状态会有所差异。我们以前董事会半年开一次,基本状态就是如果业绩没达成,干的人会说原因是这样的,董事会又说怎样怎样,然后就扯。今年我们开董事会一小时就结束了,因为完成了预定目标。现在澳洲电信成为战略投资者以后,每个月都要做报告,他会看看很多的东西。

臧力:我觉得跟董事会保持随时沟通很重要,不是说非要开会才沟通,有事没事打个电话就可以了,3个人也很好沟通。这样董事会的管理相对来说就很轻松。

找到并突破当前的瓶颈

梁冬:在我们做职业经理人的时候,认为这个事情要做,那个事情要做,到自己创业的时候,发现很多事都不要做了——如果他不能产生结果。你们身份改变后,有类似感觉吗?

王超:以前你做很多事,有些目的没达到,但可能你的领导去顶这个,你自己创业时,你就自己顶自己了,所以不会自己骗自己。实际上我们做事情的时候,最终目的是要达到目标,对于投资者来说要不断地找大问题,找到关键问题。

梁冬:什么叫做大问题?

王超:这是你自己要判断的,就是找到你事业发展的瓶颈,对那一点突破一点或者做得更好一点,你的局面就会完全不同。作为最高的决策者,你要不断地看到这个东西,这应该是发挥你最主要的精力的地方。

李善友:其实这个问题我觉得是创业最重要的问题。创业时不能欲望太多,我们发现大多数的创业者死掉的原因不是原来的事没有做好,而是做了太多的事情。去年我和陈一舟、黄明明聊,他们每个人都说我们要反思一下,去年我们拿了那么多钱,做了那么多事,有问题。应该反思那么多的事情里面是不是可以做减法,很多事情都赚钱,但不都是你能做的,把你能做的事情选一两件出来就OK了。

梁冬:我们常常听到一句话“聚精会神”,精力聚集就会如有神助。

李善友:管理者很多时候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但忘了解决问题的目的是干什么。

梁冬:我想问一下三位,作为中欧的学员,在中欧学到的EMBA课程有没有固化成为你们身体的一部分?

王超:我自己的体会,最重要的是企业管理运营就这么点儿事,并没有之前想到的很玄的东西,不是很神秘的,不怵了,破除迷信(笑);第二个,在一些思考方法和认识方法上面来讲,系统性有了加强和提高;第三,大家在一起互相启发,遇到问题能够跟别的兄弟请教请教。

臧力:对我来说最后一条是排在第一位的,整个核心价值首先是这个,你的朋友们对你的支持帮助,或者思想上对你的启迪,这些东西可能是最有价值的。

李善友:我觉得是这样,咱们就是讲“道”和“术”。EMBA每门课,每天学习到的都是方法——术的东西,职业经理人用这些东西特别好。创业之后我反倒不用这些东西了,但两年以后,我觉得其实是术的东西已经内化了,成为自己的见识,价值观比以前提升了很多。第二,你跟一帮特优秀的人在一块儿,这个气场就不一样了,一个人能够走多远,取决于你跟什么样的人同行。

梁冬:在今天这个对话中,我们赫然发现,关于创业,童年对我们的影响很重要,一个人的人格和魅力很重要。当然最重要的是如果你由此发现你是一个适合创业的人,那么“赶紧出来”,否则你一辈子都不可能“出来”。

(《创业家》记者张凯锋根据论坛内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