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菜单”忙
2008-11-16 07:05 心灵

一位北大高材生,要用高科技武装传统餐饮业,他能成功吗

文|本刊记者 胡宇萌

孔令博,正宗曲阜孔门后人,掌印北京奥琦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其人文质彬彬、谦和内敛。北京大学嵌入式软件系的高材生。一年半以前,他还是北大团委最年轻的干部——软件战略发展研究室的秘书。如今自立门户闯荡商海,扬言——让信息应用服务无处不在!(参见其MSN签名档。)

某日,烈阳高照,北大东门对面的创业园小楼的一间办公室里,孔生晃动着手里一个比PSP游戏机大不了多少的玩意,满脸兴奋。

他手里的宝贝,是他们刚刚推出的新产品,叫作“电子菜单”。打开这个便携式终端,顾客一点击,就能看到餐厅内所有菜品的照片、原料、价格甚至营养成分。然后经过服务员的确认,所点菜单就可以通过Wi-Fi网络传输到前台的服务器和厨房的电脑中,之后顾客还可以实时追踪进度,玩玩“电子菜单”上的游戏听听歌什么的,减缓饥肠辘辘的等待之苦。整个流程,让传统的手工点菜环节全部信息化了。就算你是“老外”也不用担心,因为电子菜单还配备有多语言功能。

一想到点餐时不用再大声叫服务员,也不用再担心点餐后菜肴石沉大海于是怒气冲冲与服务员斗智斗勇。我不禁为之一乐。再想到大学时候的一位外教,中文无比糟糕,但是两句话说的特溜,一句是“我要宫保鸡丁”,另一句就是“服务员,我的菜,快点!”我担心以后他的中文要更加退步了。

当然,电子菜单不仅仅是给顾客带来了方便,它还能帮助餐厅节省服务员人手,加快菜谱更新速度,减轻因菜单更换带来的成本压力(据说像俏江南这样的高档餐厅,一本菜单的制作成本就是600元人民币,而且半年就得更新一次)。更重要的是,电子菜单系统可以标准化餐厅的作业流程,收集营业流水、顾客喜好、原材料消耗、服务质量反馈等重要信息,能够进一步发展成为餐馆的“ERP”管理系统。

但是为了说服餐馆老板们能接受“高科技”,从调研到开发,孔生花了小一年的工夫,毕竟这玩意1台电子菜单的成本就得上千元。几个月前,他好不容易说服北大艺苑饭店做第一个客户,在包厢内试用了他的产品。结果反映良好,老板马上决定推广到整个餐厅。

“我几天前还在一个大学做报告,过了几天就自己骑着自行车去那贴海报。我觉得很快乐,因为这是我喜欢的事情。”回忆起创业之初,他飞快的语速间透露出一个书生超越过去的得意。2006年,孔生和大学宿舍的哥们每人出了8000块钱成立了现在这个公司,公司当初注册的十万块钱都是向别人借的。

电子菜单是孔生和团队偶然发现的机会,如果没有一次吃饭时发生的不愉快经历,他们这些聪明人可能还在继续探索技术型创业公司该怎么做。之前,他们已经开发出了很多好玩的东西:比如能发光的T恤,“闪T”能随着声音和节奏不断变换强弱和颜色;比如1GB内存的MP3墨镜,眼镜腿上带有耳机还兼容手机蓝牙功能;比如跟北京交通台合作的103.9新媒体机,能看电视能听歌能汽车导航能了解实时路况……所有这些产品,他们基本上只负责技术开发,生产和销售都外包出去。

但孔生总觉得这些不是他的终极目标,他还需要一个市场空间更大,进入门槛更高的市场。做针对特定行业的信息化应用,就成了他日夜琢磨的事情。

“电子菜单”很可能就是他一直在寻找的那个突破口。自从北大艺苑打出“活广告”之后,每天到他公司谈事的人越来越多,“有点烦,一天好象没干什么事,又忙的没有时间去做其他事情。”他虽然有些无奈,但是还是很高兴自己的东西逐渐被市场接受,因为这是实现梦想的第一步。

现在,让他着急的是,如何在模仿者进入之前,把这套先进的“电子菜单”系统迅速推广出去。而他现有的团队,基本上全是技术背景出身的人。刚开始,他想走经销商代理的模式,但很快发现有问题。最近,他引进了一个做消费电子营销的高端人才加盟,改走直销路线。由于电子菜单还没有被大规模接受,所以公司现在的收入主要是靠那些好玩的小产品,主要股东都拿很少的工资,对孔令博来讲这些都是压力。

孔生推崇西方的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现在公司已经从最开始的几个人扩充到18个人,两处办公室。他没法再象以前一样“无为而治”,现在不得不开始尝试绩效管理。他说,真到大功告成之日,要返回原点重新去做学术,把管理心得提炼为理论,作为向德鲁克的献礼。

好了,故事先到这里,让我们期待两个月以后——看看孔令博的“电子菜单”能不能在市场上获得认可,他的创业道路又会经历怎样的精彩与曲折?

书生闯荡商海,理想照进现实。这一路有《创业家》的关注和记录。

如果你也有精彩的创业故事,请来电——62513691、来函——huyumeng@chuangyejia.com、来人——中关村兴发大厦510,和我们联系。

创业路上,有你,有我!